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靜
摘 要 新形勢、新要求下,企業內部審計在職能定位上不斷擴充,監督關口前移勢在必行。同時,企業的發展急需加強內部審計在事前事中審計監督職能的發揮,這成為風險防范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 預警 日常監督 獨立性 風險防范
在新時代下,企業管理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內部審計為企業防范和規避風險作出貢獻,既能夠“望聞問切”,把脈問診開良方,又能做好未病預防與治療,這是企業對內審的需求。那么,首先要做好事前事中監督職能的定位,之后要明確采取何種形式履行職能。
一、事前事中監督職能的定位
內部審計開展的事前事中監督是提供一種獨立的咨詢與建議服務。內審不是具體事項的參與者,不能代替內控設計中原有的,本應該對事項過程進行監督監控的職能,也不能直接干預事項的決策者進行決策。這是內審在事前事中監督職責發揮的定位及原則。
內審部門或人員有權在相關內控體系設計階段、業務實施階段、決策階段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事項的執行者或決策者在充分了解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有權自行做出最終的決定。即使有時內審會懷疑執行的合理性、正確性,但只要其執行是符合內控制度設計要求的,內審就應該無條件支持、給予認可。
二、事前事中監督職能發揮
在職能定位清晰明確的基礎上,如何有效發揮內審的事前事中監督職能。以下是結合實踐經驗,在組織監督形式、監督事項、措施保障等方面的探討。
(一)監督形式
內審作為企業中的一個職能管理部門,是內控體系中組織架構的組成部分,亦是企業風險預防所設置的一個重要關口。內審對事前事后監督的形式,一是以參與的形式進行事前監督,二是過程中以監督、獨立評價的形式進行事中監督,三是發布預警的形式,四是整改跟蹤監督。前兩種監督形式是針對具體業務事項而言,后兩種監督形式是針對一個組織一定時期的總體情況表現而言。
第一,于審計獨立性考慮,以參與的形式進行監督的范圍是比較受限的,在事項選擇上一定要謹慎,因為參與的形式很容易讓內審越俎代庖。如內審以參與形式履行監督職能,一是可以參與企業風險管理與內控體系設計,并發表意見;二是根據企業決策者的要求,內審可以參與重要事項開展前調研論證,發揮內審專業特長,為決策者提供更為準確可靠的決策信息。
第二,以在過程中監督、獨立評價的形式進行事中監督。如最為常見的采購招評標的監標,重要事項如資產處置、企業清算等執行過程監督,均是以獨立的第三者,通過旁觀的形式對事項執行是否合規發表評價。對發現的不合規行為給予禁止。
第三,以發布預警的形式進行事前監督。內審結合近期發現的問題或是經營指標的異常表現,經專業判斷可能普遍存在問題或潛在風險,在一定范圍內提前預警,被預警單位有則及時改之,無則加勉。內審預警,實質上亦是監督關口前移,履行事前事中監督的一種間接形式。
第四,跟蹤形式的事中監督。為加強審計事項的閉環管理,內審對需整改事項的整改措施落實過程進行跟蹤,為有效整改提供一定保證,跟蹤整改過程其實是一種過程監督。
(二)監督事項
內審事前事中監督事項的選擇,一定是業務的關鍵控制點,且容易發生不合規風險的環節。要結合企業當期經營重點工作安排,有選擇性地進行監督。監督事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第一,根據企業內控制度的規定,對達到一定金額的采購招標議標過程,對資產處置、資產驗收環節進行監督評價。包括監督采購方式選擇,招標文件的編制與形成,開評定標過程是否規范;資產處置申請審批,方案、回收商的選擇,過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制度規定。
第二,根據企業經營管理需求,開展經濟效益評價審計、工程結算審計、薪酬結算審計等過程審計項目。通過內審對數據進行審定,以增強準確性,減少支付金額或損失,為企業帶來更加直觀的經濟效益。
第三,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定范圍的預警。如被審計的多個單位或部門重復出現的同類問題,為使其他未被審計的單位及時發現并整改而進行預警。內審根據日常工作中了解或獲取的信息,發現如主要經營及財務指標異常波動問題,經分析后掌握波動原因后而進行經營規范性預警。根據了解的外部環境或政策信息,結合公司的依賴程度而進行風險預警。審計預警得到有效及時響應,防止風險或問題擴散,可以逐步完善企業免疫系統,強化風險承受能力。
第四,根據重要性水平,公司治理層、管理層等臨時安排對其他經營活動事項的監督,如內審被指派參與某專項工作、內控相關制度完善等。在投資項目立項階段,邀請內審參與分析,盡職調查;對其他部門制度的建立或修訂發表意見。
(三)措施保障
為了更好地發揮內審事前事中監督職能,需要幾大措施保障。一是建章立制,明確監督職責定位的同時確保履行程序是明確的、專業的、合規的。二是加強內審宣傳,使企業從上到下知曉內審具有事前事中監督職能,使內審可以提供服務咨詢業務,從而獲得更多的服務機會,增加內審在企業里的認同感。三是加強信息運用。通過信息系統記錄、企業經營信息、內審報告等大數據進行分析,加強內審對信息的接觸機會、風險識別的敏感性。四是加強內審人員專業素質能力,不斷學習,更新知識體系,加強經驗積累,以確保對監督事項有準確的、專業的評價。
(作者單位為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王婧文.事后監管的內審內控[J].中國外匯,2016.
[2] 王凱.增值型內部審計模式的特征及路徑[J].財會研究,2018.
[3] 辛旭.試論企業內部審計的九大轉變[J].經濟問題,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