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對實現小學語文多樣化評價的意義進行闡述,并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多樣化,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評價;多樣化
進入新時代后,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多樣化的教學評價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與信心,有利于其更好地發展。因此,必須了解實現小學語文多樣化評價的意義,并通過相關措施的實施,實現教學評價多樣化,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 實現小學語文多樣化評價的意義
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發揮著關鍵作用,但實際上,語文教師經常忽略其優勢與價值,這就導致評價無法將自身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有效、多樣教學評價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不但能夠讓學生發揮自身優勢,改正不足之處,還會提高其學習效率與自信心。這時,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影響下,會主動參與到具體學習活動中,有利于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由此看來,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多樣化評價,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得到理想課堂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
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多樣化
(一) 多樣化評價主體
評價主體是與評價客體相對的,語文教學主要是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在這一范疇中,評價主體主要包括教師、專職評價機構、學校管理人員、教育決策機構、家長以及學生等。雖然評價主體不同,評價角度也存在差異,但其評價的目的是相同的,即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增強學生語文素養與學習能力。實現教學主體多樣化,不但可以防止評價結果出現片面化或絕對化現象,促進評價實效性提升,還能夠通過總結與反思,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在教學新理念倡導下,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師應該通過激勵性、積極以及肯定等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實現評價主體的多樣化。首先,教師評價,這種方式是傳統評價方法,對學生積極性與課堂活躍度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其次,學生自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相較于教師反復叮囑,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最后,學生互評,在情感交流與思想碰撞中,學生可以發現自身不足之處并改正,有利于其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講解部編版《春夏秋冬》等識字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互相讀生字,并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讓其學會傾聽與辨別,以此來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又如,在講解部編版《狐貍和烏鴉》時,教師可以讓某一學生朗讀狐貍第一次說的話,并評價其:你讀得很棒,非常有感情,讓我們掌聲鼓勵一下。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評價,如:他讀的聲音很大,但其中有一個字讀錯了。另外,教師還可以這樣評價:“讀得非常棒,并且你能夠及時糾正自身錯誤,但若是可以把狐貍虛假表現出來就更好了,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并在學生討論過后進行范讀,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還能夠加深其對課文內容與人物形象的認識,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發展。
(二) 多樣化評價內容
傳統教學評價更加關注學科知識系統性,并不重視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而這種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關注,從知識和能力、方法和過程以及情感態度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全面評價范圍應該涉及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閱讀寫作以及識字寫字等項目,從多維度評價學生,而不是從某角度入手的片面評價。從價值取向層面來看,教師不能僅重視認知領域目標評價,還應該合理評價非認知領域目標。這也就意味著教師不但要評價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與語言運用能力,還要評價其實際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情感以及行為等。同時,教師還應該在了解學生智力等因素發展情況的基礎上,看到其非智力因素發展,如意志、情感以及態度等。以部編版三年級上《我來編童話》習作教學為例,在實際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將內容表達創意性、習作蘊含情感等當作評價標準,還應該關注其運用了哪些材料,是如何發掘出來的。如“這位同學構思巧妙,內容充實,那么我們請其來說一下自己是怎樣找到并運用這些材料的吧。”通過這一評價,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與主動性,還能夠為學生梳理思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供幫助,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發展。因此,在對評價內容進行明確時,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發展差異性的重視,鼓勵其張揚個性,并促進其實現自我價值。
(三) 多樣化評價方法
在多樣化教學評價主體與內容的影響下,評價方式也應該實現多樣化,而科學有效評價方法是落實多樣化評價主體與內容、獲得理想評價效果的前提。因此,必須通過多種方法,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評價對象。一方面,應該重視學生差異化發展,將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實處,并通過多層次評價,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感受到成功喜悅。所以,為了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性,應該將課程目標統一標準和學生發展個人標準有效結合起來,促進二者相輔相成。另一方面,有效結合口頭評價和書面評價。口頭評價方式可以讓教師有效傳輸情感并做好價值引導,而書面評價方式則具有長效、深刻等特點,將二者結合在一起,能夠發揮更好的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每種評價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其既存在獨特優勢,但也有不足之處,所以,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教師必須在綜合考慮評價對象與內容的基礎上,對評價方式進行合理選擇。同時,教師還應該合理運用評價語,不能單用“不錯”“很好”等籠統性評價語,而是要指出好在哪,不足之處是什么,讓學生明確需要從哪里入手進行改進。
三、 結論
綜上所述,實現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評價已經成為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必須重視教學評價,并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以及評價方法等方面入手,實現教學評價的多樣化,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從而促進其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麗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語[N].發展導報,2018(20):12-04.
[2]孫海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中的語言策略與技巧[J].內蒙古教育,2018(20):109-110.
作者簡介:
王溫瑞,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石富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