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美術微課程是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融合形成的一種新型學習資源。基于微課程的基本特征,探究小學美術微課程開發的基本原則和基本開發工具?;谛W美術學習活動和學生認知水平,構建主題講授、示范創作和拓展延伸微課程開發策略。基于美術學習內容、媒材特點和表現形式,構建小學美術四大學習領域及單元主題微課程開發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微課程;資源;策略
近幾年,“互聯網+”教育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不斷發展,通過信息技術全面深度融合學科教學,改變以往學習資源和學習模式。同時鼓勵學校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及教育服務平臺,逐步探索網絡化教育新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微課程是針對學習活動中某一個知識點或某一個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教與學有機結合的學習資源,有別于傳統單一類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而成的新型學習資源。
一、小學美術微課程概述
1.小學美術微課程的內涵
微課程是以建構主義為指導,立足學生學習需求、學科特征、資源應用形式和評價反饋的變化,而處于不斷動態發展的片段化學習資源。小學美術微課程主要以教學視頻為呈現方式,圍繞美術主題講授、示范創作和拓展延伸等環節展開教與學的過程。小學美術微課程包括微設計、微視頻、微課件、微習題和微反思。
2.小學美術微課程開發現狀
微課程在中小學教學中開發比較廣泛,但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開發處于起步階段。小學美術微課程開發,參考并借鑒微課程在中小學教學中一般的開發模式,并結合小學美術的學科特征,構建小學美術微課程的一般開發模式和開發策略途徑。微課程與微課、微視頻三者都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微課程作為微課、微視頻升級版,在開發美術微課程開發過程中,可以借鑒微課、微視頻開發的一般策略和相關工具,進行美術視頻資源開發,并開發相配套的學習素材資源。
二、小學美術微課程開發的意義及設計原則
1.明確定位原則
在設計美術微課程時,要立足學生的學習特征、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結合小學美術學科領域特點和相關學習內容,設計符合學生認知和需求的微課程。
2.小模塊呈現原則
在設計美術微課程時,采用結構化、時間短、知識點單一聚焦的原則,結合美術學習內容設計一個或數個內容相關的小模塊學習資源,每次學習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通過系列化的學習資源實現完整知識模塊的構建。
3.簡潔實用原則
美術微課程內容呈現的界面要結合美術科學特征,以美觀、簡潔、實用為主的原則,突出相關學習關鍵內容,精選具有代表性圖片、解說文字精練準確、示范步驟清晰到位,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供清晰明確的學習內容。
三、小學美術微課程開發的策略
1.小學美術微課程制作方法和設備工具
美術微課程制作工具主要以錄屏軟件錄制、智能手機錄制和數碼攝像機錄制三種制作工具。錄屏軟件主要制作PPT、圖片、文字等文本類視頻資源,將靜態的文本資源轉化為動態的視頻資源。錄屏軟件具有簡單便捷的視頻后期編輯功能。智能手機錄制和數碼攝像機錄制的原理和方法基本相同,但數碼相機錄制的畫面和音頻效果要比智能手機錄制更加清晰、穩定、效果好。三種制作工具制作過程基本相同,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整體構思,準備素材資源
基于自主學習要求,整體設計構思學習思路、學習內容和錄制流程,搜集典型美術圖片資源,撰寫文本解說稿。文本解說稿結合學習內容來撰寫,要求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水平,文本內容運用美術專業術語闡述學習內容,文字表達精煉到位。
(2)精心拍攝,錄制視頻資源
依托錄屏軟件、攝像機和智能手機錄制拍攝功能,將圖片、文字、PPT、示范步驟等資源錄制成視頻資源。在錄制過程中需要注意三個方面。其一,攝像機和智能手機錄制過程中需要固定好位置,調整好拍攝角度。其二,音頻解說錄制過程中,出現口誤或雜音,可以稍停頓后,重新錄制,后期可以編輯調整。
(3)后期編輯,完善微課程
錄制完成的微課程視頻,可以運用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剪切和配音。在編輯過程中,主要對視頻時間長短、視頻畫面和音頻配音相一致、重點文字顯示和背景音樂設置等方面進行編輯,以及微課程視頻的分辨率和生成格式等方面做出統一格式要求。一般選擇1920×1080分辨率和MP4視頻格式。
2.小學美術微課程開發內容的多樣化
微課程是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學習內容,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結合美術學科教學和學習內容分類,小學美術微課程開發的內容分為主題講授、示范創作和拓展延伸三個方面。
(1)主題講授式
主題講授式微課程是針對美術課堂學習中的某一個知識進行講解。教師根據知識點的特點和邏輯特征,構建自主學習知識結構。根據美術知識點內容結構,主題講授式微課程分為單一式、并列式和綜合式三種主題講授微課程。
單一式主題講授微課程是對客觀美術對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內涵的整體概述,引導學生對客觀美術對象有一個整體的認知。在《蟲蟲蟲》微課程設計中,設計蟲的整體結構的認知微課程,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講述蟲有頭部(觸角、眼、口器)、胸部(足、翅)和腹部等基本結構組成。學生通過微課程學習,形成對蟲的基本特征的認知。
