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村
摘 要:新課改提出要將道德和法治融入課堂并且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修養和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初中階段尤其到了九年級學生的叛逆期更加明顯,這一階段也是學生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容易受到各方因素的影響,受到不良誘惑。因此在九年級教學中非常有必要加強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基于此,就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的應用展開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實踐
自國家實施新課改以來,該措施為初中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程同樣受到了新課改的影響,將課堂教育生活化,寓教于樂,將生活化教學融入課堂之中,改變以往應試教育中單一的灌輸式教育深入人心。生活化情境的融入可以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增加課堂活躍度和師生交流,引導學生展開思考,為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聯系實際帶入課堂
道德與法治課的生活化其實就是將生活元素融入課堂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將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例如在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講到《回望成長》這一課時,讓學生回想初中階段的成長經歷,六人一組,就印象最深的事件或者最有意義的事情進行情景模擬,回望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最后讓學生根據剛才的實景模擬回到課本當中找知識點,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感知做人做事的真諦,進行自我反省,使自己不斷進步。
二、生活化情景模擬
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現象,這是該階段學生比較常見的問題,但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極強的表現欲,所以為了增加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教師可以利用中學生愛表現的這一特點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實際生活場景模擬。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都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去啟發學生,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九年級下冊道德和法治教材《多彩的職業》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就職業這一話題進行實景模擬。首先讓學生說一下自己父母的職業,找出其中占比最多的五個職業;然后找幾個學生進行簡單的場地布置,五個桌子十把椅子;再找十個學生當面試官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不同的職業進行面試。這樣的情景模擬有利于學生加強對于職業的認知以及教師對學生知識點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增加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同身受參與其中,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觀念。
三、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
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是提高九年級學生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學習后進行課外實踐活動的布置可以起到鞏固復習的作用。例如在教授學生《參與民主生活》這一課程后,教師可以布置課外實踐作業,讓學生參與到民主生活中去,參加社區選舉的志愿活動、為學校的管理獻計獻策等,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民主生活,怎么參與民主生活以及作為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應當并且有責任積極參與民主生活。
四、增加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要使道德與法治課堂具有感染力,需要廣大教師針對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點。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單一的教師授課外進行場景模擬、演講、課件等,利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展開思考,鍛煉學生的能力。例如在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講到《創新改變生活》這一課時,可以通過小品的形式展現創新對于我們生活的幫助以及高科技創新的PPT。利用這種視角的展現讓學生體會科技的力量以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重大改變。
隨著素質教育以及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為了提高道德與法治授課的效果,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應當引起我們的廣泛關注。這需要道德和法治教師不斷努力,將生活情景恰到好處地融入課堂中,有針對性地對生活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進行深入且不斷的研究,讓學生用實際生活經驗去感知和理解教材知識。這需要廣大教育者持之以恒,付諸實際行動,堅持不懈努力走在教學改革的前沿,以生活化教學搭建生活與知識的橋梁,逐步實現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培養出更具道德素質與法治觀念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慧敏.關于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明日,2018(34):49.
[2]張鈺婷.關于生活化情境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融合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8(5):25.
[3]馬艷華.培養生活化思維 將課堂融入大社會[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8(3):73.
[4]唐磊.關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8(7):73.
[5]劉殷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8(38):122.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