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清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初中生物的教學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生物素養,提高他們的生物學習水平,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資源,堅持做到創設問題情境;突破學習的重難點;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這幾大關鍵方面,有效加強學生的初中生物學習興趣,為其未來的生物學習做好鋪墊。
關鍵詞:視頻資源;初中生物;教學應用
一、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選擇用視頻資源來創設一些有趣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發散思維,進行一些啟發式的探索。但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情境時要注意,所創設的問題情境必須和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利用這些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效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
例如,教師在講解《動物的行為》這一章的內容時,就可以根據課本內容準備一些與動物日常生活相關的小視頻,插入到生物課堂中來輔助學生學習知識。畢竟對于初中生來講很多生物知識都是抽象的,如果教師想讓學生單靠課本上的文字講解來理解知識點,其實是很難的,因此采用視頻的方式講解課文知識可以很好地簡化內容。如教師在講解有關鼩鼱的內容時就可以選擇有關鼩鼱的視頻插入其中,讓學生通過視頻就可以直接了解到鼩鼱的生活行為,并且生動的視頻還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接下來的學習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視頻給學生創設出一個問題情境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如在觀看視頻時教師可以問學生鼩鼱都有哪些動物行為?當學生接收到問題時就會帶著問題更加認真地觀看視頻,然后尋找答案,在視頻中尋找到的答案會比從書本上看到的文字更加生動具體,學生也會更加理解這些文字的含義,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知識點。通過這些有趣的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將學生更好地引入到生物課堂,帶領著學生探索生物的奧秘。
二、突破重難點
生物與其他的學科不同,它更需要學生對所學物體進行科學的觀察,也就是需要教師多展開一些實驗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與大自然進行親密的接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植物園、動物園等場所,觀察真實的動植物,使得學生有足夠的直觀經驗和個人閱歷,為學生之后的生物學習打好基礎。但是每個學校和地區的資源有限,很多生物實驗是難以展開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選擇借助視頻來代替實驗,幫助學生突破這些生物課本上的重難點。
例如,學生在學習開花與結果時,教師就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討論,了解有關授精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對于學生來講是抽象的,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植物受精的過程,在視頻中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植物精子隨著花粉管移動的方向,以及精子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的現象,從而更好地理解雙受精的含義,讓學生突破這些課本上的重難點。
三、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
其實視頻對于學生學習來講除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之外,還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與生物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之后的生物工作中更好地進行探究。對于第一次接觸生物的學生來講這些知識是抽象難懂的,他們很難直接理解和掌握。特別是那些與微觀生物體相關的知識,如果只靠教師的講解是很難完成教學目標的,時間久了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會越來越多,甚至還會造成學生的理解性障礙。但是如果教師可以科學地利用視頻資源就可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課堂上生動具體的視頻可以將抽象的內容生動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并且實現知識的拓展和創新,使得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深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認識。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將學生學習的微生物一步步放大,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這些肉眼無法看見的生物,了解它們的結構,而且視頻還可以很輕松地完成整個病毒入侵過程的動態模擬,讓學生更加生動地理解病毒入侵人體的詳細過程。在視頻中這些聲、形等各方面的結合,會在不知不覺之中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如教師在講解生物保護色以及擬態生態環境等知識點時,學生會學習到很多生物,他們會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來選擇自己的保護色。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與鼩鼱相關的視頻,放給學生看,學生在看視頻時很難發現鼩鼱,因為它們已經和白色的背景融為了一體,它們還會在雪融化之后調節自己的顏色。在春天它們就會選擇紅褐色的皮毛與土地融合起來,一旦進入冬天又會變成白色。在視頻中學生可以更加直接地看到這種變化,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在初中生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把視頻資源的應用結合到核心素養的課堂之中,提升教師的授課能力,也讓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所培養,使得初中生涯得到質的升華!
參考文獻:
[1]江巧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義務教育,2016(11):45.
[2]郭軍英.視頻資源應用下的生物課堂教學[J].中學生物教學,2016(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