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背景下, PBL教學模式由于其自身的優勢,已經逐漸走進了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擬從PBL教學模式面臨的挑戰出發,探究如何有效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PBL教學模式。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楊琳,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
PBL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一個利用問題情境創建教學的過程,這與傳統的教學形式有很大的差異。該模式的中心是學生,讓學生在科學、合理且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下,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思考討論,并探究解決相應的問題,學生的參與度十分高。相對而言,傳統的教學方法則是以教師為課堂的核心,注重教師在課堂上教學講解,只要完成教的任務便達到了教學目的,沒有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忽略了學生學習的效果。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只會機械地記憶,應付考試,在實際運用上就顯得力不從心。
1.PBL 教學模式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PBL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但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輔導者,其對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首先,老師應對PBL教學模式有較好的理解與把握,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問題情境。其次,教師在運用該教學模式時,要把握好教學的進度,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從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性格特征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然后,在開展課堂教學前,教師應花時間去思考提供什么樣合理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思考。問題的選擇既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又要難易程度合理,讓學生有話可說。最后,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和結果展示進行科學的評價分析,引導學生解決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對學生的結論給予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因此,PBL的教學模式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其執行難度較大,對任課教師來說是個很有挑戰性的任務。
2.現有的教學環境不利于 PBL教學模式的順利推行。當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普遍將大學英語知識點的學習放在重要位置,以培養學生的考試能力,因此更多的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來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雖然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會有平時成績這一方面的考核,但是教師對這方面的關注意識不夠,僅以最后的考試測評為主要標準。在這樣的情形下,推行PBL的阻力非常大,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順利完成課堂教學。因此,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教師從關注成績變為關注課堂是推行PBL教學模式的關鍵。
3.學生不能較快適應PBL教學模式。在PBL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學生。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直接關系到課堂的教學質量。但是,由于學生接受了長期的單一教學模式,進入大學后面對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師提出的研究型問題,他們不知道從哪個角度開始。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問題意識嚴重缺失,就會導致討論無法順利進行。另一個方面,學生之前接觸的都是個體自主學習的教學形式,一時之間他們很難適應同學之間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導致難以較好地相互協作,因此課堂討論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1.教師加快角色轉變。為了達到預期的PBL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育觀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師在進行PBL教學中,要對學生予以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的重要性,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從而讓他們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時,教師主要是起到啟發的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指導學生繼續進行,而不是直接參與到學生的探討中去。比如,在某一課堂中,教師提出了“How can we protect the environment?”的問題,讓學生以這個問題為出發點,讓學生自主去收集資料,制作海報,最后寫一個總結報告,在課堂上進行解釋說明。在布置這個任務的時候,教師應先通過介紹當前的一些環境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比如white pollution,desertification,global warming 等,之后再讓學生從中選擇一個方向去研究,查找資料,了解環境問題的根源,這樣學生便可以根據教師的引導去自主研究了。
2.合理設置問題。在PBL教學模式中,問題的選取非常重要,難易適度的問題既可以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又可以避免學生因為問題太難而無法突破,產生畏懼情緒。所以教師在設置問題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跟課程內容的要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合適的探究問題,由淺入深,從而引導學生學習。例如,教師曾在課堂中提到過“Should we offer seats to the old on the bus?”這一問題,讓學生正反兩個方面去討論,并以此展開一場英文辯論,讓學生練習英語口語。教師設計這樣的問題既與課程內容相關,又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辯論中能想到要說什么,從而達到鍛煉語言表達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學會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也能夠學會如何與同學相互協作,從而順利地完成辯論任務。
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批判思維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使用該教學模式,提升大學英語的教學水平。
[1]范英.PBL教學模式在《新視野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青年,2016(3):60-61.
[2]陽艷,鐘曉紅.大學英語PBL教學模式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