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與現代科技、生產和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當今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也使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與時俱進。而這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微課教學,微課形式的出現轉變了教育理念,改革了教育方法,推動了新課改進程。方法常新,但重在于用。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應當大力推行微課教學。本文從實際應用的角度,闡述新課改下教師如何將微課教學實際應用在小學數學的教育中。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實際應用
關于“微課”,顧名思義微小的課程。扎根于網絡流媒體,主要采用簡短的視頻或動畫,將重要的課程知識和習題融入其中講解給學生。區別于傳統教學,微課教學資源豐富,內容鮮明具體,針對性強且趣味十足,學生易于接受并真正做到隨時可學可用。可以說微課正向傳統教學吹出一股春風。但是知之非難,行之不易,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掌握和運用微課進行教學時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而只要教師著力于高質量構建,高效率應用,高密度檢查反省這三步,才可能掌握微課教學的精髓,提高教育水平。
一、 注重微課質量,傳統創新結伴而行
微課的核心內容是教學視頻,它的制作質量與教學質量息息相關。微課的重點在一個“微”字,所以視頻制作必須要簡短,要控制在五到八分鐘之內,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去學習微課錄制和視頻制作。微課的目的是傳授知識,小學生作為接受者同時也是視頻質量的檢驗者,在微課視頻中加入學生喜愛的動漫形象和圖片,這樣有趣的教學視頻才能讓學生去主動吸收略顯枯燥的數學知識,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這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智慧。例如,在學習《圓》時,教師將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圓形物體和動畫角色放在視頻里,提高學生對圓形的學習興趣,并在視頻中用軟件去展示如何畫一個圓,可以設置課堂互動,讓學生學習運用圓規,并通過變化圓的半徑、直徑來改變圓的周長與面積。教師還可以進行遷移訓練,讓學生用家里的電腦繪圖軟件去探索圓形各個變量的關系,然后與之前學習的平行四邊形進行聯系對比,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主動進行了復習。保證微課的質是前提,然后就是量的問題了。并不是每個知識點都必須要用視頻來呈現,傳統教學模式更利于教師主體性的發揮,所以把握合適的量,選取主要的難點制作微課方便學生理解并接受,而其他的一些知識點仍然可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同時輔以ppt等形式來講解,促進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發揮教師主體,激發學生自主,讓小學數學教育各種方法齊頭并進達到最優效果。
二、 提高應用效率,打造翻轉課堂
新課改注重的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變先前教師為主體為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從而打造翻轉課堂。而課堂翻轉的核心資源就是微課,教師提前將微課視頻和課件發給學生,把傳統的課上講授布置作業轉化為學生家中或課前完成自主學習,而在課堂上就有充足的時間和學生進行互動,這樣就能拉近師生距離,營造輕快的氣氛。而課后學生亦可以反復觀看學習微課的知識內容,深入知識本身。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中比較抽象的學科非常需要微課的推廣。如對于小學生較難的《認識時間》一課中,學生難以理解時間變量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先讓學生在家中預習,了解秒、分、時的概念,然后在課堂上老師用鐘表作為教學工具,讓學生撥動鐘表去探索秒、分、時的數量關系,并在微課視頻中布置相應的練習,讓學生在家中可以反復的學習、練習,從而深化學生的理解。這樣就能讓微課成為學生自主預習、自由復習的優秀資源。當然微課被用于實現翻轉課堂,不能單單只是呈現某個知識點和教學片段,而是要打造一個完整的知識鏈條,讓學生把知識連貫起來,不出現斷節。教師還要主動在互聯網平臺上實現微課共享,不僅僅是給廣大學生去學習,更是給同行的教師去評價和借鑒。這樣實現微課的多難點應用、多時間應用、多受眾應用才能極大地提高其應用效率,促進新課改的進程。
三、 日省月修,方得始終
對于微課,要及時檢查反省,檢查是多方面的,如制作流程是否有紕漏、知識內容是否具體、是否具有針對性、講解是否有趣易于理解、學生是否能夠接受等等都要在考慮的范圍之內。課后教師可以將微課制作的準備、微課的應用、微課的心得提交至教務平臺上,并聽取其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來優化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這樣經常性的檢查能促使教師掌握微課,久而久之熟能生巧,教育也能得心應手。當然,對于學生檢測反饋必不可少,這也是教師自省的一部分。教師在微課中布置一些有針對性有挑戰性的問題或拓展一些學習資源,既有效地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深化學生的理解,還擴大了學生的認識范圍,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對學生依靠微課自主學習仍然難以攻克的課程知識,則需要輔以更多的練習來打開學生思路。孔子尚且一日三省其身,教師和學習者更應該重視檢查反省。
四、 結語
社會在發展,教育方式也日新月異。微課作為現代化教育方式教師要積極引入。教師把新穎的教育方法分享給學生,打破了固定的傳統課堂,更精確地傳授知識給學生,讓學生突破時間空間限制自主學習,增強了學習和鞏固的效果。恰當的應用微課教育,可以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數學教育的效力,深化數學教學的影響力,方便學習者對數學學科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吳妙蓉.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7(79):93.
[2]車啟鳳,方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及案例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42-46.
作者簡介:
許大為,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