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評價是指教師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過程,強調課堂教學與學習過程的實際價值,主要作用為考察教學成果。優化課堂教學評價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優化課堂教學評價相關策略,希望能為中低段小學語文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低段;課堂教學評價
新課程標準改革中明確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評價時,需要將教學評價與學生評價充分融合。為了能夠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中低學段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對現有課堂教學評價進行優化,堅持新課標改革要求,對評價理念、評價方式進行革新,突顯出語文課堂教學的工具性與思想性,有效提高課堂評價質量。
一、 提高教師綜合素養,革新傳統評價理念
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與其教學水平聯系十分緊密,而教學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評價的科學性,理念作為引導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因素,決定著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效性,小學語文教師若想提高課堂教學評價質量,必須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并對傳統評價理念進行革新。中低學段的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起步階段,為了激發并保持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培養并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教師應對教學評價進行優化,給予學生以充足的學習自信,以便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
傳統理念影響下的教學評價一直將學生的成績當作唯一標準,使得課堂教學評價陷入“唯成績論”的發展怪圈,不僅限制了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還阻礙著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導致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不良印象。因而小學語文教師要保證課堂教學評價的與時俱進,堅持新課標改革要求,將課堂教學評價重點從成績轉移到能力上,著重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與實際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對韻歌》(部編版一年級)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除了總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等知識,還要重點關注學生在本堂上的表現情況。比如對于某些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應不吝嗇地給予表揚,并倡導其他同學要向該學生學習;對于性格內斂且積極主動性不足的學生,教師在進行總結評價時,可以適當提點一些,對其進行鼓勵。這種做法能夠令學生產生被重視的感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與勇氣,使其敢于主動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 創新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增加評價方式多樣性
(一) 激勵式評價
中低段小學生對社會與事物的認知還不全面,語文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講既陌生又熟悉,在面對陌生的語文知識時,小學生會通過發揮好奇天性對其進行探索。小學生的心理發育不成熟,在遇到挫折和打擊時,會產生退縮心理,在后續發展過程中也會因為這種不良印象而不愿意再次接觸,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評價時,以刻薄的話語、嚴厲的態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就會對小學生造成直接打擊,嚴重挫傷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令其對學習語文知識產生厭惡心理,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應采用激勵式評價,給予小學生以正面的鼓勵,這對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積極影響,可以令小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熱情,積極主動探究相關知識,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關鍵。
(二) 客觀式評價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由于每個小學生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特殊個體,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所以小學生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評價時,必須對每一位學生給予同等尊重,以客觀的態度對待所有學生,通過正確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為了避免對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挫傷,語文教師會采取贊揚的方式對其表現進行評價,但是過度肯定會使小學生產生驕傲自大的不良思想,無法理性面對批評。因此,無論是學習優秀的學生,還是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語文教師都應平等對待,不對前者給予過度表揚和肯定,不對后者給予過度批評與否定,避免給中低段小學生造成性格上缺陷,從而推動學生能力素養全面發展。
(三) 互動式評價
互動是一個人與人交流溝通的過程,開展互動式課堂教學評價,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師深入了解學生,構建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與學生相互理解尊重,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網。當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個性特征,這對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與實際性具有積極影響;當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時,學生需要從教師角度分析問題,可以促使學生對教師加深理解,幫助教師找出其忽視的關注重點,有利于培養并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部編版二年級)這篇文章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幾位學生分角色朗讀文章,其他學生對這幾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比如,扮演小蝌蚪的學生朗讀“我們的媽媽在哪里呢?”“媽媽!媽媽!”這兩句話時,其他學生的評價是“他的聲音很洪亮,但是沒有將小蝌蚪尋找媽媽的急切與發現媽媽的驚喜表現出來”,語文教師可以要求這位同學重新將這兩句話朗誦一遍,在這位同學朗讀結束,再由其他學生對他的表現進行評價,最后由教師對所有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總結。生生之間的互動評價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對營造生動活躍的語文課堂教學氣氛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相互評價過程中可以加深對文章情感的理解,有利于語文教師優化課堂教學評價。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在小學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中低段學生學習各項學科知識的基礎。良好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提高學習質量,對增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具有積極影響,因此語文教師應結合現代先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思想理念,對評價理念、模式、方法進行革新并優化,保證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作用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姚曉芳.關注核心素養 優化課堂評價——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3):39-41.
[2]代亞翠.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優化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4(19):114-115.
作者簡介:
梁敏漣,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石富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