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細廣
摘 要:目前,市場競爭加劇,賣方企業出于增加銷售業績、降低貨物積壓成本以及提高市場競爭力等目的,更多的使用信用賒銷的交易方式,導致企業應收賬款增加,企業風險增加,所以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問題不容忽視。本文以通過引用國內外文獻對應收賬款管理及應收賬款管理模式進行分析,提出完善對策。
關鍵詞:應收賬款 信用管理 賒銷
一、引言
目前,信用賒銷被廣泛使用,企業商品可以大量銷售,營業收入與利潤也大大增加,應收賬款的數額也明顯增長。一方面許多企業缺乏風險意識,為了擴大銷售增加市場占有率,人為的放寬信用額度,簽訂銷售合同,這便增加了應收賬款的回收難度;另一方面,有很多企業不重視自身的信用,故意拖欠賬款。長時間以來,巨額的應收賬款會使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甚至資金鏈中斷,企業不能正常運作,導致企業破產。所以,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特別重要。
二、應收賬款管理的原因
1內部控制制度有缺陷,信用機制不完善。萬旻(2015)在應收賬款管理問題探討中提出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應收賬款賬期長,凈額居高不下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加大企業的資金周占風險,他認為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成因中主要是競爭的惡性化,銷售制度,內部控制存在缺陷,通過案例分析,從加強企業信用管理、加強對經銷商銷售人員的管理、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務等方面提出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武元定(2016)經濟師中提出應收賬款管理中出現風險的原因是內部控制存在問題,企業管理層對應收賬款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重銷售輕貨款回籠的現象,沒有專人負責應收賬款的管理,提出應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嚴格的賒銷審批制度。
穆敏麗(2017)選取醫藥行業的博士倫公司為例,從公司本身角度分析應收賬款管理現狀,指出公司在信用管理、風險管理、職能管理存在問題,導致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增加,并提出建立獨立信用管理部門的對策。
2經濟環境欠佳,企業之間競爭加劇。馮俊萍(2017)從風險、供求、法律、市場體系等多方面分析應收賬款融資現狀,并針對國內相關業務的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看法,銀行等金融機構應帶頭構建良好的信用環境,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機會,同時相應的減少一些限制條件。
黃倩云(2017)在文章中以國內某知名鍋爐公司為例,指出企業存在應收賬款規模大,管理低效的問題,認為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行壓力大,競爭加劇。指出該公司在作出一系列改善措施后,公司應收賬款質量會有明顯提升。
林偉貞(2016)指出企業產生應收賬款風險的原因受外部環境和企業本身兩方面影響以及應收賬款風險的負面影響。最后分別說明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作用。
三、應收賬款管理模式
1基于“全流程”管理的模式。韓家平和蒲小雷(2016)結合歐美發達國家的研究基礎,提出了符合國內企業特點的“3+1”信用管理模式,現在這種管理模式成為多數大型企業的主要參考。該模式要求企業建立完善的客戶信息收集、應收賬款保護制度,還有到期債權的回收機制,另外還要求企業設置獨立的信用職能部門起統管協調作用。
謝旭(2016)針對應收賬款全流程控制提出“全程信用管理”的模式。利用該模式,對應收賬款所有環節分為前期、中期、后期都進行管理來保障對應收賬款的交易始末進行監管,間接實現降低信用風險的目的,這樣可以提高企業應收賬款回收效率。
2基于信用管理的管理模式。熊鈺峰、吳亮(2017)提出基于5Cs信用評估模板的應收賬款管理模式研究。企業在評估某一顧客是否達到信用標準時,依據“5C”信用分析法進行。所謂“5C是指品質(Character)、能力(Capacity)、資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條件(Conditions)。對于達到信用標準的才允許有應收賬款
鄭向民(2018)提出基于客戶信用管理的應收賬款管理模式研究。(1)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建立完整的客戶信息檔案,包含客戶營業執照信息、法人代表個人信息、業務人員信息、業務類型等商業信息。(2)制定客戶授信額度標準。(3)信用控制原則。(4)定期對客戶信用情況進行評價。(5)對客戶信用資料要嚴密保存。
四、應收賬款管理模式改進的具體措施
1事前控制。邱艷萍(2017)用理論闡述了企業信用管理部門的職責和重要性,信用部門應定期調整信用額度,對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產生源頭進行有效監管以降低企業應收賬款風險。
封麗(2017)提出,在應收賬款管理中,企業應當首先分析現行的信用標準及信用審批制度是否存在漏洞,然后對違約客戶的資信等級重新進行摸底調查,對企業的信用再認識。
2事中監督。關偉(2017)對應收賬款信用管理模式給了兩點要求:一是認識重視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制定健全的信用政策;二是認識日常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對整個交易流程有效把控。
國燕萍、郭黎(2017)以國內中小型企業為研究對象,指出應收賬款管理低效影響企業資金循環,使之發展受限。并提出幾點解決措施:一是選擇合理的貨款結算模式;二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三是利用應收企業賬款進行保留融資。最后文章還建議中小企業加強應收賬款日常管理工作。
3事后反饋。Rose(2017)認為在應收賬款回收工作中,企業應該保持與客戶的聯系,及時了解客戶的資金情況,以降低應收賬款延遲回收的風險。并且提出在應收賬款管理中應明確劃分企業銷售部門和財會部門在應收賬款管理中的職責。明確劃定銷售部門對應收賬款的安全和及時回籠負有直接責任。
五、文獻述評
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與信用額度管理模式密不可分,應收賬款作為市場經濟環境下信用賒銷的必然產物,理應受到重視。因此,本文提出基于信用額度管理的應收賬款管理模式。歸納上述文獻,國內外學者運用各種研究分析闡述了應收賬款管理的原因和所應用的模式,強調了企業都應該重視應收賬款信用額度管理模式關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控的重要性,并對一些管理模式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但在整體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還可以進行一定的補充。
在研究方法上,對應收賬款信用額度管理的研究上主要側重于實證分析,比如部分學者用實證分析方法分析企業是否應該進行應收賬款信用額度管理。該方法是根據企業過去和現在應收賬款狀態,分析公司進行應收賬款管理的作用,且多以行業研究為主,缺少個案研究。
在研究內容上,國內的學者通常是將國外成熟的研究理論成果套用在國內企業的實務中,以解決企業應收賬款問題,多是證明企業應收賬款質量好壞與企業運用某種應收賬款管理方法或模式的相關性,以大方向理論指導為主,而更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和相關影響研究較少,對于信用政策的評價方法只是籠統的把所有相關因素全放進去,沒有拿出深入的具體方法,這在企業實際運用中仍會產生一定的困擾。
參考文獻
[1] 萬旻.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問題探討[D].財會月刊,2015
[2] 武元定.淺談應收賬款的管理[J].經濟師.2016(01)
[3] 穆敏麗.應收賬款信用政策決策模型的改進[J].財會月刊,2017(17)
[4] 馮俊萍.應收賬款質押和保理融資的風險與風險控制探究[J].新經濟,2017(2):163.
[5] 黃倩云.現代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探討[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7(6):[6]林偉貞.淺談制造業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2)
[7] 韓家平,蒲小雷,企業信用管理典范[M].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