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而要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努力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按照創(chuàng)新教育的要求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認真加以改進。本文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情況進行了研究和探索,不僅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而且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在“新課標”全面實施的大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但目前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沒有深刻認識到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要性,導致語文教學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制約了教學的深入開展。這就要求教師要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運用系統(tǒng)思維和創(chuàng)新理念,大力推動教學和創(chuàng)新,最大限度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
一、 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理念缺乏創(chuàng)新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對于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一定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努力使其步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軌道。但目前一些教師在這方面相對比較薄弱,特別是在教學理念方面還沒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教學工作缺乏主體性、民主性、互動性和獨立性,導致創(chuàng)新教育不足。比如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灌輸式”教育仍然是主要模式,這就直接導致學生的主體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fā)揮,甚至會制約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還有一些教師缺乏對語文教學工作的系統(tǒng)設計和研究,使整個教學活動缺乏多元化、融合化和效能性,比如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沒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等進行有效結合,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面做得不夠到位。
(二) 教學內容不夠拓展
對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來說,要不斷拓展教學內容,才能使其更具有成效。但目前很多教師在這方面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比如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將兒童文學與之進行有效融合,導致教學內容不夠豐富多彩,也就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還有一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比如在開展課文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引導學生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地理、歷史等通過網(wǎng)絡收集相關資料并自主學習;再比如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對小學生作文意識的培養(yǎng),同時也沒有將“生活化”融入作文教學當中等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夠到位,導致教師內容相對比較枯燥,學生的積極性無法得到有效調動。
(三) 教學模式比較落后
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必須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但目前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方面仍然存在教學模式比較薄落后的問題。比如一些教師還沒有將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語文教學當中,“互聯(lián)網(wǎng)+小學語文”模式?jīng)]有得到有效應用,網(wǎng)絡化、信息化教學能力不強;還有的教師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互動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īng)]有得到有效應用等等。由于教學模式比較薄弱,必然會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缺乏趣味性、直觀性和引導性。
二、 小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對策
(一) 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理念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積極探索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的有效形式,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措施和手段,努力使語文教學取得更大突破。比如在開展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從學生喜愛做游戲的角度入手,將游戲化教學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結合,使“學樂結合”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模式。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理念,還要更加高度重視教學體系建設,特別是要將“創(chuàng)新教育”上升到更高層面,重點要在推動教學主體性、民主性、互動性、獨立性等方面下功夫,比如要對小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分析,進而通過“分類教學”,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二) 拓展小學語文教學內容
要想使小學語文教學更具有成效,還要更加高度重視教學內容的拓展,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比如在開展課本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兒童文學與之進行有效的結合,特別是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來說,二者的融合更具有效能性。比如教師在進行動物形象描寫方面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其與群文閱讀緊密結合起來,教師應當尋找與之類似的文章,不僅在內容設計方面要具有相似度,而且文章篇幅也應當大體相當,《丑小鴨》《小蝌蚪找媽媽》《龜兔賽跑》等兒童文學可以作為群文閱讀文章,能夠發(fā)揮更有效的教學輔助功能。拓展語文教學內容,還要高度重視“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應用,通過將生活與教學活動進行有效喜從天降,可以使小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進而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作文能力都具有重要價值。
(三) 改進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科學的教學模式,可以使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和富有成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學會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將“互聯(lián)網(wǎng)+小學語文”作為重要的教學模式,將多媒體PPT技術、希沃白板技術等廣泛應用于教學當中,使課堂教學更具有直觀性、引導性、演示性和趣味性。比如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Flash動畫或者卡通的方式,將漢字進行“活化”,并且對漢字的演變通過動畫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這種生動化、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引起小學生的極大興趣,進而對于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價值。改進語文教學模式,還要更加高度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多收集相關資料,并做好學習筆記等等。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語文的基礎性功能與作用,加強語文教學工作至關重要,要求廣大教師要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努力探索出一條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廣大教師應當牢固樹立問題導向,切實加大對教學工作的研究力度,找出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重點要在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理念、拓展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改進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等諸多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學語文教學步入良性發(fā)展軌道,努力在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方面實現(xiàn)新的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唐少君.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97.
[2]趙玉萍.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6):20.
[3]周春英.小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誤區(qū)及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5(29):74.
作者簡介:
馮玉蘭,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建設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