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歡歡
摘 要:復習是對原有數學知識的歸納、總結和升華,有利于學生在查漏補缺的過程中增強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掌握能力。因而小學數學教師應更加注重運用合理的策略,開展小學數學方面的復習,從而更加平穩地實現學生由低年級數學學習向高年級數學學習的過渡。從現階段小學數學復習的現狀出發,針對性地提出對應的解決策以及分析過程,從而更好地提升小學數學復習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復習現狀;解決策略
復習是指學生將課本上的數學知識進行深層次地梳理、歸納和運用的過程。在進行小學數學的復習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將課堂教學、學生的認識以及教師的教學特點進行巧妙地融合,創設符合學生認知的復習策略,提高小學數學復習的質量。
一、小學數學的復習現狀
1.家長在學生復習過程中存在問題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小學生已經形成了固有的學習習慣,因而家長不會將過多的時間放在督促學生的學習中。加之,由于學生家長沒有足夠的時間以及相應的數學知識,從而使得有些家長會出現指導錯學生數學題的狀況。此外,學生家長與學校和教師的聯系較少,他們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太了解。學生出現學習方法的錯誤,家長不能及時指出,從而使學生復習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2.教師復習方法存在不合理性
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差異性,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學生由于受到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從而致使他們之間的思維方式存在差異。第二,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存在差異,因而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效果上也存在明顯的不同。而在實際的小學數學復習過程中,數學教師常常不注重開展差異化的教學,而是運用線性的方式,將新舊知識進行連接。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足之處在于小學數學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學習的差異性,從而影響了一部分學生,尤其是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復習效率。
二、小學數學復習策略
1.創設新型的數學復習方法
在數學的復習過程中,有些數學教師常常采用一個問題重復做多次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復習,而這種方式非但不會收到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還會讓學生形成學習的思維定式。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采用實踐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比如,在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內容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兩個3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并準備四個6厘米×3厘米的長方形,并讓學生制作長方體。在此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長方體的體積為多少?第二個,長方體的側面積為多少?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自己制作的長方體模型進行解釋,從而在提升學生觀察能力的基礎上,增強他們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提升數學復習質量。
2.開展階段性的復習
階段性總結是復習的主要特征,而這對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具體可以從以下三點著手:第一,把握數學復習過程中的重難點和易錯點。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找出本章內容的重難點,并在此基礎之上,回顧學生在學習本章內容時經常犯的錯誤,從而針對性地復習教學。第二,復習內容應具有較強的階段性。一章的內容不可能在短短的一節課中就能復習完。因而小學數學教師應做好充足的復習準備工作,對要復習的內容進行階段性地劃分,并及時預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有哪些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從而讓每節課的復習教學都有明確的層次性,進而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比如,在復習幾何圖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遵循先長方形,后三角形、梯形的策略,讓學生可以由淺入深地開展數學知識的復習學習。
3.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兩點開始執行:首先,密切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聯系。家長和教師可規定溝通的方式以及溝通的時間,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況,掌握他們的學習進度。與此同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家長督促學生的復習進度,并針對性地將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地反映,從而增強教師在復習教學中的針對性。其次,家長可以積極地運用網絡幫助學生復習。比如,家長可以充分運用網絡搜集相應的數學難題的答案,并引導學生運用網絡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問題。而通過家長與教師的培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針對性地學習數學知識,更能讓學生感受到家長和教師的關心,進而更加積極投入小學數學復習的過程中,提升整體的數學復習教學效果。
三、總結
小學數學復習教學的開展,不僅需要教師深入地研究教材,更需要教師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并創設具有實踐性和階段性的復習策略,從而讓學生在數學復習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學習的自信心,提升他們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與此同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地爭取家長的配合,實現教師、家長和學生之間聯動的配合,提升整體的小學數學復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韓區女.小學數學復習課有效性策略[J].人生十六七,2017(23).
[2]王會茹.小學數學復習 昨日知識的重現:談小學數學復習課的主要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7(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