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國內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現階段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傳統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的教學發展需求,若沒有進行及時地優化與改進,就會給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文中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開展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進行了簡要論述,并針對如何在小學低年級中,有效地開展語文課外閱讀給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以供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實踐研究
一、 引言
社會的進步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當前社會的人才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只有那些擁有良好閱讀習慣,具備科學、高效閱讀方法的人,才能夠適應當前快節奏社會的人才需求標準。而想要培養閱讀能力,就必須要從小抓起,特別是對于那些處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不但有利于他們今后的工作或者學習,還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擴展自身的思維空間與視野范圍,為他們構建一個完善的人格與價值觀念,而且對于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那么要怎么樣才能夠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當中,提升課外閱讀教學的質量,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二、 小學低年級階段開展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課外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外的,具有獨立性質的閱讀活動項目。與其他活動相比,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閱讀水平最為有效,也是最為常見的閱讀形式。《新課標》的內容當中,著重強調了小學低年級階段(1~2年級)的學生必須要能夠認識1600~1800個漢字,而且還必須要會書寫800~1000個漢字。作為語文課程的延伸內容,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和語文視野,在強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上也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對于課程產生學習欲望的主要原因,就是來自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從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上進行著手,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依據大量的事實表明,絕大多數成才的人,他們在很小的時候都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構建自己未來的人生志趣。通過閱讀能夠讓學生打破傳統的思維框架,提高人的心智水平,在充實頭腦的過程當中,滋養身心。因此教師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幫助他們從“要我讀”過渡到“我要讀”。
三、 小學低年級有效開展語文課外閱讀的實踐方法
(一) 構建良好的閱讀環境
處于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較為薄弱,雖然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但因為他們的生性較為貪玩,因此無法通過較短的時間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時候教師應當要為學生構建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并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最終養成閱讀習慣。
(二) 通過讀物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重視的是故事性與趣味性,故事,猜謎以及一些健康、搞笑的漫畫書等等都受到了學生們的接受與喜歡。除此之外,教材當中也有一些內容是相當有趣的,也可以當成課外閱讀的讀物來與學生進行分享。比如說在講解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狐貍和烏鴉》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課文變成講故事的形式:“同學們,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烏鴉,和一只狐貍他們一同生活在一片森林當中,有一天,烏鴉找到了一塊鮮美的肉,它叼在嘴里準備給他的孩子吃,而就在這個時候……狐貍轉了一下眼珠說道‘烏鴉,你的歌聲是森林里最動聽的,沒有人會唱的比你好聽,你能唱幾句嗎?這個時候烏鴉……”學生們聽得正投入的時候,教師突然停止。這個時候,學生們開始討論,烏鴉有沒有上狐貍的當呢?狐貍最后有沒有吃到肉呢?此時教師再向學生搖一下手中的《小學生最愛讀的一百個經典故事》,向學生說,同學們,剛才我們講的烏鴉與狐貍的故事,除了我們的課本里面有之外,在這個故事書里也有,而且這本書里還有其他有趣的故事,你們可以讓爸爸媽媽幫你們買。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趣味性,還能夠深化課文內容,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 學生相互交流閱讀的收獲
當學生完成課外閱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交流自己喜歡的作品,體裁與內容并沒有限制,可以是詩歌,也可以是一首流行歌曲,或者是來自于某個文章當中的一句話等等。而且令人意外的是,孩子們準備了大量的內容來準備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1)引導學生將閱讀感悟進行交流與探討,全面提高自身的品位。比如說一個學生向另一個同學推薦了安徒生的《灰姑娘》,然后就有其他的同學開始積極地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有一些同學說:“灰姑娘沒有爸爸媽媽,真的好可憐,太苦了。”也有一部分同學認為:“灰姑娘的最終結局是幸福的,而且她的后媽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就是說明好人會有好報的。”還有一些同學認為:“灰姑娘的后媽其實也沒有什么大的錯,哪個人會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呢,對不對。”(2)共同欣賞,積累更多的好詞佳句。讀書的過程最為重要的就是知識的積累,但是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更容易接受故事情節的趣味性,對于好詞佳句等內容并不關心。這個時候,教師應當要在學生相互推薦的作品當中,將名詞佳句提煉出來,并讓學生知道這些名詞佳句是如何運用的,以及好在何處,幫助學生完成知識與素材的積累。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要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與基礎,運用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方式,在為學生構建閱讀情境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璐.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結合初探[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s,2016(12):124-137.
[2]石菊紅.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實踐探索[J].知識文庫s,2015(3):155-168.
作者簡介:
王旭,江蘇省高郵市,高郵市送橋鎮送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