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杰
關鍵詞:集團公司 ?應收賬款 ?管控體系
A集團是一家以重點產業投資、新興產業投資、園區開發運營以及人才開發為主業,以金融與類金融、特色現代農業為輔業的中型地方國有企業,下屬全資企業19家、控股企業24家、參股企業40家。
A集團下屬企業眾多、行業跨度大、管控難度大,面對外部環境的跌宕起伏,A集團積極采取應收賬款管理,逐步實施應收賬款管控體系,在清收清欠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應收賬款定義
應收賬款是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
(二)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
1、客戶信用體系不健全
企業信用體系包括信用標準、信用條件、信用審批、回款政策等。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沒有設置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銷售部門在銷售前缺乏客戶信用調查,未對客戶的信用等級和資信情況進行嚴格的審查,客戶信用授信往往取決于企業領導的主觀偏好。
2、績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企業缺乏良好的銷售考核制度,只注重考核銷售收入和銷售量,忽視了對銷售回款的考核,導致業務人員傾向于通過賒銷來提升銷售業績,從而應收賬款規模不斷增大,給企業帶來應收賬款風險。
3、企業風險防控意識偏弱
企業簽訂銷售合同時,銷售人員對銷售合同條款約定簡單,回款方式約定不嚴謹,權利和義務不明確;企業為了提高銷售收入規模,未嚴格把控經常性拖欠貨款的客戶賒銷規模,同時,不及時采取相關法律措施,導致部分應收賬款超過法律訴訟時效,為后期應收賬款回收造成較大困難。
4、應收賬款日常管理不到位
(1)應收賬款形成后,未對應收賬款進行積極主動催收,只有在應收賬款已逾期時,被動性地采取催收措施,但催收措施往往效果不理想,導致企業壞賬比例大幅度上升。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的經營活動,通過銀行貸款、直接金融工具等融資方式來進行資金周轉,但應收賬款規模逐步攀升,資金大量沉淀,企業資金鏈可能出現問題。
(2)未對應收賬款進行賬齡等輔助管理。多數企業僅僅通過科目余額表對應收賬款進行簡單分類,平時不注重賬齡等輔助管理手段,無法滿足企業對應收賬款的管理需要。
應收賬款管理體系,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組成部分,能及時收回應收賬款,降低銷售環節的管理成本、改進客戶服務質量,避免發生壞賬損失。
(一)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要合理設置組織架構和授權審批,適當的職責分離有利于降低應收賬款壞賬風險。風控部門或資信管理部門負責客戶授信審核和跟蹤;銷售部門負責應收賬款的催收,做好應收賬款臺賬,對客戶合同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價;財務部門負責督促銷售部門的銷售回款;法務部門負責相關法律事項。
(二)建立科學合理的信用評價機制
集團公司需要制定可操作性、適用性強的信用評價制度,集團公司下屬企業可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合理確定賒銷的額度。企業應對潛在客戶、初次合作的客戶進行充足的資信調查,主要圍繞客戶的品牌、資本、能力、擔保、條件五個方面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和評估,確定客戶的信用等級,同時,還要根據與客戶合作情況定期對現有客戶進行全面信用調查,隨時關注客戶的動向,及時提示客戶存在的風險。
(三)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企業將賒銷額度規模控制作為應收賬款的重要管控環節之一,根據不同的客戶信用評級設定相應的賒銷額度范圍,同時,根據不同客戶賒銷額度設置不同的預警提示。企業根據市場情況、客戶情況以及合作情況及時調整客戶賒銷額度,規避企業遭受回款風險。
(四)制定和完善企業收款策略
企業制定明確具體、切實有效的措施,對每一筆應收賬款要確定清收目標,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員,確保應收盡收、能收盡收。對一時無法收回債權的要制定催收計劃;對難以收回的債權要采取扣收、追討措施或提起訴訟;對勝訴債權及時依法申請執行;對長期掛賬無法收回的歷史遺留債權要按規定查明原因,提出處理意見。
(五)規范銷售合同管理
企業應嚴格規范銷售合同內容,明確商品名稱、數量、價格、合同金額、產品質量、履約條件和期限、貨款結算方式和回收期限、權利與義務、違約責任等。企業應盡可能選擇銀行轉賬為主,以銀行承兌匯票為輔的結算方式,嚴禁接收商業承兌匯票;盡量多采取先付款后發貨的銷售模式,盡量避免先發貨后付款的銷售模式,確保企業應收賬款順利清收。
(六)健全銷售績效考核體系
企業績效考核體系應由以銷售額、銷售量為考核核心轉變為以銷售與回款、效益貢獻、客戶開拓等多因素相結合的綜合績效考核體系,同時,加大銷售風險的懲罰力度,做到既調動銷售員人員的積極性又做到應收賬款風險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