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玲
摘 要: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初中教育也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全面開展信息技術課程,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當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缺乏針對性,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從微課的視角進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利用形式多樣的微課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介紹了微課的含義和特點,總結了當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現狀,進一步探討了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的策略。
關鍵詞:微課;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主流技術,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基本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處理能力已經成為每個學生必須具備的技能。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初中教育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僅要學習基礎的文化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正視當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現狀,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將微課與信息技術教學完美結合在一起,把教材內容微課化,滿足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微課的含義和特點
1.微課的含義
微課是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實施的一種新教學方法,微課主要是利用視頻作為載體,圍繞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展開教與學活動的整個過程。微課的教育理念是“重視引導,微處入手,快樂學習”,可見利用微課教學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碎片化的時間有效利用起來,通過微課的學習高效地接受知識,快速掌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2.微課的特點
微課主要有以下三個顯著的特點:第一,微課時間短,微課一般都是圍繞某一個教學重點或者難點內容展開的,時間比較短一般都在十分鐘以內,學生可以使用手機或者平板等多種移動設備隨時觀看,十分方便。第二,微課的教學內容少,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所以每次只針對一個問題進行講解,篇幅較小,主題明確,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第三,微課的信息技術特征比較明顯,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教師借助多媒體、網絡以及動畫等形式制作成教學內容,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課堂效率。
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現狀
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對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最優化的選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進行優化設計,制定既全面又操作性強的教學方案。但是,當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中還存在以下不足。
1.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信息技術是一門與網絡和電腦等電子設備密切相關的學科,初中生因為客觀環境不同,有的學生家里網絡和電腦等設備比較齊全,接觸信息技術早,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還有的學生則接觸較晚,對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缺乏了解。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所有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導致信息技術課堂兩極分化現象嚴重,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個體需求。
2.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大部分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授課,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比較緊密的課程,學生缺乏足夠的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動手操作的能力就不會得到提高。教師要利用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加深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
3.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講究實際操作的課程,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按照自己演示的順序和過程進行重復的操作和訓練,學生只會“跟著教師做”,一旦缺乏教師的引導,自己就束手無策。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的思想容易僵化,無法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創新和綜合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嘗試使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策略
教師要利用微課向學生傳遞信息技術的知識點,需要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確保不同能力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內容。教師還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信息知識的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進行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設計策略
教師在進行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時,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考慮教學目標的可行性,設定的教學目標要明確和具體,能夠對初中生信息技術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保證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開展。其次,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設計的教學目標的要有一定的梯度,保證不同基礎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習都能夠達到學習目標。最后,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基于微課的教學目標指引下,能夠利用微課提前預習要學習的信息知識,在課堂上就可以將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并及時解決,提高課堂效率。課后,學生還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拓展學習,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
2.教學內容設計策略
教師在進行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時要把握重點,將教學內容微課化。教師可以將原來的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設計,按照教學單元的方式進行分解,教師在分解知識點的過程中要注意各個單元之間的銜接,保證學生學習的連貫性。通過教學內容微課化的設計,學生就能夠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相關內容。
3.教學方法設計策略
教師在進行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法設計時,要依據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選取適當的教學方法。比如,對于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生不了解,教師就可以采取講授法的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的要點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認知。而對于那些需要通過實踐來完成的信息技術知識,教師就可以采用課后練習法或者演示法直接演示給學生看,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加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后作業,讓學生通過課后練習的方式熟練運用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教學媒體設計策略
教師在進行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法設計時,還要注意對微課呈現方式的設計。教師要精心制作微課視頻,通過視覺、聽覺等綜合效果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保證微課的質量,教師制作微課時要注意各種細節,比如每一個微課的視覺風格要盡量保持一致,包括其中的文字大小和樣式以及頁面色彩與排版等都需要保持一致。微課的聲音呈現也要保持一致性,這樣能夠為學生帶來良好的觀看體驗,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另外,教師在設計微課時還要注意交互設計,比如視頻播放中的各種控制功能,方便學生重復觀看,或者在觀看的過程中便于記學習筆記。
總之,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具有極大的優勢,教師要采取有效的策略進行教學設計,提高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蔣鏡華.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程的設計與運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3):156-158.
[2]董紅波,齊琪.微課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30(12):51-5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