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紅
摘 要: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為主要討論和分析對象,探討了合作學習對學生的意義。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和知識層面。教師應積極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互助合作小組,使學生能夠互相學習,互補弱點,真正實現自己的進步和發展,更好地感受語言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策略
引 言
古語云:獨學而無友,教師必須令學生了解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使其能夠通過合作學習來發展并提升自己,從而實現自自身學習的進步。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享受以前從未體驗過的學習樂趣,也能夠感受到與其他學生團隊學習的無限興趣,不僅可以提高學自我學習能力,還能夠令學生了解在學習當中應互相照顧并融入團體。
1.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1.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可能不適用于所有學生,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不失為一個黃金法則[1]。只有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提高,才能進一步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效提升。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內心經常想與同學保持聯系,通過相互合作學習雙方可以共同進步。尤為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當中,合作雙方都能更好地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同時,學生也會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若教師能夠正確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學生將能夠在學習之旅中看到越來越多的精彩內容,更好地將自身價值加以實現,從而使學生能夠改變與進步。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尚未能夠真正開展合作小組學習,仍然盲目地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阻礙學生學習的學習方法。事實上,這種先入為主的偏見非常不利于教學工作的發展。
1.2增長學生的認知范圍。古語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若學生不能結交較多博學多聞的同窗好友,只是將自己埋頭與學習當中中,則會逐漸對學生的學習動能逐漸扼殺,最終致使學生自身逐漸變得狹隘。教師應注意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其與有知識豐富且樂于好學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與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在于能夠更好地了解其他同學的思想特點與學習特點,以便能夠更好地填補自己的認知缺陷與學習上的不足。語文是一門較為重視日常知識積累的學科,因此,學識淵博的學生是每名學生的寶貴財富。 “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固然是有些夸張的,但其內在的合理性也不能被完全的否決,教師與學生也應酌情對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加以考慮。
1.3創新教師教學方法。古語云:“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師必須不斷改變現有的教學方法,以便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不斷變化的教學需求,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觀與教學意義,使學生能夠通過合作教學取得進步。同時,其還可以使教師最大程度的實現自身發展與進步。然而,在今天的語文教學工作當中,一個更加突出的問題便顯著的凸顯出來,這便是教師對教學方法的創新熱情不高,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大部分教師將知識傳授和考試技巧視為優先考慮對象,忽視了教學方法本身的更新,。由于教師對自己工作方法的創新尚不注重,致使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科學習時往往會感到更加困難[2]。
2.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更好的開展合作學習
2.1通過取長補短開展合作學習。有一則名為“房謀杜斷”的著名唐朝故事。故事發生于唐太宗時期,唐太宗手下擁有有兩位強有力的大臣,一位是尚書左仆射,方玄齡,另一位是尚書右仆射,杜如晦。二者其一擅長出謀劃策,但卻很難做出決定;而其二卻擅長對事物進行決斷,但卻不擅計策。因此,二者在對事物上進行分工處理,房玄齡負責出謀劃策,而杜如晦對謀策做出決斷。二人之間的密切合作也垂名青史。而在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將“房謀杜短”的思想應用于小學生的合作學習當中。例如,部分學生在學習當中更加傾向于思考與計劃,但不善于大膽說去自己的想法。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對自己充滿信心,但其性格卻有些過于毛躁,這對這一情況,教師須將這兩類學生在學習當中進行結合,使二者能夠相輔相成,如此便能夠達成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
2.2通過小組合作開展合作學習。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大規模的合作小組學習使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通常情況下,小組合作學是對某些較為復雜的問題加以解決,此問題的難度需要利用整個學習小組的力量進行攻克,同時,使用小組合作這一方式也能夠對復雜問題的解決節省時間。因為若講師以兩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便會容易分散更多的時間,同時,也會產生較多的分歧,從而促使教師無法感受到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力,因此,合作小組的建立是為了能夠完成更加重要與更復雜的學習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必須靈活掌握這小組合作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激活學生的創造意識與創新意識,使小學生能夠實現真正的發展和進步。
2.3舉例分析。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對李白《贈汪倫》這一名篇的學習過程當中,建議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以點帶面,使學生能夠對李白的創作特色與藝術風格能夠擁有更深層次的掌握。再次,本文建議每一名小組的成員對李白其他詩詞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最后進行匯總,隨后將《贈汪倫》這一首詩放在李白全部作品當中的一個適宜位置,同時對李白詩詞的創作特點進行總結與歸納。除此之外,小組之間可以使用各類多媒體設備為其他同學對李白的作品進行分析與介紹,從而為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
3.注意事項
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引導時,有必要注意適度性原則,并且,必須注意課堂上的紀律,同時,必須注意到以協作學習的名義混淆課程的學生。合作小組學習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在進行與學習相關的事宜,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雖然會存有濫竽充數的學生,但大部分學生都使在進行學習。通過合作學習的力量,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將自身的作用充分發揮,并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增加每一名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結 語
綜合上文所述,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了闡述,同時對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意義進行的分析,同時也對現階段小組合作學習當中應著重注意的問題加以探析。教師在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應使學生能夠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知識儲備有效提升,而不是將合作學習視為形式主義。
參考文獻
[1] 周燕芳.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華中師范大學.2013,3(11):411—412
[2] 李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8,(4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