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丹玲
摘要:本文從基于新形勢下強化國企財務風險管控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建立完善的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制度、樹立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強化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工作、有效降低國有企業的負債壓力的有效措施,旨在國有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能夠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創新財務管控模式,逐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發展目標。
關鍵詞:新形勢;財務管理風險;財務風險管控制度;資金管理工作
目前,由于受到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政府逐漸加大了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力度,要想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國有企業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就要從優化內部結構入手,立足于實際情況,完善內部管控體系。尤其是針對于財務管控工作,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發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優化與調整,進而從根本上避免財務管理風險問題的發生,在提高國有企業管理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健康長遠發展。
一、基于新形勢下強化國企財務風險管控的重要性
(一)提高核心競爭力,壯大國有經濟
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國有經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發展的核心內容。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其他所有制經濟也得到了更多的發展機遇,面臨著更多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因此,基于新形勢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行業滲透到了國民經濟中。因此,國有企業務必要從強化自身的財務管理力度入手,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機制,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產管理成本,規范整個工作流程,進而提高核心競爭力,有效達到壯大國有經濟的發展目標。
(二)強化國有資產監督,保證資金安全性
首先,國有企業在出現管理不善的問題之后,不僅會影響實際的經濟效益,還會對人民的利益造成影響,進而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甚至會影響國家經濟體系。就目前實際情況分析,國有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面臨一定的問題。例如,不合規的經營活動等。尤其是在財務管理方面,資金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與優化就會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可知,強化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二、基于新形勢下強化國企財務風險管控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制度
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國有企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加強各項制度的建設十分重要,能夠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與進行,因此,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的財務制度建設與改革十分重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建立財務風險防控機制,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利用最先進的財務管理與風險防控理論,進一步滿足企業內部各部門發展需求,制定財務控制制度的總綱,將其作為強化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②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要結合各個部門的發展特殊性,逐步建立會計部門的控制機制與財務管控機制。在建立這種機制的過程中,主要以靈活性與適用性為基礎,在不違反基礎發展目標的基礎上,開展靈活性的發展活動。③要在國有企業內部建立自上而下的財務監督機制與審批制度,逐步通過嚴格的審批流程,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嚴格控制,利用這種方式將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發生概率降到最低。④針對于國有企業內部存在的責任主體不明的情況,相關財務管理人員要給予相應的重視,進一步加強財務監管工作與風險防御,解決國有企業發展主體不明確的問題。在內部建立責任制,將財務工作的基本任務進行合理劃分,使財務工作人員都能夠明確自身的基本工作職責,在風險問題發生時,能夠及時找到負責的人員,并作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根本上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⑤在國有企業內部針對于所有者權益及負債,要建立責任制,可以通過債務重組等方式,將國有企業的債務進行轉化,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為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樹立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在國有企業內部,樹立相應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十分重要,相關工作人員要進一步加強對于風險防范工作的認識,進而有效提升財務風險管理水平。通過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發展目標。①管理層要更加注重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開展,在明確風險防范原則的基礎上,將企業的發展目標作為基本導向,進一步對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充分的論證,保證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②規范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國有企業財務部門在進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要利用各項財務數據,對于國有企業的經營現狀進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現狀,轉變原有的財務管理方式,保證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高效性與及時性。③樹立風險預警體系,財務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在企業出現收支變化不正常走向的過程中,要用風險預警體系,將內部資金的使用效益發揮到最大化。在國有企業內部,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注重事前的風險評估、事中的延伸管理及事后的監督控制工作,針對于財務管理中的各個環節,及時發現風險問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的發生。
(三)強化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工作
國有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需要經歷錘煉,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明確資金管理的重要性,企業要更加關注資金管理工作。從實際的角度進行分析,各個部門都要強化資金監管工作,對于國有企業的每筆資金都進行核對,保證企業的各項資金都在控制的范圍內,定期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抽查,務必要保證賬實相符。另外,在企業內部要建立崗位不相容制度,務必要針對重點的會計崗位進行控制,不能由同一名員工進行兼任。其次,從長遠的發展角度進行分析,企業要制定戰略性的發展計劃,通過前期的預算管理,為企業儲備足量的發展資金。基于此,將國有企業多余的資金用于投資項目與板塊拓展中,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國有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雙重需求。另外,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對資金流向進行控制,保證在基本的經營范圍內,能夠對資金流進行嚴格的管控,避免資金周轉不開的現象發生。
(四)有效降低國有企業的負債壓力
首先,在國有企業內部,相關財務管理人員要采取主輔分離的方式,強化管理力度,這樣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還能夠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其次,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要將自身的實際工作情況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結合,對于輔業資源劃定明確的極限,進而制定合理、科學化的工作計劃。
另外,要進一步加大輔業活動的發展力度,利用合理的解決方式,幫助國有企業降低企業資產負債壓力,為國有企業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最后,財務工作人員要對于主輔分離的經濟補償工作進行嚴格的要求,從根本上避免糾紛問題的發生,還能夠保證企業主輔分離的準確性與合理性,進而將對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的發生概率,推動國有企業的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國有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的難題,基于新形勢背景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就要從加大對于財務風險防范的重視度做起,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財務風險進行管理。在實際的管控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從根本上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為國有企業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黃少凱.淺析國企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8 (20): 10.
[2]張新勇.新型金融環境下我國國企財務風險成因與防范措施[J].全國流通經濟,2018 (28): 42-43.
[3]鄭喜平.芻議新時期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J].全國流通經濟,2018 (26): 50-51.
[4]尹風輝.基于財務風險管理的國企內控體系構建[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 (17): 1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