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 ?資產核算 ?對策措施
固定資產是指單位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或履行職能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廠房車間、辦公用房、倉庫、機器、機械、運輸工具和辦公設備等眾多有價值的實物,簡單來講,固定資產是單位的家底,也是賴以存在的主要資產。隨著經濟規模的日益增長,我國企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所占總資產份額的比重在逐年上升,管好用好固定資產,充分發揮它們在企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中的生產服務等綜合效益就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固定資產管理是單位會計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抓好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使用,最大程度發揮其存在價值、使用價值和增殖價值,同時減少非正常性流失損耗,盡力延長資產使用壽命,是切實增強企事業單位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生產辦公效率的重要手段。固定資產管理必須遵循有關法律法規和單位內部規章制度的規定要求,瞄準科學化、堅持規范化、緊盯精細化,認真梳理本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精心查找相關問題缺憾,提出切實有效的對策措施,真正實現固定資產管理收到真正成效。
固定資產管理是會計財務管理中一項綜合性復雜性工作,一般牽涉到提出預算、進行采購、實物驗收、管理使用等多重環節和相關部門。通常包括包括固定資產的采購驗收管理、核算管理、盤點管理、維修管理和報廢處理等多方面內容。
固定資產的采購驗收管理是指編制采購計劃,進行采購預算、購買結算付款、新購資產的驗收以及登記入庫記賬等過程。
固定資產核算管理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正確計算固定資產的折舊和修理費用,并進行固定資產折舊和修理費用的核算;二是嚴格管理固定資產卡片,包括卡片的增加、刪除、查詢、打印、分類匯總等;三是記錄固定資產的增加、減少、使用等情況,保證生產資料安全完整。總而言之,固定資產核算管理,就是對固定資產價值的確定、殘值估計、折舊方法、盤點資產盈虧與處置、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等各方面的管理。
固定資產盤點管理就是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定期核對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和記賬情況等,達到物、卡、賬相符的目的,盤點的內容包括核實固定資產的數量、單價、價值;檢查資產質量,損毀情況,盤點結果應做出記錄。
固定資產維修管理就是單位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核定檢查、維修和保養,消除各類隱患,保證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行,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固定資產報廢就是單位內部所有登記在固定資產賬上、各種有形及無形資產,因到了使用年限等必須依法依規進行固定資產注銷行為。
當前企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普遍存在重資金輕實物的傾向,表現在重購置、輕管理,重使用、輕保養,固定資產管理通常流于形式,資產清理也是前清后亂、時亂時清的狀態。同時單位各個部門為了經營管理的需要,擁有的資產越來越多,變化越來越大,資產的購置、保養、處置、報損、調配越來越頻繁,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淡漠
很多單位領導及工作人員存在生產經營第一,業務工作至上,固定資產管理是邊緣性輔助性工作等方面的認識誤區。部分單位重錢輕物,重用輕管,未制定制定嚴格的財產管理制度,內控機制不健全,制度執行力不夠。
(二)相關規章制度不完善
采購、管理分工責任不明確,采購計劃未經過科學論證,實物管理的部門、財務部門、資產使用部門之間的關系未完全理順,重采購而輕管理,未設置專門的管理人員,即使有專職人員,也不是很盡責,管理責任模糊。
(三)固定資產核算不規范
企事業單位或多或少存在固定資產賬實不符,會計核算不準確的現象。
(四)內部職能處室之間工作脫節
主要表現在,單位內部職能處室之間分工不明確,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之間沒有制定規范的管理流程,相互間缺少交流協作溝通,導致固定資產管理出現漏洞。
(六)固定資產閑置及流失現象不同程度存在
目前各個單位閑置的、待報廢的固定資產都是由各個單位自行來管理,容易出現資產的閑置浪費和流失等嚴重問題。
(七)相關人員能力素質水平不高
對財務人員相關培訓較少,人員能力素質與固定資產的管理要求不相符,能力水平較低。
(一)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用好每一分、每一厘固定資產采購管理維護資金,堅持把固定資產管理納入機關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管理建設的軌道,通過建立制度、制定目標、強化落實、完善考核等一系列舉措,提高干部職工對固定資產維護和管理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嚴格按照相關的制度規定進行全面徹底的清產核資,摸清家底,登記好每個人使用的固定資產種類數目。定期組織干部職工進行學習交流,分享管理經驗,通過制定固定資產管理考評體系,將固定資產的安全運行,日常管理等指標列入考核,規范資產管理行為,強化管理意識,使資產管理步入制度化規范化。
(二)健全內部管理控制制度
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復雜的日常組織工作,涉及財務部門、后勤部門、業務管理部門等,必須要這些部門共同參與到管理,才能夠為更好的做好日常工作奠定基礎。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首先要建立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內部控制持續有效運行。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和上級要求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明確每個部門每個崗位每個人員各項職責和義務。按照錢物分管的原則,賬實相符的要求,要設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固定資產實物管理,根據固定資產實物的增減及時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驗收入庫,保證一切固定資產的增減進出都通過實物管理部門。根據“誰使用、誰保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使用人為第一責任人,嚴格執行保管制度。出臺固定資產卡片、標簽制度,固定資產實物管理部門負責對所有的規定資產進行分類設置固定資產卡片并做好詳細的登記記錄,年內會同財務部門進行固定資產盤點。每年至少要對固定資產進行一次盤存,查明固定資產的實有數與賬面余額是否相符,還要注意各項固定資產的保管、
使用、維修、保養等情況,若有保管不善的,使用不當的,維修欠妥等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改進。
(三)科學規范固定資產核算
突出財務部門在固定資產購置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加強會計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業務水平。制定資產管理規程,建立健全單位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大財務控制力度。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流程,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從源頭上堵住財務管理的漏洞。以實地盤點、核對往來等方法定期對資產進行清查,將實物和賬存數進行對比,確保資產的真實性,從而做到賬實相符,確保資產完整安全
(四)加強各方面協作互助
合理界定單位資產管理各部門職能,理順各部門責任分工,分清主次責任,確保權責一致,在管理工作中嚴格執行資產管理程序。財務部門應該主動承擔起固定資產管理的主要職責,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相關部門的監管和業務指導。要出臺相關的制度,明確財務部門、固定資產實物管理部門、資產領用使用部門之間的職責和義務,進一步規范固定資產的流程和制度,對固定資產從進入單位到離開單位的整個過程各個環節進行監督檢查。
(五)不斷加強日常運行監管
要減少資產閑置,在進行固定資產的采購前,要充分考慮固定資產的使用價值,明確工作任務的需要,編制合理的有效的采購預算。各部門必須嚴格按照統一標準來申請配置,并且經過嚴謹的審批流程,從而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從日常中降低資產的閑置率。由于工作需要或人員發生調動時,要做到及時按照交接要求填寫交接登記表,辦理資產內部調撥或者上交手續,將資產轉移上交。
(六)推進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
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是財務會計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業務量大,十分繁雜,僅僅依靠傳統的手工管理、手工統計是很難開展工作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功能,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管理,有效推進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和“互聯網+”,使資產管理更加網絡化、智能化、科學化。
參考文獻
[1]李云.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現代貿易工業,2010,(17).
[2]李敏華.淺談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J]當代經濟,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