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我們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體育作為學生身體素質的學科,是強健學生體魄,塑造學生堅毅性格,提高學生綜合實力的重要途徑。在農村的環境下,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強,但是學習壓力的增加也使得身體素質急需提高,因此農村體育教師也應該不遺余力地為學生設計出高效的運動策略,從而讓學生的身心發展得到保障,從而“心無旁騖”地開展學習活動。
關鍵詞: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小組合作
在農村初中體育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為教師與學生帶來了新的課堂模式,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體育訓練積極性,實現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加強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也能夠減輕體育教師的教學壓力,促進體育教學的高效化。合作是學生的能力的表現,小組合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帶來了強有力的推動,以下是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所總結的教學經驗,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帶來具有參考價值的教學建議。
一、 組織討論,給予學生自主空間
在日常的農村體育課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體育教師總是不茍言笑地向學生介紹各種各樣的體育動作與技能,然后帶領學生開展集體訓練,而學生面對這樣的教學氛圍總是缺乏興致,心不在焉地舒展著自己的身軀,嚴重地影響了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為此體育教師可以轉變現狀,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在本節課的活躍度,比如教師在開展新內容時,首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并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在此過程中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在小組內挑選出一名學生作為代表發言。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參與熱情與激情得到釋放,同時也能夠營造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
例如,教師在講解“足球”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平常踢足球的時候用腳的哪個位置踢呢?”然后讓學生根據該問題開展討論,大家熱烈的探討聲此起彼伏,教師也在各個小組之間進行游走,從而觀察各個學生的表現。最后由小組代表進行發言,與教師通過討論“足球”的問題。當該環節結束之后,學生們掌握了踢足球的技巧,一般用腳的內腳背、外腳背踢球,不同的踢球位置會產生不同的踢球效果。由于學生親自參與到討論活動中,教師給予了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那么學生對該知識的印象也必定會加強,從而增強本節課的教學質量。
二、 引入競爭,激發學生合作潛能
初中生的身體處于快速發育階段,各個身體機能也得到了有效的舒展,為此體育教師應該趁此機遇,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身體爆發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育實力。在小組合作的教學過程中引入競爭因素,讓充滿好勝心的初中生在勝負之間挖掘自身的潛能,掃清勝利道路上的障礙,從而發揮出自己的體育極限。但是教師也要適當地設計競爭機制,以學生的身心安全與健康作為前提,彰顯出初中生的生命活力,既能夠激發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調意識。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長跑訓練時,根據學生的身體特征將其分為男生隊與女生隊,男生需要開展1000米的訓練,而女生則是800米,此時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訓練,特意引入了競爭機制,男女生隊用時最短的隊伍獲勝,并且獲勝隊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而失敗的隊伍則要接受20個蛙跳的懲罰。競爭、獎懲、性別等因素綜合在一起,足以讓學生的小宇宙得到爆發,從而激發出學生的無限潛能,同時也將合作任務分別落在每一位學生的肩膀上,讓學生明白個體與團隊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 科學評價,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當成績不再作為教師考核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那就說明教師開始真正地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農村的教育體系中對體育學科不夠重視,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都將重點放在文化課成績中,殊不知忽略了學生最基礎的身體素質發展,無形中為學生傳遞了不正確的發展理念。為此體育教師應該在課堂中采用科學評價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地面對體育學科,規范自身的體育技能與動作,從而塑造一個強健的體魄,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例如,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但是在最終考核中卻不如人意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地給予學生表揚,不要專注于成績的好壞。學生的發展在于教師的引導,而科學的評價為學生發展帶來了無形牽引力。
總而言之,在農村初中體育課堂中開展合作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既能夠充當管理者,同時也要承擔“顧問”的責任,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為學生的自主訓練與討論做出正確的指導與引導,最終才能夠發揮出小組合作教學的真正作用。作為新時期的體育教師,教師應該在新的課程環境下,尊重學生的自主發展權利,以學生為本,才能夠讓農村體育課堂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盧偉清.初中體育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18(30):30-31.
[2]李靜.淺談小組合作訓練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71.
作者簡介:包仕燕,廣東省河源市,河源市東源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