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文
摘 要:物理教學中應用實驗教學法,能有效激發學生群體的學習興趣,發散學生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完善實驗教學法,并將其巧妙地運用于物理教學中。從趣味物理、動手實踐及生活元素三個方面,淺談物理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法;教學效率
物理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自然學科。物理學客觀、嚴謹地研究事物運行的原理及規律,分析物理現象背后的本質。初中物理包含聲、光、熱、電、力五大教學模塊,而每個模塊的教學工作,均離不開對應的實驗主題和動手實踐內容。在物理教學工作中,應用實驗教學法,能有效引導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思考、推敲物理原理,歸納及總結知識要點,切實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具體教學活動中,應如何高效應用實驗教學法?
一、趣味物理
物理教學中,夯實學生的物理基礎自不待言,與此同時,也需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樂于思考、勤于動手、善于創新的良好學習品質。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言而喻,學生對物理課程擁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自然會在學習過程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學生熱愛物理,愿意接近物理,也就有了嘗一嘗、試一試的動力來源。為此,激發并持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物理教學的首要前提。實驗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應循其本,借助于初中物理豐富多彩的小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由此而點燃學生群體的學習熱情。初中物理課程設置了一定的實驗教學內容,但有些實驗不具有趣味性,或者是過于僵硬,因而導致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教師應在課程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課堂教學,并刪繁就簡而注重凸顯實驗現象的趣味性,以刺激學生群體的感官感受,強化教學印象。物理教學中的趣味性小實驗很多,而教師可結合教學主題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選取。比如說,在教學“熱學”相關知識點時,筆者在課堂導入階段,為學生演示了“紙盒燒水”的小實驗。隨著紙盒中的水溫不斷升高,學生流露出驚訝、疑惑的表情,好奇心驟起。筆者在觀察到學生的反應后,因勢利導地引入教學主題,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二、動手實踐
教學實踐中,有的學生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對物理知識死記硬背。在測試或解題的過程中,學生生搬硬套物理公式,而題目稍作變化后,學生往往茫然無措。此外,有的學生理論成績良好,但到了具體的實踐環節,其動手操作能力和表現不如人意。眾所周知,物理學習不能完全停留于理論層面,而應是理論與實踐并舉。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物理教學應注重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知其然的基礎上,更知其所以然。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不人云亦云,敢于質疑,求真務實。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教師為學生設置了實驗“模式”,學生按部就班,即可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物理實驗。這樣的實驗教學,學生很難在其中有所思,有所悟。筆者認為,在當前的物理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擴大實驗教學的自由性,讓學生能夠真正地走進實驗。每個學生均是不同的個體,興趣愛好不同,思維方式不同,行為習慣更加不同。擴大實驗教學自由性,對于同樣的實驗主題,學生才能在實驗過程中擁有真實的體會和收獲。有的學生以理論知識來進行實驗;有的學生則拋開理論知識,從實驗結果中反推物理原理;有的學生則對實驗的內容、步驟產生了探索欲望。強調自主、嘗試、研究的實驗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生活元素
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現象、物理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應注重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生活即教育。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衣食住行、言行舉止中,均會程度不一的映射到物理學科,或以物理原理解釋生活中出現的現象,或者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在教學“光的折射”相關知識時,筆者問學生:“同學們,在秋高氣爽的夜晚,我們看見天空中繁星點點,閃閃發光,而夜晚飛行的飛機也是一閃一閃地飛過。我們知道,飛機上帶有發光設備,而星星自身是光源或能反射光線,但為什么會給予我們閃動的視覺感受?”學生在聽完筆者的提問后,有的小聲嘀咕,有的托腮凝思。有學生反應很快,舉手回答到:“老師,星星和飛機是持續發光,光線不會閃動,而我們看見一閃一閃的星星,是因為光線在傳播過程中出現折射。”對于學生的回答,筆者給予了表揚。筆者向學生解釋,秋高氣爽,空氣密度不均勻。當光線穿過空氣,也即是在密度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出現折射現象。折射后有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有的沒有進入,從而給人閃動的感覺。聽完筆者的解釋,學生恍然大悟。緊接著,筆者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余時間設計制作“光的折射”的小實驗,學生興致昂揚,充滿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豐富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驗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從生活中觀察物理,發現物理,以切實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揚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6(2).
[2]許義林.探究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