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珊珊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的追求也由原先的物質追求上升到精神境界的追求。音樂是陶冶個人情操,提升個人精神境界的工具。但音樂學習是一個復雜繁瑣的過程,其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音樂學習的關鍵。以初中音樂教學為例,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全面分析,希望能夠對音樂教學的發展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初中教學;音樂教學;創新能力;路徑研究
在初中教學中,音樂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對陶冶人們情操,提高個人修養有重要作用。和其他學科一樣,音樂學習除了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有一定要求外,還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創新能力是音樂工作進行的前提,對學生音樂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那么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策略進行了重點分析,希望能夠借此深化音樂教學的效果,促進我國音樂課程的發展。
一、初中音樂教育中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分析
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首先從根本上來說,創新能力對初中生音樂教育具有推動作用,創新能力能夠提升教學效率,還可以活躍初中生的藝術創造思維,提高初中生對音樂藝術、對美的追求;其次,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具有時代性,很符合當下教學發展的趨勢,在當下的初中音樂教育中,傳統的課堂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創新能力的教學就不同了,它通過音樂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來增強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音樂教學課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符合當下素質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追隨教育改革的重要表現,是全面貫徹現代化教育的基本措施。所以在當下的初中音樂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結果。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筆者根據自己從事音樂教學的多年經驗,對此提出了幾點可行性
方案。
(一)加強音樂情趣的培養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即首要任務就是要讓學生愛上音樂學習,也就是說務必要增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這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對音樂學習是比較抵觸的,一方面是自身對音樂的興趣不高,還有一點是來自父母、社會的壓力,不少學生認為音樂學習是“不務正業”,會耽誤傳統的文化課學習時間,這種觀點在農村初中教育中比較盛行,很多老師也是打著這一名號占用學生的音樂學習時間。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時,務必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從學生方面來說,轉變學生對音樂的不正確看法,讓學生明確音樂學習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從教師來說,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不占用學生音樂學習時間,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機會去接觸音樂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二)通過流行音樂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流行音樂是當下初中生最愛的音樂之一,就流行音樂本身而言,它具有很強的創新特點,這也是流行音樂能夠流行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流行音樂的熏陶來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可能會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元素的融入一方面能夠改善傳統音樂教學課堂的教學氛圍,為音樂課堂注入新的能量。另一方面,流行音樂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能夠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對初中生創新能力培養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進行流行音樂元素的融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流行音樂的合理選擇,應該選取具有積極意義的流行音樂元素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
(三)營造良好的校園音樂環境
校園是初中生生活的主要場所,筆者認為,在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從良好的校園音樂文化入手。只有學生生活在健康的環境中,才能對音樂形成正確的感知,然后才能在此基礎上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當然校園音樂文化建設并非學生或學校一方努力就可以的,需要學生和校方的共同努力。學生需要宣傳正確的音樂文化,積極配合學校方面的工作;校方可以通過校園音樂廣播、校園電臺的方式營造良好的校園音樂環境。只有在這種良好的校園音樂大環境中,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
創新能力作為音樂中一項必不可少的能力,對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義,但是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初中實際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創新能力的重視程度,合理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趣味,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珍珍.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黃河之聲,2019(3):100.
[2]張艷利.在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識譜能力的有效策略[J].黃河之聲,2019(3):112
[3]梁鶴,羅策.新課標理念下中學音樂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探究[J].黃河之聲,2019(1):85.
注:本文得到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學科帶頭人專項一般課題《基于信息化平臺指向文史學科融合的語文高效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組資助。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