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
摘 要: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對推進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意義重大。隨著《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財政部《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出臺,充分體現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的更高要求。不斷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保障政府履行職能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同時可以實現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資源配置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物質保障,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能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與完善,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單位資產管理不夠重視,制度不夠完善,產權管理不嚴格,國有資產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等。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資產管理意識,存在重視經濟效益,忽視國有資產管理的現象。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資產監管部門不能有效實施內部控制,沒有充分利用國有資產為社會單位服務。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由于資金來源渠道較多,出現大量資產閑置的現象,因缺乏有效監管,從而造成浪費。
2.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嚴格按照《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財政部《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訂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導致單位在進行國有資產管理時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雖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單位并沒有把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和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有機結合起來運作,如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隨意加大預算支出,購置辦公設備和專用設備等資產,沒有綜合考慮資產的整體配置。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嚴重脫節,財務管理制度與不健全的資產管理制度不能形成相互控制,導致財政資金支出無序增長。
3.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管理不善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1)國有資產出租、出借收入未全額及時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不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擅自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沒有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競價招租,出租、出借期限過長,有的甚至超過十年,出租、出借價格卻在租期內保持不變,導致未來可能降低國有資產的出租、出借收入。沒有按照“收支兩條線”管理,收取的出租、出借收入沒有按規定全額及時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形成賬外賬,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2)隨意處置固定資產。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不按照規定程序履行報批手續,處置固定資產時不公開,不聘請相關機構的會計師進行評估,隨意變賣擅自處置,對財政資金造成損失。
(3)對外投資決策失誤。部分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決策缺乏科學性、前瞻性,缺乏專業人士對對外投資項目進行綜合評估,投資決策隨意,投資收益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形成賬外賬或小金庫。
(4)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不能相互控制又相互配合。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控制和配合,購置的固定資產使用后未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造成單位成本核算不真實、不準確,損失的固定資產不能得到相應的補充。同時,由于科技的不斷進步,加快了各類設備的更新換代,單位已有設備的市場價值隨之降低,也造成了國有資產無形的流失。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實現信息化管理,仍在使用過去手工的操作方式來管理資產,由于任務繁重造成差錯率高,財務管理等監管部門因不能及時全面地掌握單位的資產狀況,造成無法進行預算資金的綜合規劃。
(5)購置資產存在盲目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及時清產核資,在使用的過程中沒有按規定程序進行管理和記錄,在購置資產時出現重復購置的問題,使單位國有資產大量閑置,形成浪費,從而導致國家財政資金變相損失。
4.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數的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專職的資產管理人員,往往是由單位財務人員兼職資產管理工作,出現財務人員又管資產又管賬的不相容崗位沒有相分離的現象。由于缺乏對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當資產的賬面價值發生增減變化或者具體的實物出現變更,資產管理人員不能及時準確地將實物與賬目進行對接,出現賬實不符的現象。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中“資產歸口管理并明確使用責任,定期對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對賬實不符的情況進行處理”這一規定得不到有效的落實。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人員不能熟練地掌握資產管理軟件,工作效率低,不能完全勝任資產管理工作。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的改進措施
1.充分認識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對國有資產實施有效的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應加強資產管理意識,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規定,對資產管理實施有效監管,加大對國有資產管理的設備投入,將信息化管理全覆蓋,形成全方位高效內部控制,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在單位內部對國有資產管理進行廣泛宣傳,使單位每一位職工了解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進而齊心協力,保證國有資產能得到科學合理利用,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建立并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財政部《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訂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預算管理制度、國有資產管理獎懲制度等,實行“國家所有,政府監管,單位占有使用”的管理體制,把單位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實物管理有機結合,互為牽制,環環相扣,充分實施內部控制。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應堅持控制總量、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公開透明的指導方針,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落到實處。
3.加強國有資產產權管理
(1)行政事業單位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應遵守相關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應根據財政部《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報主管部門審核批準,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競價招租,簽訂書面合同,合同期限不超過三年。實施“收支兩條線”運作模式,收入全額及時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2)嚴格履行國有資產處置報批手續。行政事業單位應嚴格履行國有資產處置報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處置國有資產。聘請專業的會計師評估待處置的國有資產后,采用公開拍賣及其他法定方式進行處置。
(3)對外投資應通過集體決策。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決策應遵守財政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請專門的機構或專業人士進行項目評估,通過單位領導集體決策后方能實施。投資收益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統一核算,統籌調配。
(4)采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將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有機結合。行政事業單位應采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將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有機結合、相互協作、互為牽制。財務人員根據市場變化和單位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及時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資產管理人員能夠迅速全面掌握資產變化情況,對資產進行實時監控,建立長效機制,財務人員和資產管理人員應定時對資產進行盤點,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5)加強單位國有資產的配置管理。行政事業單位應定時進行清產核資,加強單位國有資產的配置管理,建立科學、合規、合法的資產配置審批程序,綜合考量單位國有資產的實時狀況,本著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原則,避免出現重復購買形成資產閑置的情況。
4.加大對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并建立績效考評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資產管理人員素質直接決定國有資產管理的成效。單位應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同時安排信息化專業人士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現代信息技術的培訓,不斷提升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建立績效考評機制,充分調動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不斷促進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科學高效運作。
從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任重道遠。單位應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國有資產管理策略,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進行資產管理,全方位實施內部控制,對國有資產管理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控,使國有資產物盡其用,同時加強資產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資產管理水平。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逐步促進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更好地開展,為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科學高效運作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維文.基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 建材與裝飾, 2018(10).
2.周波.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財會學習,2018-3-14.
3.李東升,劉俊峰,董理玲.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有關問題的思考.中國財政,2015(14).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