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明顯無法滿足教學需求,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新課改需求與學生實際,來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案來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從而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數學這一門課程本身就是一門十分復雜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感受到很多數學知識點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有序實施,所以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經常會感覺其難度較高,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十分的困難。在這種教學現狀下,教師教學活動要想有效實施下去,自然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借助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然后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邏輯思維培養上,這樣才能讓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和發展。為了能夠進一步保障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效果,筆者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著手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對策進行了研究。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小學數學十分注重素質教育,基于新課程背景需求來對教學課堂進行全方位的改變與創新,但是就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來分析的話,其依然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教學實用性不足
在新課改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經常會使用情境教學來展開教學,可是就實際應用效果來分析的話還是不夠理想,具體表現為教學實用性不足,在應用情境教學模式的時候華而不實,之所以會如此,其和教師對于情境教學模式理解不足有關。在這種現狀下,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與興趣無法得到激發,教學活動的實施依然還是無法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2.教學模式較為片面
在社會經濟不斷提升的環境下,很多小學在教學硬件設備方面的投入可謂是十分豐富且全面,像是多媒體技術的全方位布設、移動智能終端的使用等等,可是就其搭配的教學模式來分析的話,其教學模式從本質上來說還是沒有及時進行更改,依然還是新瓶裝舊酒,雖然使用了全新的教學設備,可是教學思路卻依然還是老思路。具體而言,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尚未得到有效尊重,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接受,整個課堂教學氛圍也十分壓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興趣也明顯較低,無法將數學教學活動有序且高質量地實施下去。
3.教學課堂氛圍較為凝重
數學課程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本身就更加具有邏輯性,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整個教學過程相對而言也較為嚴肅,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因為年齡問題身心各方面尚未成熟,對于事物只能進行籠統的感知,這個時候要想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一定要對課堂教學環境與內涵進行豐富。可是就目前來看,依然還是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傳統的教學思維理念,促使整個課堂教學氛圍枯燥且無趣,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根本無法提升,最終也就無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對策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要想得以提升,自然要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而為了能夠做好這一項工作,筆者對其進行了如下分析: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要想得到有效創新,其關鍵還在于教學方法能否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畢竟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不管是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其只有有效激發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樂意主動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而要想實現這一目的,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在數學教學起始階段為學生創設數學教學情境,這樣學生才能產生直觀的數學感受,主動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從而有效實現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圓”相關知識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來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呈現出摩天輪圖片,或者是摩天輪的運行視頻,讓小學生在直觀的視頻下集中注意力,同時讓其觀察摩天輪的特點與形狀,這樣就能以此有效引出圓形的概念,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課時教學內容,另外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與魅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
2.關注學生實際,激活學生主體能動性
教學包含的內容就是教與學,而其重點還是在于學生的學,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要想實現有效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學生實際,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實際需求、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借助于全新的教學手段來激活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主動探究與互動中更好地掌握數學相關知識,從而有效保障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數學教學方法創新這一目的。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長方形的面積”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先為學生出示相應的課題,然后讓小學生明確課堂學習任務,之后再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述長方形面積計算方式;而在練習鞏固階段,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測量長方形的長與寬,像是課桌面積、速本面積等,這樣學生數學參與積極性就能得到提升,同時還能在學生動手實踐操作過程中發展學生感知能力與思維能力,實現教學方法創新的同時還能有效激活學生主體能動性,讓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發展和提升。
3.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趣味教學課堂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堂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使用,教學方法的創新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提出了全新的客觀要求。在這種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效結合在一起來形成相輔相成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教學課堂之中的有效應用,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形象與直觀。為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抽象數學概念、公式以及定理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對學生進行空間模擬或者是動態演示,這樣就能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具體,同時還能幫助小學生構建出具象的認知,這樣學生就能在思考多媒體展示過程中更好地激活自身思維能力與探究品質,從而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探究問題。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統計”相關知識教學的時候,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示出柱狀圖、餅狀圖、折線圖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于語言來讓學生對圖表進行更加生動的描述與講解,這樣教師教學過程就能變得更加地直觀且生動,同時還能構建出較為有趣且生動的數學教學氛圍,在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掌握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