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克寧
摘 要:這是一篇有關激勵后進生群體學習的真實案例分享,通過對一名典型后進生學習的跟蹤、激勵和培養,來喚醒這個后進群體的學習斗志,營造出“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給班級學習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激勵;喚醒;后進生;“小普”現象
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班級,筆者是物理教師。由于班級整體學習氛圍較淡,雖然已經盡量把課堂上得很生動,同學們也很有興趣。但后進生依然不配合練習和鞏固復習,導致班級整體平均分不高,常常略低于年級平均分。怎樣喚醒、激勵后進生學習,就成了我教學之外最重要的事情。
初二上學期期中之后,筆者單獨找了不少同學聊天,談學習。其中也有不少后進同學,在跟他們交流的時候,也常規性地對他們噓寒問暖,聽他們談感想,給他們一些建議。甚至,還主動跟他們的家長溝通,給家長一些建議。
半個學期過去后,跟孩子、家長的談話還一直在繼續,但“話療”的效果卻冰火兩重天,學習習慣較好的同學越來越優異,而后進生一點轉好的跡象都沒有。在期末的考試中,雖然進步的同學不少,但由于后進生乏力,使得班級整體成績進步幅度不顯著。
正在筆者懊惱半學期的心血打水漂時,小普同學(期中只考了11分)找了過來,表達想要學好物理的想法。聽完他的理由后,筆者心有所動,準備用真心來助力他學習。以此為契機,實施一個更宏偉的計劃——打造小普,喚醒一批“小普”。
小普的學習進程
一、定制方案前的準備工作
(一)小普學習現狀
小普是一個自從幼兒園畢業后,就沒再真正學習過的同學。在班上,大家都覺得自己比小普聰明,有時候還會捉弄他一番。在老師眼中,小普是平均分“殺手”,大家也都想盡各種辦法來幫助他,但后來大多都默認了無能為力的現實。小普家境相比其他同學不算好,對于他的學習,父母或多或少都處在放棄的邊緣。這種家長無奈、老師頭疼、孩子迷茫的狀態就是小普一直以來的現狀。
(二)分析歷次幫扶失敗的原因
老師們的建議常常無法落地;家長知識文化程度不高,與孩子溝通缺乏技巧,對教育也不太重視;對于后進生的幫扶,缺乏比較系統的學習規劃;后進生缺乏引導向上的氛圍或榜樣,抱團不學習的風氣較重。
(三)制定方案的前提假定
家長要大力支持,不作技術性的要求;小普物理基礎為零、學習習慣差、理解能力有限;小普在課堂上完全聽不懂;物理老師要實時跟蹤學習計劃,根據不同的學習進程調整計劃。
二、方案的定制與執行
(一)方案初期的大致內容
老師允許小普在物理課上發呆、走神,或做其他不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事情。但也鼓勵小普跟著大家一起學習;周末小普在家通過專業輔導或視頻課程從頭開始學習物理,并且輔導老師要把學習情況通過家長及時傳遞給學校物理老師;在學校,老師每天會根據小普的實際學習能力,鞏固學習的知識;課堂上,簡單的問題會時常讓小普起來回答,增強小普的學習成就感。
(二)方案執行的過程與情況
第1個月 課堂上:小普偶爾學習、常常發呆、從不練習(老師暫不處理);家里:認真學習、偶爾發呆,練習準確率50%。月考:43分(表揚,分析得失)。
第2個月 課堂上:小普偶爾學習、偶爾發呆、偶爾練習(表揚,引導學習);家里:認真學習、偶爾走神,練習準確率70%;月考:51分(表揚,剖析進步,激勵其他同學)。
第3個月 課堂上:小普偶爾學習、偶爾發呆、主動練習 (表揚,分析原因);家里:認真學習、偶爾提問,練習準確率70%;期中考:34分(選擇題涂錯了答題卡)、分析得失,號召學習。
三、小普的成效與班級的變化
“小普的學習”一時間成班里最受關注的事情之一,演化成了“小普”現象。第一個月,有看笑話的、有好奇的、有說風涼話的,唯一沒有的就是相信他、支持他、幫助他學習的同學。第二次月考后,有看笑話的同學也沒有了;期中考后,當老師批評小普太粗心時,小普的回答是:老師,以前我連粗心的機會都沒有,現在我終于可以粗心了,其實我是高興的。這下感動了包括老師在內的所有人。
其實,“小普”現象,在期中考之前就已經開始潛移默化地影響班級的整體學習氛圍(班上問問題的同學變多了,上課講小話的同學變少了),已經開始深深地“刺痛”后進生的神經。本學期(初二下)期中考后,當找出班級最低分同學答題卡,準備好好訓斥一番時,發現答題卡上“非選擇題”部分字跡滿滿,相比上次答題卡上的空白,雖然總共只得了3分,但答題態度很好。
跟這位同學聊天,證實了一個可喜的信息——“小普的進步,后進生都不服氣,也要學好來給小普瞧瞧”。這位同學,只是考前還沒來得及學習,雖然努力考試但分數不高。原來我們的后進生中也開始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這是班級崛起的前兆。
打造小普,喚醒一批“小普”。
到目前為止,“打造小普,喚醒一批‘小普”的計劃初見成效。通過期中考后的家長會,“小普”現象在家長圈里也引起熱議。會后,不少家長都主動私信老師,有的感慨的、有尋求進步方法的、有詢問細節的,等等。
漸漸地,小普成了后進同學們的榜樣和對手。最近的交流中,小普擔心道:“小馨也在努力學習,她聰明,她快超過我了。不行,我要更努力了!”
陸陸續續,已經有5、6個同學開始像小普一樣,有計劃地學習;班級學習氛圍越來越濃,相信在接下來的物理學習中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自信,成績也越來越好。更希望有一天,他們還能將物理的學習經驗推廣到其他學科中去,讓班級整體的學習成績上一個臺階。
激勵一個人,喚醒一個群體;給我一個切入點,一起撬動整個班級。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