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峰
摘 要:相對于普通學校來說,培智教育學校的體育在發展過程中面臨更多問題,也存在更多挑戰:要充分考慮其特殊的受教對象,避免用普通學校體育教學取代培智教學,教師秉承為學生服務的理念,用心、用情、用愛施教,只有將特殊的愛給這些特殊的學生,才能收獲真正的教學效果,也才能切實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他們建構健康的心理和品質。
關鍵詞:培智教育;體育;主體;素質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也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各個學校的體育教學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相對于普通學校來說,培智教育學校的體育在發展過程中面臨更多問題,也存在更多挑戰。作為特殊教育組成部分的培智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是著力引導智力缺陷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并能夠自食其力,適應社會。在培智體育教學中,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教給學生基本知識和技能,還要引導他們正確的思想認知,用科學的發展眼光去把握教材以及教育主體的具體個性特征,教師秉承為學生服務的理念,用心、用情、用愛施教,只有將特殊的愛給這些特殊的學生,才能收獲真正的教學效果,也才能切實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他們建構健康的心理和品質。
一、把脈問診精準施策——開對運動處方
培智教育的特殊受教對象,與普通學生相比,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存在很大差異,這是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差別。而具體到各個特殊學生來說,各自有著家庭背景、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等之間的差異,則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別,而且還存在個體之間的精準差異,如根據學生智力情況劃分重度、中度、輕度等。針對群體差異,培智教育開展培智體育教學必然不能用普通體育學校的一套教學方式方法,要因地制宜;針對個體差異,就要擬定具體詳細的教學計劃,要根據學生的智商程度,因人而異,開展體育教學,必須要遵循其特殊性,教師不僅要具有專業水平,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醫學等知識,切實對生情、學情把脈問診,做到精準施策,只有根據所掌握的各種詳細信息,教師才能開出對癥的運動處方,從而有效采取方式方法,結合具體內容開展教學。
二、尊重差異發展個性——培養基本技能
針對培智學生的特殊性,教師不僅要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還要不斷培養他們的體能素養。根據個性差異,教師要做到充分尊重:尊重這部分學生的心理訴求,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尊重他們的生存目標乃至發展方向。教師是培養他們體能的指導者,更是挖掘其個性、引導他們如何正確把握前進方向的引路人。受個人身體因素、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這部分學生較常人更為敏感,也更為自卑,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意識到自我發展的價值與意義,如,教學障礙跑,教師創設了一個游戲情境,將教學過程設計成“送信”游戲。“鋼絲網”就是跨欄架,“小河”就是別出心裁地用兩條繩子擺設而成,“地雷”是用實心球做的;在這樣的環境布設下,學生練習鉆、跨、繞等動作,直到最后將信送達“目的地”。在這個滲透技術動作的環境氛圍中,激活學生的感性認知,學生思維活躍,練習興趣高漲,學習效果增強。針對特殊教育下的培智體育教學,寓教于樂,學生玩中學,學中樂,教學任務以達到鍛煉身體為目的。在這樣的情境創設下,不僅增添了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還加強了對他們自信心的培養,學生體驗學習樂趣的同時也完成了教學目標,充分彰顯了主體地位,習得基本體育知識,基本技能得到培養和提高。
三、滲透思品健全人格,注重習慣養成教育——適應社會發展
培智學生的習慣養成和德育的塑造尤為重要,這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的關注點。學校教學中,將培養學生的習慣養成和德育滲透到各個學科之中,借以通過各個不同學科特色對學生的習慣養成和德育加以正確塑造。體育教學抓住教學環節,在恰當時機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和德育已經成為一大有效途徑,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將一些養成教育和德育內容融合其中,借助生動教學,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使其受到感染,繼而領悟深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如,通過創設競賽活動等,培養學生遵紀守法、合作交流、拼搏進取的優良品質。與此同時,特殊學生因為自身缺陷以及來自周圍環境的一些影響,存在敏感自卑、意志消沉、自暴自棄等不良心理,為幫助他們消除不良心理,體育教師需要借助教學、合作交流等方式進行恰當引導,讓培智學生學會分辨美與丑、是與非、榮與辱,從而引導他們向良好方面轉化。鼓勵學生投入到體育練習之中,通過多元評價,舉辦小組體育游戲以及親子融合體育競賽,幫助學生初步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理性看待成功與失敗,提高耐挫能力,培養他們“身殘志堅”的樂觀心態和堅強意志,同時培養這些學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從而形成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
總之,特殊教育下的培智體育教學要形成系統性,通過教學最大限度地補償學生自身缺陷,促其身心缺陷得到最大程度康復,形成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尊重學生差異的現實情況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提高健康水平和思想品質,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以及促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暴肖云.體育公平視角下如何看待特殊教育學生對體育的需求[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5).
[2]唐海.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育對學生人格發展影響的初步研究[D].湖北大學,201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