并列式主題講授微課程是對具體美術對象的特征、形狀、色彩、作用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個性解讀。這類微課程呈現的數量和形式上比較豐富,可供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和學習。在《鳥和家禽》微課程設計中,設計20多種學生常見的鳥和家禽的微課程資源,針對不同鳥類的特征、顏色和生活習性等方面進行個性化講述。這些學習資源內容都是并列呈現,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和學習鳥類微課程,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綜合式主題講授微課程是對具體美術對象的解讀時,將客觀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結構融入具體對象的個性解讀中,更加全面具體。在《青銅藝術》微課程設計中,結合教材中的青銅器作品,設計10種典型性的青銅器微課程,主要圍繞典型青銅器的不同造型特點、花紋內容和功能寓意等方面進行全面介紹。學生通過微課程資源掌握青銅器基本欣賞評述的方法和對一件青銅器進行全面的欣賞評述。
(2)示范創作式
示范創作式微課程是引導學生在美術練習創作過程中對相關表現手法和創作過程進行有針對性、啟發性和全面性的示范性指導,啟發學生的美術創作思維。示范創作式微課程主要有美術表現手法練習和創作步驟展示這兩個方面。
創作步驟展示微課程是演示整個美術創作的過程,包括創造思路、創作步驟和創作要領等方面,培養學生美術創作的整體意識。在《漸變的形》教師示范中,演示字變臉的過程。第一,確定好第一形“金”字和第二形“臉”的圖案。第二,字變臉是形狀的漸變,遵循漸變的基本規律是逐漸連續的變化,將字逐漸變成臉。每一次的變化過程中,變化的幅度不能太大,逐漸變化第一形的形狀向第二形轉變。第三,結合色彩的漸變,將黑色字體變成肉色臉部,豐富漸變的元素。
(3)拓展延伸式
拓展延伸式微課程主要以中外美術文化、藝術流派、美術家、美術作品、各種工藝制作以及美術表現手法等方面設計的學習資源。其目的是豐富學生的美術素養和美術文化底蘊,拓寬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喜愛之情和寄托自己對自然、生活的美好愿景。在美術微課程學習中,主要以三種方式呈現,課前預習類、課中學習類和課后拓展類。
3.小學美術微課程開發形式的系列化
(1)美術學習領域開發策略
微課程在小學美術學習領域開發中,結合不同學習領域的目標、內容和要求,設計美術微課程在各學習領域中開發的一般途徑和策略。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包括造型元素、表現形式和美術媒材等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意識和表現能力?!霸煨汀け憩F”領域微課程開發主要圍繞各種美術對象的基本認知、各種造型表現方法和各種媒材的表現效果等方面設計微課程。在《漂亮的房間》微課程設計中,圍繞對漂亮房間的介紹,引導學生對房間的布置有一個整體的認知。設計不同房間的布置、裝飾和色彩搭配的微課程,引導學生掌握房間布置裝飾的基本方法。設計平面繪畫、半立體手工裝飾和房間裝飾APP軟件三種不同媒材表現漂亮房間的微課程,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和學習,體驗房間裝飾布置的樂趣。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包括設計創意、工藝制作和材料特性等方面,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改善生活與環境的愿望?!霸O計·應用”微課程開發主要圍繞繼承與發展傳統和現代的設計理念、設計與制作方法和材料綜合運用等方面設計微課程。在《廣告與招貼畫》微課程設計中,設計運用生活中各種廣告與招貼畫圖案的介紹,引導學生了解廣告與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規律。設計純圖式、純文字式和圖文結合式廣告與招貼畫的微課程,引導學生掌握廣告與招貼畫設計的基本方法。設計運用平面繪畫、素材資源剪拼和海報APP軟件三種不同途徑設計廣告與招貼畫的示范微課程,引導學生體驗不同材料和媒介來設計廣告與招貼畫。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包括審美感受、審美理解和審美評述等方面,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的興趣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及欣賞評述能力,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尊重世界藝術文化多元化的認知。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包括探究性學習和綜合性活動這兩個方面,以培養學生整合融通各學科知識能力,提高學生探究性和綜合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探究過程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綜合·探索”微課程開發主要圍繞美術學習領域的融通、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和美術與生活的融通等方面設計微課程。圍繞上述三個方面,小學美術微課程是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融合的新型學習資源,是構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個性化學習載體。小學美術微課程開發具有“綜合·探索”領域的特征。
(2)美術單元主題開發策略
小學美術單元主題是圍繞某一個主題,開展形式不同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了解并表現主題內容,激發學生對主題內容的喜愛之情。美術微課程單元主題開發需要整合美術教材,立足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構建有層次梯度和前后內容連貫的內容體系,對學習內容前后的銜接、難易程度、文化歷史和情感體驗等方面進行統籌安排。在表現形式選擇上,結合學習內容選擇不同表現媒材、表現手段和制作工藝等方面進行美術實踐創作,促進學生最近發展區和美術表現能力的發展。
小學美術微課程資源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進行合理統籌安排和科學設計。在開發過程中,基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結合小學美術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開發多元化的小學美術微課程資源。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如何驗證其有效性和實用性,需要在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得以印證,并不斷完善小學美術微課程資源開發途徑和策略。
作者簡介:金立成,中小學一級,常州市骨干教師,就職于常州市武進區崔橋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