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摘 要: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推進,英語教師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教學,逐漸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詞匯和語言解釋為主的教學。英語是一門語言,如何說好英語是教師應該關注的焦點。小學階段是奠定兒童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應加強小學生的口語教學,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簡要分析了現(xiàn)階段小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研究小學英語口語課堂的教學路徑,以期提高小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能力;教學
近年來,由于師生面臨著升學的巨大壓力,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課堂中,大多數(shù)小學英語教師都非常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學習,很少關注學生的口語能力,而忽視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一、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
英語是許多語言學科中的一種,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本質上,英語是一種交流工具,每個人都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把它應用于交際。然而,一些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不能有效地引導小學生參與英語口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沒有詞匯可以說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討論的話題過于空泛,不符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使他們不知道該說什么,口語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口語練習方法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壓抑,這將影響課堂口語教學的效率。一些教師不重視創(chuàng)造口語教學環(huán)境,學生缺乏良好的口語練習環(huán)境。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口語教學不感興趣,尤其是在公共課堂上。通常,成績好的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口語表達,而其他學生幾乎沒有機會說話。英語考試分數(shù)高、表現(xiàn)力低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不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
二、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忽視英語口語學習的重要性
英語學科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重視,但在現(xiàn)階段的英語測試中很少出現(xiàn)口語能力測試。學校通常用考試成績來評價個人,這使得教師和學生更加注重英語讀寫的訓練和練習,而忽視了聽說的學習。
2.學生個性差異原因
教育心理學家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了相關研究。不同性格的學生在課堂表現(xiàn)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心胸開闊的學生更了解如何表達自己,也更愿意參加英語口語活動。他們可以抓住更多的機會練習英語口語。有些學生性格內向,不擅長在公共場合表達自己。對于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他們也不敢大膽說英語,擔心被其他學生嘲笑和老師批評,因為他們在發(fā)言中的口吃和猶豫不決,還有許多語言錯誤,他們很難提升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
3.缺少良好的語言氛圍
俗話說,學好一門語言需要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作為背景。對于生活在中國的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他們缺乏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通常,只有教師在課堂上專門創(chuàng)造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才有機會更多地練習英語口語。
4.課堂氣氛壓抑
據(jù)了解,在一些英語課堂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不多,學生不愿意用英語表達自己,這與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和課堂氣氛密切相關。當他們遇到說英語的場合時,大多數(shù)學生會過于緊張,擔心會犯錯。通常由于緊張,表達不清楚,出現(xiàn)錯誤,甚至學生都不敢說英語。除此之外,學生擔心犯錯后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更不愿意在課堂上參與口頭表達活動。課堂氣氛壓抑,口語教學進展緩慢。
三、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從以上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學生缺乏練習英語的機會,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口語訓練情境,鼓勵小學生課后運用所學知識,善于用英語與他人交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愿意說英語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之前,英語教師應該首先了解學生的情況,并根據(jù)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來設計課程。如講英語故事、唱歌、看英語卡通等有趣的活動,它們不僅能讓所有學生參與,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口語學習,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鍛煉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在小學階段,我們應該做好啟蒙教學和教育,特別是讓學生覺得說英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興趣。
例如,一些英語教師將音樂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利用音樂本身的優(yōu)勢,使英語口語訓練非常藝術和有趣,從而鼓勵小學生對說英語有濃厚的興趣。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實現(xiàn)教育與娛樂的結合。如通過教小學生Let it go 這首英文歌,小學生可以邊唱邊練習英語表達。小學生天生活躍,老師應該根據(jù)他們的個性來組織歌曲,唱歌時,學生可以模仿老師的唱歌、唱歌和表演,在身體上和精神上獲得愉悅的感覺,讓學生敢于用英語大聲唱歌。應該注意的是,在選擇英文歌時,應該選擇旋律活潑的歌曲,比如I get up in the moring 等歌曲。同時,教師應該明確英語課不是音樂課,唱歌不是學習的目的,而是教師用來提高學生英語興趣和教學效率的輔助手段,應該注重讓學生練習發(fā)音,感受英語語感。
2.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開口說英語
