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的數學,對培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對今后學生思維意識的發展有著極大影響。但是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結合一定的數學學習技巧,經過反復的練習才能得到鍛煉。因此,本文就對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大家借鑒。
關鍵詞:數學思維能力;高中數學;教學;培養
目前,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最離不開的就是高素質人才,而培養人才就要從學生階段開始入手。對于學生而言,要想使其成為高素質人才,就必須對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強化,這是成為高素質人才的基本前提,只有數學過關,才能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信息化、數字化的需求,尤其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必須對其進行重視。另外,新課改以來,教育界也逐漸重視高中學生的數學教育,并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納入重點內容,這都表明高中時期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為此,下文便對其展開了探索和討論。
一、 高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
(一) 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這對提升我國文明形象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是保證社會安全、穩定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須要從學生階段進行培養和重視。但是要想保證學生能夠有著良好的素質水平,就必須要為其健全一顆有邏輯思維的心,讓其分清楚事情的主次順序,學會自己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這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非常關鍵的。由此可知,要想保證學生的素質教育,學校就必須要加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兩者之間有很大的關聯性。
(二) 滿足社會現實的需要
數學學科雖然不是語言學科,但也確實深刻的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對于高中數學的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千萬不要僅僅依靠課文內容來進行教學,這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一定的約束,容易使學生養成思維定式的習慣,對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 高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
(一) 加強新型教學方式的引入
在教學過程中,最忌諱的便是生搬硬套式的傳統教學,學生不僅學不到東西,而且也無法做到靈活運用,甚至對過于枯燥的課程產生厭煩和抵觸心理,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學方式也要與時俱進,時刻保證教學過程中能夠采用更為新穎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授課,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是數學能力提高和進步的關鍵時期,尋找一個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學生的數學學習尤其是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千萬不能停留在教師的授課范圍內,而是要自行進行探索和研究,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不會的難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能力,對其進行正確地分析,然后再去請教老師和同學,從而使自己的主動探索能力得到培養,這對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學生只有先學會自己動手,才會動腦筋去思考和探索,進而才會提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二) 加強學生對數學邏輯的觀察
通常情況下,高中數學中經常提到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指學生能夠按照一定的思維方式去正確地認識現實規律,對規律中出現的對象進行分析和了解,進而對其進行掌握,以滿足現實需要,比如對于某些抽象化的數學問題來說,學生必須要利用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來正確發現和認識數學難題中的規律,這種通過相關的推理和思考來使數學結果得以論證的方式便是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是,這種邏輯思維能力還對平時的生活和工作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表現的作用更為突出,如果有效地掌握這種邏輯思維方式,將會深刻地影響甚至改變學生未來的發展之路。
三、 高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 數學解題過程策略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的方法還是以教授解題思路為主,也就是在數學講課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優先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對于其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再對其思路進行說明。這種方式也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因為這種教學方式只是告訴了學生的這道數學問題的解決思路,但是卻沒有教會學生如何自主探索解題思路,這才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內容。目前,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這一內容,嚴重影響了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和發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這一點進行重視,注意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最大程度上去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就算出現學生討論都不能解決的難題,教師也不能隨隨便便就給出結果,而是對解題步驟分步進行指導,會采用舉例子的方式來對每一步驟進行講解,進而讓學生自己通過對比分析,去發現問題的解題方法,這種自己尋找答案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對提升高中學生的數學成績有著重要作用。另外,如果條件允許,學校還應該加強對教師的重視,對教師進行實時的培訓,讓教師學會更加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更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二) 數學教學方式策略
在培養高中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種種方法中,教學方式無疑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是保證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的關鍵,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大多還是依賴教師的授課。因此,教師一定要對高中數學教學方式進行充分重視,通常情況下,一些先進的教師都采用變式教學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這種教學方式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采用多角度、全方位解析式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遇到的數學問題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認識到數學問題,甚至能夠了解到數學的本質,這對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意義非凡。
(三) 數學審題過程策略
在數學問題解答之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對題目的閱讀,也就是審題環節,這是保證數學問題解決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學生在進行審題時,首先要對題目中所表述的已知條件進行初步了解,然后搞清楚題目所表達解題方向是什么,再通過已知條件推出一些簡單的未知性已知條件,這往往是解題的主要思路,也是解題關鍵,最后,在利用平時學到的數學公式找出題目想要表達的數學規律,通過一番推演計算,使問題得到解決。總之,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而高中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更是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就目前來看,很多高中學校在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都有所欠缺,不僅無法滿足現實社會的要求,還對學生成長和發展的不負責。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大對高中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鄭蘭英.數學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3):111-112.
[2]喬樂.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42):378-379.
作者簡介:
王愛紅,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郭城農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