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平
摘 要:除了籠統的知識結論之外,數學還包括很多世界上最單一的原始知識,這些知識都是數學基本概念的化身。因此,老師在上課時,要以原始的傳統知識為基礎,將其作為良好的數學運動的一部分,結合當前課堂上的核心素養內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為學生的基礎教育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模型思想;培養
傳統數學課程的教師只是一味地為學生提供教科書中的數學課程知識,學生獲得的數學知識雖然是非常有用的信息,但它只是書本表面的知識,它無法處理并解決很多的數學問題,因而學生無法掌握有用的方法。數學必修課程(2011年版)將數學基本水平能力劃分為以下的10個基本技能,包括數字感、識別符號、空間概念、幾何直覺、數據分析概念、計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事故、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中學數學教學活動旨在培養中學生的基本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這是一個非常系統化且十分復雜的項目。
一、教學準備策略
教師在數學教育活動的發展過程中,一般都是根據普通教科書的內容和形式來實施教學任務。因此,教材是該計劃內容的具體展示。根據傳統教科書的教學方法,學生基本上很難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技術以及基本的數學文化。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詳細研究教材的內容,有效地將教師和學生聯系起來,成為學生探索數學、研究現實的方法之一。思維模型的數學教科書清楚地表明,數學模型思想主要包含在術語和數學定律中。對于數學學習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很少自主學習并理解相關的概念,他們主要還是依靠老師的引導,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深入探究抽象的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數學思想、數學概念、數學規則、數學模型等。通過指導學生對課程內容和大綱思想的“下一步發展”進行深入的研究,由此提出了一個反映教育活動發展中教材內容的模型。學生可以根據學習過程,通過構建數學模型來獲取大量知識,從而加深對數學模型的理解和應用。
二、教學實施策略
1.創設情境,感受模型思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實施教學方案時,老師應該將學生看作教育框架中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他們才會積極開動腦筋,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去思考問題,并對數學學習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數學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抽象學科,要想學好這門學科,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學生學習數學時,他們很難理解其中包含的數學思想,這就需要老師積極引導,促使數學內容、數學方法多樣化,豐富化,以提高教學作用。本文作者發現情景模擬式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教師通過創設相似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使用生活情景融入數學教學活動中,有助于創建一個學生可以使用現有生活概念的環境。以數學知識和現有生活經驗為研究方向,探討數學思維的包含方式,自動構成了數學模型思想發展的基礎。善于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比如說老師在商場購物享受的折扣,比較商品價格,計算家里的水電費率等等。所有生活中的事情都包含了數學知識。因此,生活素材在教學中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學習活動。
2.學以致用,深化模型思想
為了充分提高學生教育水平,使其適應社會未來的發展需要,無論是政府還是學校,都有必要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鍛煉。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教會學生如何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開展數學學習活動時,老師理應基于基礎知識,來引導學生構建數學學習模型。加深學生對建模思想的理解,并達到了引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這門課程的目的。學生學會利用模型學習的方法,可以指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學生使用數學模型來解決下面的問題,這是一道關于“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題目,就是數學教學活動中常見的雞兔同籠的問題,這一問題通常是通過列二元一次方程組來求解。現有一些雞和一些小兔子關在同一個籠子里,共有35個頭,94只腳,一共有多少只雞?多少只兔子?根據從二元方程組得到的模型,ax+bx=c,dx+ey=f(a,b,c,d,e,f是常數,x,y是未知數)我們可以帶入數據得到x+y=35,2x+4y=94,這樣的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然后求解雞和兔的數量,結果是很自然得出來的,這說明模型思想可以有效地用于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因此,學校數學教學活動的發展不僅提供了與考試相關的教學內容,而且還加強了學生核心素養的鍛煉。例如,采用數學建模的教學方式,老師可以雙重挖掘教材的內容,向學生提供一些包括基礎知識、數學模型的數學方式,使用建模思路來解決實際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實現其應用,確保了學生對自身學習內容的總結和深入掌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建模思路并學會如何創建系統的建模框架,為學生獲得更好的數學技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霍小莉.基于核心素養中數學模型思想的初中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18.
[2]胡鵬.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模型思維的培養[J].中國教師,2018(S1):114.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