劉層姍
【關鍵詞】 ?思維導圖 歷史思維能力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060-02
根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要求,教師對于歷史科目教學任務,不僅僅是引導學生對歷史實事做到熟知與牢記的水平,更要是學會通過歷史事件的認識,來感知社會發展的趨勢,提升自己的歷史思維能力,一步步深入到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中去。所以在歷史科目課堂上,如何引導學生們歷史思維的養成,并與課本知識進行有機結合,才是高中歷史教師所要攻堅克難的部分。
思維導圖,是由有向線段、圖模塊、關鍵詞等連接起來,為的是表達復雜的知識理論結構,并進行思考分析的規劃性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法的亮點就是在學習與應用過程當中必須要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將各層次主題與屬于關系進行確切表現,以此來搭建邏輯性記憶鏈接,將復雜高密度、邏輯錯綜的知識體系進行拆解再重塑,是人腦思維強大的的現象表現。正是由于這些特點,思維導圖可以在高中歷史教學方面,為學生們對于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帶來正向的影響力。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向大家淺析“歷史思維導圖”在鍛煉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方面的學習應用方法。
一、思維導圖初學習,主干知識全梳理
在每一節新課學習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將上課學到的核心知識,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我們舉個例子,在人教版必修三的專題六第三課——“專制下的啟蒙”與第四課——“理性之光與浪漫之聲”,這兩節知識點繁雜錯綜,較難掌握的部分,在教師的引導與協助下,學生們可以完成如下圖1的思維關系導圖。
二、思維導圖專題化,發展脈絡全不怕
為了保證歷史事件發展的延續性特點,作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構建專題性的思維導圖,從時間縱向為切入點,將一整個方面或類別的事件演變過程展現出來,從本質上理解事件,理清發展動向。在處理學生們思維導圖結構不清晰、知識點遺漏、聯系搭建紊亂錯誤等問題的時候,教師們要積極發現,詳細講解,為同學們理清思路,之后并以典型向大家進行展示與交流。特別地,還可以打破時空的界限,站在宏觀的視角將思維導圖的專題性擴大化。比如我們可以建立“古今中外的民主政治探析”這一主題思維導圖,具體展示情況如下圖2.
三、思維導圖階段展,歷史挖掘橫向寬
為了保證歷史事件發展的整體性特點,同樣也要善于引導學生去構建階段性的思維導圖,從一個階段橫向作為切入點,將某個時間階段的社會發展、經濟狀態與文化情況等相互關聯進行展開與分析,去發掘歷史在不同時期中的階段特征,進而做成具有階段整體性的知識思維導圖。正如19世紀中期我國正經歷著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的掙扎階段,而西方國家正是處于蓬勃發展時期,以發展作為連接點,建立如下圖3-“19世紀中期中西歷史發展比較概況”的思維導圖。
四、思維導圖習題練,大考小考上保險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考試與練習的材料分析題更加的靈活,所以對于學習與做題方法的教授顯得尤為重要。但由于上課時間的限制,讓同學們分析題目、書寫答案時間上不充裕,不這樣做教師又不能很好地看清同學們的掌握程度,那么此時思維導圖就能作為課上習題情況反饋的紐帶,展現教師教授與學生分析的思維路徑。接下來我們以一題真題來就“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曲折發展”這一課的知識點進行舉例。
材料:中國在1887年是純粹的農業生產國,工業生產占比極小......而到1920年,工業生產占比提升了近14個百分點,生產值也超過了54億元......但不可避免的是,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生產總值還達不到工業生產總值的20%,也就是說,在中國農業還是主導,那么中國仍然是個農業大國。
——摘自揚德才《中國經濟史新論》
題目:從統計來看該時期全國人口總數相較穩定,但工業的發展卻沒能將中國人均GDP更改為上升的趨勢。因此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解釋這一歷史現象的原因。
此題本身不難,在審題分析后,筆者讓同學們在3分鐘內畫出題目背景的思維導圖,然后觀看同學們的畫圖情況,拿出思維清晰、知識點完備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并請學生來將簡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全班同學“鉆牛角尖”般得給他挑毛病,讓學生自身能明確自身細節上的不足,最后筆者以板書的形式進行題目分析與畫圖講解,以題目考察的關鍵詞即中國人均GDP不因工業生產的發展停止下滑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們提煉材料與所學的知識模塊中可用的部分,進行得分點劃分與思維發散,即認知到阻礙中國近代經濟整體發展的原因,逐漸分析與梳理,得到如下圖5的思維導圖。
憑借習題練習機會熟練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極大地強化學生對知識運用的熟練度與體系化能力,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建維,可以規避很多知識記憶錯誤,在長期的學習與鍛煉中,不管是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是學習成績,一定都會有質的飛躍。因此,歷史教師應關注于思維導圖法在科目教學方面的方法手段,并深刻挖掘教材,知悉怎樣將知識與方法相結合更加高效、更加容易讓同學們接受才是,使得同學們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因這一新型的學習思維工具,而產生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學會高效科學的思維學習方法,使他們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