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笛
【摘 要】對關于全域旅游發展理論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性梳理與評述,從眾多的文獻中整理出三條研究主線。第一條主線是對全域旅游內涵的討論;第二條主線是對全域旅游發展到至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第三條主線是分析如何讓全域旅游更好的與各產業、各地區融合,以更好的發展。對以上三條主線的研究成果分別進行了綜述,力圖盡量呈現每條主線主要研究成果的思想觀點,并對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全域旅游 產業融合 實踐 評價指標
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及全域旅游。此次是國家層面首次專門針對全域旅游進行頂層設計,引起業界高度關注。在經濟發展中,旅游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域旅游作為旅游業的一種最新發展趨勢,擁有巨大的潛力與活力,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推進全域旅游,是旅游業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增長點和有效抓手(人民日報,2016)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為牽頭產業,集聚某一特定區域內的優勢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的資源,以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并通過旅游的健康發展實現該地區產業升級、有機融合,最終達到該地區協調發展的一種新型旅游概念。
一、全域旅游的內涵
關于全域旅游的內涵,眾多學者在不同階段進行了研究,一開始主要是對全域旅游的大概念進行闡釋。其中(厲新建,2013) 提出的“四觀八全”即資源觀、產業觀、產品觀、市場觀和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全社會、全部門、全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發展方向,比較早的引起討論,并進一步探知認為全域旅游發展的戰略是資源優、服務優化、平臺優化、管理優化和利益優化的需要,其發展重點是休閑化、網絡化、平臺化和二元化(厲新建,2016) ,而(張輝,2016) 則認為從全域旅游提出的社會背景和旅游背景來分析,全域旅游不應從“全”的角度來認識,而應該從“域”的角度來解釋,叫做“域的旅游完備”,也就是空間域、產業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備;很多學者認為旅游不獨屬于某一學科,而是涉及到多種學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概念表面,應該深入全域旅游實踐一線去調研,總結全域旅游的發展規律,提出適合某一地區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理論(李中,2017) ;后來,研究者們更多的是從某一角度對全域旅游進行探討分析,不再全面鋪開。全域旅游的旅游實現方式呈現出新的特點:旅游選擇自主化、旅游出行智慧化、旅游服務全員化、旅游過程人本化(黃細嘉,2016) ;(曲凱,2017) 認為大數據在全域旅游智慧營銷應用上的能夠發揮巨大作用,智慧旅游可以助力旅游信息化。
二、全域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由于全域旅游在我國尚屬涉及未深的領域,因此在理論分析和實踐中經常存在一些問題,對問題的總結逐漸走向實踐中出理論這一認知靠攏。社會科學通常運用文獻綜述的方法來厘清一個理論或一種觀點形成的時間邏輯關系,這種分析方法的一個重要缺陷是割裂了社會現象概念與實踐的歷史關系(張輝,2016),應從實踐的第一線中來總結,全域旅游在我國之所以能從學術概念走向實踐,與政府的行政推全域旅游也是進密不可分,但要想進一步發展,僅僅依靠政府行政是不夠的,這樣會使得全域旅游前景堪憂(厲新建,2016),雖然各國正在如火如潮的建設全域旅游,但是這一概念提出不久,實踐不足,從實踐總結出的理論還不完善,因此在地區建設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有成功、有失敗,一些領導和專家提出“四全(全景、全業、全時、全民)”,過度把注意力放在全上,而忽略了地理空間是差異化的,一些地方有景,一些地方無景,如果人工造景可能會入不敷出(劉家明,2016) 。我國多數鄉村旅游仍停留在景點觀光、農家樂等初級階段,缺乏全域旅游理念,導致營運主體數量少、產業融合度低、服務質量差、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強等問題,嚴重阻礙了鄉村全域旅游的發展(李甜,2018) ;(韓燕妮,2018)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陜西省農業旅游發展研究發現陜西省農業旅游發展存在著旅游新業態發展機制不健全、形式化與表面化、低端化與同質化、旅游產業創新乏力等問題;(周永博,2018) 認為嘗試以蘇州市吳江區作為旅游目的地研究案例,以游客調查數據為依據,將差距分析思路融入"重要性-績效"分析(IPA)方法,驗證旅游目的地供需錯配現象。
【參考文獻】
[1] 李金早. 全域旅游的價值和途徑[N]. 人民日報,2016-03-04(007).
[2] 厲新建,張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創新——以北京為例[J].人文地理,2013,28(03):130-134.
[3] 厲新建,馬蕾,陳麗嘉.全域旅游發展:邏輯與重點[J].旅游學刊,2016,31(09):22-24.
[4] 張輝,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學刊,2016,31(09):15-17.
[5] 李中,白長虹.實踐導向與理論創新[J].旅游學刊,2017,32(12):1-3.
[6] 黃細嘉,李涼.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路徑依賴[J].旅游學刊,2016,31(08):13-15.
[7] 曲凱.大數據在全域旅游智慧營銷應用上的探討[J].旅游學刊,2017,32(10):9-10.
[8] 劉家明.創建全域旅游的背景、誤區與抓手[J].旅游學刊,2016,31(12):7-9.
[9] 李甜.全產業鏈模式推動鄉村全域旅游發展路徑[J].農業經濟,2018(12):49-50.
[10] 韓燕妮.全域旅游背景下陜西省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8(02):67-69.
[11] 周永博,沈敏,吳建,魏向東.邁向優質旅游:全域旅游供需錯配及其治理——蘇州吳江案例研究[J].旅游學刊,2018,33(06):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