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捷克著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我們不難從這句話中發現小學教師的數學語言在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
關鍵詞:語言的魅力;思考;學習
好的表達能力雖然不是一名教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但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對于一名合格的教師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們語言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充滿感情,讓學生如身臨其境,課堂氣氛活躍,有的教師則不然,雖然滿腹經綸,卻語不傳情,還有的老師一遇到學生回答不出問題,就說什么“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你還會啥!”這樣生硬訓斥的語言,根本談不上什么藝術性,只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這樣的語言,不管教師的心有多好,其效果也是不好的,所以怎樣掌握教師的語言藝術是數學教師應該傾其一生思考和學習的。
所以我認為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 小學數學語言要規范、科學、簡潔、準確
數學學科具有邏輯性、抽象性以及結論性等特點,所以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必須具備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確保自己教學語言能夠達到精準、嚴密、有邏輯性的標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老師的一字之差而讓學生們產生歧義,最終造成學生們的知識缺陷。尤其是年紀較低的學生們,由于他們自身不具備清晰的思維能力,所以往往會選擇以老師所說的話為標桿進行思考,如果老師的教學語言不夠標準規范的話,學生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偏離數學的學習軌跡。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會看見學生在合作交流時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同學侃侃而談,大多數學生變成光聽不說的“木頭”即使被迫回答呢?也是站著毫無頭緒,這是因為有的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得太多,學生說話的機會少,久而久之,學生只能被動學習,不會主動思考了,這就要求老師們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語言必須要規范、簡練,用詞必須要準確,在陳述定義時需要遵循學生們的認知邏輯,做到有理有據。通過每天訓練學生讀題,復述題意,說圖意來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理解題意的效果。
總而言之,提高數學老師的語言表達質量才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重中之重,想要做到這一點,老師們首先要認真篩選自己的教學語言,無關緊要的口頭禪可以刪掉,不是重點內容的講解可以少說。比如在教學《復式統計表》中,我在備課時把我在整節課要說的話都寫下來,然后反復斟酌,覺得不準確或者是讓學生困惑的語言再反復改之,預設提出問題后學生的生成問題,爭取做到每句在課堂上說出來的話都精辟到位。例如我會說“既然這樣四張表一張一張分開看那么麻煩,那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區別呢?”“如果要把他們放在一個表中,你認為在表中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呢?”等這樣的語言。讓學生更明白問題的意思,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 數學教學語言應有層次性和趣味性
數學語言是一種科學構造的語言。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準確地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和趣味性。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時”,從理解“每份同樣多”開始,怎樣表示才是同樣多,你會用什么形式來表示同樣多,再到理解“平均分”要求學生反復用“把……平均分成……份,每份……個”這句話來描述每一道除法問題,高度重復的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們形成解決除法問題的數學思維。
楊振寧先生曾經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所以想要提高教學效率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愿意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老師的教學過程,例如在學習加法時,我會使用多媒體,出示先出現的小雞圖,問學生從圖中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然后會讓學生發揮你的想象,接下來,你覺得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把數學知識融入孩子們喜歡的故事中,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 語言在教學中應注意啟發性
在我國傳統教學方式中,經常采用老師們講、學生們聽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讓數學學習變得更加死板、枯燥,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但隨著時代發展和教育理念的進步,越來越多教育者意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據著主體地位。
小學階段的孩子們通常具有好奇以及好勝的特點,所以在展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考慮到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并根據本節課程的教學內容在課堂的環節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意義》這一課時,設計了罰點球的場景,出示三位球員的戰績后,老師問:如果你是主教練你會選擇誰去罰球好呢?有的學生認為誰失球少就派誰,老師接著問:按這樣的說法,如果我是罰1個球,可是沒進,失球數只有1,那就應該派我去對嗎?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對問題產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并反思自己在考慮問題時的不全面和疏忽,不僅維護了學生們的自信心,還能夠啟迪學生們的學科智慧,活化學生們的數學思維。
四、 教學語言要能讓學生快樂
學生時代不僅是學生們學習基礎知識階段,還是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階段,簡明扼要、清晰有效的教學語言不及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還應該幫助學生們樹立應有的自信心,讓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快樂。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應該盡可能地多些賞識和鼓勵,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今天你的想法很特別,能夠從不同的方面來思考這道題,但是如果能想得更全面些就更好了。”“你能一眼就看出這道題的問題所在很不錯,如果計算公式能運用得更熟練些你會更棒!”教育首先是一種保護,要保護好學生的心靈里的迸發的每一次火花。
總而言之,老師對語言的把控程度將會直接反映出老師教學效果的好壞,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數學老師,我們只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實踐,才能讓我們的學生達到思維和語言同步發展的目的。
作者簡介:
曹瑜,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市象山區大風山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