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游戲幫助學生放松身心,在游戲中盡情地釋放自己的壓力,結合本身的生理優勢,在游戲中表現自我形成自信,高中體育游戲能夠全員參與,適合不同性格差異、興趣差異的學生,在體育游戲當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游戲思想,鼓勵學生摸索游戲的規律,進行能夠獨立的商定游戲的措施,找到游戲的竅門,感受趣味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關鍵詞:體育游戲;高中體育;教學;合理運用
一、 引言
高中階段學生雖然不重視體育活動,在體育中較為敷衍,態度不端正,體育教育的地位游離在主科周圍,學生對體育的重視度不高,但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們還是表現得較為積極,體育課程上學生相對較為輕松,教師應合理利用體育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更強烈的愉悅感,打消學生游戲中的疲累感,激發學生的體育潛能,游戲環節教師應指導學生全員參與,因材施教鼓勵學生,激發他們的動力,提高體育的教學效率。
二、 體育游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特點
(一) 思想性
高中時期學生都集中精力沖刺學習成績,對于體育的重視度不高,游戲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能夠讓學生在體育思想上,逐漸的端正態度和意識,體育參與較為積極主動,期間教師可讓學生自主的摸索體育游戲的規則要求,進而找到游戲的不同施展方法,在游戲比拼中獲得競爭的愉悅感,心理上的滿足感,對游戲充滿了期待,游戲后教師適當地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合作反思,有助于學生正視體育教學,積極展開互動。
(二) 競賽性
游戲有較強的競爭性,在游戲的比拼中教師可指導學生注意安全,注意自我的保護,進而發揮出自己本身的實力,團隊最大的能力等,在游戲競爭環節,充分的感受團隊的力量,原本學生的參與狀態較為敷衍,但在競爭模式下學生往往能夠拼盡全力不愿意拖團隊的后腿,游戲競爭環節學生的表現較為積極。
(三) 廣泛性
游戲形式有很多種,還能夠結合學生的游戲喜好等進行創編,隨意的調整游戲的環節與形式,讓學生更加喜歡游戲,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與適應性,每堂課的游戲環節都可以結合學生的要求去調整,能夠持續帶給學生新鮮感,在廣泛的游戲模式下,讓學生都參與其中,適用于各個學生,百搭體育的教學流程。
三、 體育游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一) 常規體育互動的變化游戲模式
體育的游戲應與教學要求結合起來,兩者之間相得益彰,如體育常規的教學跑步、跳高、跳遠等都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開展,在跑步環節教師布置游戲:“大灰狼與小紅帽”雖然這個故事對學生來說相對較為幼稚,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高中生都對于這種童話情境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他們樂于扮演不同的角色,男生大多喜歡扮演大灰狼,女生更加愿意扮演小紅帽,大灰狼負責追蹤獵物,小紅帽是獵物,一個小組中選出兩名男生或者體育跑步能力較強的女生來進行獵物追蹤,學生們圍繞操場的跑道站成半圈,分別拉開一定的距離,大灰狼在起點,要向前跑追前面的小紅帽,追到一個就拍對方的后背視為小紅帽被吃掉,被吃掉的小紅帽要原地不動,如果小組中有小紅帽逃脫了捕獵,也就是跑完了一圈都沒有被追到,就接著跑下一圈拍被吃掉的小紅帽后背復活,這樣輪番進行跑步比拼,小紅帽又轉了一圈反而拍到大灰狼的后背,小紅帽勝利,直到在一定的時間限制下,沒有分出勝負大灰狼沒有完全吃掉小紅帽也視為小紅帽勝利,大灰狼的人選就應該是在體育中表現較好的一些學生,這樣給整個小組壓力,在追逃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再感到跑步是疲累的,反而一圈圈的跑來跑去都十分愉悅,甚至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潛能。
(二) 競爭體育比拼的雙人游戲模式
游戲注重鍛煉學生的平衡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可建立競爭模式,讓學生雙人一組完成游戲,逐漸的演變成多人一組,協調學生的肢體能力。如選出十人,其余人做好準備,十人中每兩個人一組,背對背夾住一個排球,提前準備一些紙張折疊好的槍模型,或者利用手指動作模擬手槍,面對觀眾(剩余學生)的學生為正面,也就是兩個人的引導者,背面的學生要與正面學生動作一致,教師做指揮員,還可以讓從旁觀看的學生嘗試做指揮員,發出命令“立正”“稍息”“原地踏步”“向左(右后)轉”“齊步走”“跑步走”“蹲下”“起立”“朝正前方——刺殺!”兩個學生應按照命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期間如果排球落地或者動作不和諧等,均要淘汰,由等待的學生組成小組補充,這樣逐漸地提高口令的難度,加快口令的速度,游戲充滿樂趣。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中,教師應結合體育的應用特點,創設出更多新鮮的游戲內容,引導學生參與游戲,鍛煉身體發散思維,互相配合,通過游戲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強化學生的體育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向東.體育游戲法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以臺州中學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0(10).
[2]趙云飛.高中體育教學中游戲方法的合理運用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4(19).
[3]高嘉豪.淺談體育游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21).
作者簡介:
楊帆,吉林省白城市,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