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各個階段教育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的教學,還需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也要能夠充分還原學生主體地位,積極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所謂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通過自己具備的學習技能和現有的資料和工具來進行學習和探究,從而實現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基于此,文章將簡要圍繞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展開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一、 初中歷史教中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
(一) 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
所謂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指的是轉變傳統落后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授課中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摒棄教師一味的進行知識點的填鴨和灌輸的教學方式,轉變學生被迫接受知識和盲目記筆記的課堂授課模式。自主學習課堂教學與照本宣科式教學存在較大差異,著重于強調學生的自主能力與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承擔教學工作者的引導者和輔助者角色,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的指導和啟發。教師能夠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大膽的創新與變革,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借助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討論、自主探究等形式來進行知識的獲取和交流,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合理地總結和評價,幫助學生進行優化和完善,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和目標。
(二)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
結合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應用現狀來看,在美國等一些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應用的比較廣泛,教育先進的地區通常會采用較為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例如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很少會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大多是在教學展開前讓學生提前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即提前自主學習和探究。教師會給出學生相應的準備要求、題目或研究主題,交由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探究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來進行資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最終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共享。借助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也能夠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對知識點進行深入地掌握。結合我國的教學現狀來看,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部分教師思想比較落后,還沒有完全貫徹落實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因為教師無法有效地將教學內容與教學規劃進行結合,難以精確地把握教學任務與自主學習二者的銜接。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教師會擔心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和質量,不愿意去嘗試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和機會,他們普遍認為自主學習比較浪費時間,學習效率遠不如教師講解高,從而忽視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優點與好處。借助自主學習的形式不但能夠較好地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對促進學生全面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 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若想有效落實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首要的便是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興趣和意識,只有在意識與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能夠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進而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結合心理學角度來看,興趣能夠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動力和激情,尤其對學生的自主性起到關鍵的作用和影響。所以,教師需要抓住這一點,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教師首先應當提升教學藝術和技能,為學生營造和諧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和氛圍,從而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與熱情,讓學生能夠聽從教師引導積極展開學習活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恰當地融入一些趣味性的歷史典故和名人軼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深研歷史教材來發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素材。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阻礙,并及時予以指導和幫助,在自主學習之后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從而強化和鞏固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科學的方法是保障學生自主學習有效展開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能夠引導學生結合課本教材以及學習目標來選擇科學合理的自主學習方法。首先,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和把握歷史學科的特點,歷史屬于文科類別,有著大量需要記憶和背誦的內容,因此,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多種方式來進行學習和記憶,例如年表復習法、插圖學習法以及簡化學習法等方式來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歷史學科的學習離不開人物、時間、事件等要素,因此,學生應當從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這幾個要素來展開學習和探究,搞清這些要素之間的聯系,從而通過一定的線索將知識點進行串聯,形成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夠促進自主學習的有效展開,進而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或合作學習的形式來對歷史知識點進行自主地學習與掌握。
(三) 營造民主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大膽質疑
自主學習課堂模式需要有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作為前提。因此,歷史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我展示。例如教師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通過研讀課本,聯系所學內容來進行思考和探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猜想,運用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來展開學習,勇于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勇于挑戰權威,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地迷信課本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大膽質疑,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探究與學習。
三、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教育工作者不斷地發掘和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來優化教學水平,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有著一定的優勢和作用,目前被不斷地運用到初中歷史課堂中。文章分析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和現狀,并進一步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以期能夠給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沐春美.論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
[2]廖友蓮.新課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1(41).
[3]李海明.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0).
作者簡介:岳富貴,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金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