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英語教學改革背景下,針對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自然拼讀與閱讀方法中的應用展開探究,從具體應用方法、系統學習與掌握拼讀規則、在實踐活動中應用拼讀技能與知識、利用信息技術訓練學生聽力4個方面提出建議,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然拼讀+閱讀”;小學;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徐秋嬋,廣東省珠海市紅旗鎮三板小學。
在信息時代下計算機技術開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并且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重點問題。在這一背景下,英語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科視角,探討多媒體網絡技術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要作用以及應用方法,以此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開始在課堂上采用“自然拼讀+閱讀”的方法,以此為契機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改革,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掌握自然拼讀、閱讀技能,滿足教育改革要求。
小學英語課堂上自然拼讀法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拼讀學習英語單詞,打好英語基礎。在小學英語改革環境下,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用英語信息化技術,將自然拼讀法和閱讀充分結合,避免單詞拼讀環節產生閱讀障礙,從而影響后續英語教學。教師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拼讀技能應用到閱讀中,先解決單詞拼讀掃除閱讀障礙,然后進行閱讀。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英語的課外文章,期間便可以運用拼讀技巧,例如掌握字母以及字母組合讀音、劃分音節,拼讀單詞、聽音寫詞等,課堂上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拼讀視頻,當學生掌握了這些拼讀技巧之后便可以快速完成英語單詞拼讀,提高閱讀效率。此外,教師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運用拼讀方法,學生閱讀期間如果在單詞拼讀方面遇到問題,教師要及時指導一些有效的拼讀技能,掌握單詞的拼讀方法,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效率。
對于小學生而言,英語拼讀的最終目標必須要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尤其是在教學改革環境下,“拼讀法”教學需要運用到計算機。教師需要在課前制作PPT,其中需要引用一些英語拼讀的音頻,指導學生掌握拼讀規則,首先要做到“見詞能讀”,其次則要達到“聽音能寫”的效果。對于“聽音能寫”這一目標,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創建信息化教學氛圍,制定“動物園”主題,播放與該主題有關的視頻,可以在互聯網下載一些教學課件,讓學生聽音寫出相應的單詞,正確率高的學生給予獎勵。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教師的帶領下掌握拼讀規則。同時,利用信息技術也創建了趣味教學氛圍。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英語改革,為了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一般會將拼讀知識技能運用于“閱讀”當中,如此便可以達到“流利閱讀”的目的。在實踐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通過在線拼讀教學資源,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與視、聽、說、讀相結合,提高英語教學趣味性。
學校內部已經有充足的硬件設備,為了支持教學改革,專門建設信息化環境,例如校園網、校校通、班班通、多媒體教室等,這些硬件設備為英語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支持。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可以通過校園網搜索一些在線資源,選擇適合學生英語水平的英語文章,組織所有學生進行閱讀。期間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相應的視頻,幫助學生糾正發音。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運用已經掌握的拼讀技能,實現自然拼讀與閱讀的結合,利用信息技術也很好地提高了英語教學水平。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包括5個環節,即聽、說、讀、寫、練,“聽”是其中最為基礎的一個環節,是之后5個環節的重要前提,由此可以確定英語聽力訓練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利于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那么教師組織教學期間,必須要應用信息技術,在校園網中搜索聽力材料,課堂上組織學生“聆聽”,期間要反復聆聽內容。久而久之,學生會自動形成反射弧,形成拼讀的意識。那么課堂上,教師必須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在課堂上積極表現自己,不能畏懼口語表達,這對于英語拼讀與閱讀很有幫助。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聽力訓練,學生熟悉了語音、語調之后,會形成英語拼讀的語感,從而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在校園網上搜索聽力材料時,要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的內容,例如一些韻律兒歌,在課堂上反復播放之后,學生便可以對其進行模仿,從而確定正確發音方法。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自然拼讀+閱讀”教學中應用,一方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另一方面在多媒體幫助下,可以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掌握自然拼讀方法,提高英語水平。
[1]黃媛.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常態課堂的教學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9(05):47-52.
[2]華夢雅.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實踐研究[J].才智,2019(12):143.
[3]尹莉莉.多模態資源在小學自然拼讀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