教師應該能夠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學習地道的英語表達,并開展多種教學活動來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重要途徑。根據(jù)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英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趣的情景活動。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樣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學生可以在游戲中應用英語。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設置角色時應考慮是否與教材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以免脫離現(xiàn)實生活。例如講解Its ...Oclock句型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不停調整鐘表時針向學生提問What time is it ?根據(jù)學生對這個句型的回答,創(chuàng)造一個早中晚三個不同時間段的情景對話,由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隨后擴展出What would you like ? Id like some 等新句型。
3.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心理障礙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害羞,不愿說英語,錯過了許多鍛煉自己的機會。一些學生害怕犯錯誤,不愿意用英語表達自己。教師應該分析原因,積極鼓勵每個學生說英語。首先,老師不應該吝嗇表揚和鼓勵,而應該多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改變自己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應該鼓勵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老師應該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即使目前學生的成績有明顯的差異。對于發(fā)音困難的學生,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消除他們的思想障礙,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避免使用不恰當?shù)恼Z言或表達厭煩。對于因個性原因不敢說英語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競賽、游戲等互動形式給他們講英語的機會,并每次表揚或獎勵他們的進步,從而促進他們逐漸形成說英語的良好習慣。其次,教師應該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實踐證明,如果學生機械地閱讀和背誦,課堂氣氛會很低,學生會感到無聊,他們的英語口語能力也不會得到很好的訓練。英語教師應抓住學生的興趣和好奇特點,為學生提供多種教學方法,如加入小組討論、講故事、玩游戲等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有效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口語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樂于說英語。
4.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交際興趣
實踐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促使學生說標準英語。簡單枯燥的訓練方法不能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在設置練習時應注意多樣化和趣味性,如角色扮演、演講和口語模仿。角色扮演和閱讀是一種常見的方式,因為問答是小學英語口語內容的主要形式。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參與對話表演。如在有關天氣的課文中,專注于詢問天氣,引導學生分析世界各地的天氣狀況,從中可以引出 sunny,cloudy,cool,warm等與天氣相關的英語單詞。在實踐中,教師應該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發(fā)揮主導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愿意說,敢于說,直到他們能用英語正確交流。
5.運用多媒體技術建立對應的口語對話情景
多媒體技術融合了多種媒體功能,即電視的所有視聽功能和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的結合,產生了一種新的豐富多彩的圖文并茂、聲像同步的人機交互模式。創(chuàng)設的場景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的強烈欲望:能真實展示外國人的對話場景,使枯燥的課堂內容生動活潑。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新知識,還可以復習原有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培養(yǎng)了知識整合和靈活應用的能力。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最高水平的學習是享受它。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升學生口語能力。
四、重視課前活動的運用
1.課前活動的作用
課前活動是指上本節(jié)課內容之前的活動,可以根據(jù)內容進行調整。有時只需要3到5分鐘,有時可以延長到10分鐘。一些老師認為學生上課前發(fā)言是浪費時間,學生經常因為缺乏自信或應付這種情況而害怕表現(xiàn)出來。課前活動通常是無效的。筆者認為,有效性的關鍵在于教師組織方式和內容的創(chuàng)新。找到適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現(xiàn)狀的活動形式,使學生認識到并期待著課前活動,使學生興趣濃厚,甚至主動向老師詢問下一個話題。
2.學前活動的主要形式
為了使課前活動持久有效,活動應多樣化,內容豐富。只有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形式豐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然愿意參與,不能拘泥于形式。比如在課前讓學生大聲地朗讀,背誦課文,從學生開學的第一堂英語課開始,就開始向他們灌輸這種學習方法,日積月累堅持下去,他們一定會喜歡讀英語。應該注意的是,從一開始,老師就必須在課堂上快速、清晰、大聲地帶著學生閱讀單詞、短語、句子或短文,這樣學生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或者選擇一些著名的段落和片段,或者閱讀并背誦英語影視作品中的經典對話如內篇,然后請學生上臺演講,如《圣經》第一段、著名演講“ I have a dream”中的片段等。
課前活動是很有意義的,它的實施雖然僅僅是短短的三五分鐘,卻在過度課堂,引領高效課堂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能以學生為中心,圍繞一定的任務和目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課前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喜愛讀英語,樂于學英語,并為課堂的45分鐘學習奠定良好的情緒,提高學生口語水平,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五、總結
總之,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對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為他們創(chuàng)造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發(fā)揮教師的作用,引導學生敢于說英語,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平臺。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智娟.談小學英語中的朗讀教學如何開展[J].學周刊,2019(13).
[2]王凌燕.小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J].江西教育,2013(36).
[3]王春才.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淺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