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摘 要:作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核心與基礎環節,數學概念始終占據著數學教學的一席之地,然而在長期的數學實踐教學中,很多教師對概念教學并不重視,這不僅對概念教學本身產生了極大阻礙,長此以往也不利于小學數學本身的教學。聚焦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這一核心問題,深入分析當前概念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從思想層面、素材選擇和教學本身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為數學概念教學的溯本求源提供一個思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案例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體系中,概念教學始終是最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特別是在小學教學的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演能力較弱。因此加強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能夠為日后深入學習奠定基礎,也只有當學生深入掌握了數學的核心概念,才能夠真正知其所以然,最終實現知其然的目標。
一、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問題
雖然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概念教學一直是教學基礎與核心,但在教學實際中概念教學并不被重視,而在開展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也依然存在著眾多問題。首先,教師對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眾所周知,數學是一個較考驗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的學科,因此很多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會側重培養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而課堂時長總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數學概念就被一筆帶過,變成了“了解即可、會用就行”。其次,在開展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是先告訴同學們如何定義,再通過定義去舉例說明,所采取的例子也都是數字公式,演變為了計算題或圖形題,而小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卻相對較弱,這種做法會讓學生在未能深入了解某一個數學概念時,就先去應用,表面上看學生能知其然,實際上無法做到知其所以然與知其然同時具備。
二、概念教學的相關改進措施
(一)教師要重視概念教學
要改進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首先教師應當在思想上重視概念教學,在有限的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先為同學們厘清概念內涵,讓課堂上概念教學的時間多一些。概念的理解更需要老師的講授與幫助,而培養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更需要學生自己動手鍛煉,可以通過課上課下的時間進行彌補。如果學生能夠牢牢把握數學概念的核心內涵,學生解決問題時也能得心應手,在具體運用時會受益匪淺。教師除了要在思想上重視概念教學,更要在行動上體現概念教學,數學概念的理解可以說是數學學科學習中的靈魂,教研組應當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強調概念教學的方法與內容,形成群策群力,幫助每一位教師把握好概念教學的方法,在定好基調之后,教師通過具體實踐,才能夠真正把概念教學融入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之中,也能大大避免概念教學流于形式。
(二)概念教學中的素材選擇
在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過程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概念教學素材,將會對概念教學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教師選取的概念素材既貼近小學生認知興趣,又能夠恰當展現學科概念內涵,就能夠做到讓學生深入理解其中含義并真正得以運用。例如教師在講授“乘法分配律”這一章節內容時,本節內容因其具有一定邏輯性,直接理解乘法分配律概念較難,教師在這里應當恰當選擇概念教學的素材。教師可以先創設這樣的情景: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同學都要去領粉筆,其中三年級有6個班,四年級有4個班,每個班領取12盒粉筆,問三四年級一共要領多少盒粉筆?這種簡單的案例來源于教學生活,也是學生日常所能接觸的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同樣在具體學習某一概念的時候,教師切記直接為同學們展示公式或數字,如果老師直接給學生演示“12×4+12×6=12×(4+6)”,那么很多同學就只能夠知道這是乘法分配律的體現,而無法具體了解這個概念究竟是什么。
(三)授課時的融會貫通
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重授課方式,要把概念教學穿插其中,形成融會貫通的教學設計,通過前期的案例導入,同學們會在腦海中形成一種概念的輪廓,那么此時教師切忌急于歸納,盡量逐步引導同學如何自主建立數學概念,通過“引入+探索+總結”的方式,真正完善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同樣以前文的乘法分配律舉例,教師在案例引導之后,教師應該進一步引導同學去思考這個等式背后的含義,為什么要進行這樣計算?這種計算方法有沒有前提條件?教師還可以適當再列舉一些可以適用乘法分配律的式子,如“25×(40+8)=25×40+25×8”,讓學生去探尋其中的規律性內容。在學生自主探索之后,教師此時才應該進行歸納總結,為同學們講授乘法分配律是“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將積相加。”同時結合之前的案例素材,把乘法分配律的逆推變形等適當引入,真正幫助小學生理解這個數學概念。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數學概念的教學,更要選擇科學合適的方法來加強概念教學,只有當學生真的明白數學核心概念,才能夠通過知其所以然真正知其然。所以,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概念教學,并選擇合適的素材,通過恰到好處的授課方式真正為學生講懂講透數學概念,為日后數學的深入學習打下深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舉應.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析[J].東西南北(教育),2018(1).
[2]姜華.讓數學概念教學“動”起來[J].小學教學參考,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