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小學體育教師都對趣味化體育教學進行了探索。對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現實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趣味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策略
開展好小學體育教學,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對素質教育重視需求也越來越高,必須要開展好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活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
一、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現實意義
1.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由于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給孩子創造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一些家長為了使孩子能夠全面發展,在課外報了很多培訓班,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教育啟蒙時期,多種輔導班壓縮了孩子的課外活動時間,學生把很多精力都放到了書本知識學習上來,無形中給孩子制造了壓力,現在小學生普遍都配戴了近視鏡,這與經常不參加課外活動有著直接的關系,長時間的學習會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扼殺了孩子愛玩的天性,很多學生都出現了肥胖問題,最后不得去采取減肥措施,這樣既增加了家長的負擔,學生也會處于痛苦之中。
引導學生更多地參加體育活動,采用趣味化的體育教育方式,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參加到體育運動中來,通過體育方式來緩解學生的身心壓力,使其擺脫學習過程中煩惱,讓他們充分體會到體育課帶來的快樂,可以更好地放松心情,增強學生的體魄。所以,開展好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2.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當前,很多小學都注重文化知識方面的教學,沒有給體育教學足夠的重視,一些家長和老師都認為文化課程更為重要,需要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知識。但沒有意識到理論知識和體育有著很大的聯系,如果學生較長時間處于學習狀態,必然會感到疲憊,開展體育活動可以更好地放松身心,增強學生的體質,通過放松身心可以使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更加精力集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教學策略
1.開展趣味性游戲,營造愉快的體育氛圍
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還不健全,進行體育活動時經常表現出體力不支的問題,很多小學生并不是不喜歡體育運動,如果開展的體育活動強度太大,很多學生都無法承受,體育老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采用原來的體育教學方式,那種高強度的體育活動無法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很容易使學生自生厭惡體育的心理,所以,制定出趣味化的體育教學內容是十分必要的,為了使學生身心在體育課中能夠得到釋放,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在每堂體育課之前設計一個趣味性強的游戲。比如,在給小學四年級學生上體育課時,為了吸引學生更好地加入到體育活動中來,設計一種打野鴨游戲,把學生按照性別分成兩個活動小組,小組派出學生代表通過猜拳游戲決定哪組學生當來當野鴨,其要在猜拳獲勝的同學圍成的圈內自由走動,獲勝同學可以把軟球當作子彈擊打野鴨,內部的同學可以靈活躲閃,如果被打中就需要在開槍同學的后面作捕獲的獵物,可以每八分鐘為一局。為了提高圈內同學的靈活性,體育教師需要在旁邊進行指導,游戲完成后被擊中成為獵物的同學,需要進行跑步懲罰,這樣在提高了學生反應能力的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體能。
2.打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
開展好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需要給學生打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從而更好地調動起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因此需要保證校園的干凈整潔,保證操場環境適合體育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設體育活動場館,為學生配備體育設施,比如跳繩、足球等,學生可以通過踢足球、打籃球等多種體育活動,培養集體合作意識,體育老師還需要做好對體育用品的檢查工作,避免對學生造成傷害。在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下,體育教師可以設計多種趣味化的體育內容,體能活動是提高學生靈活性和體質的活動項目,體育教師可以在音樂韻律帶動下,帶著孩子做出各種體育動作,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舒展。也可以充分利好教學設施,讓學生自主編制游戲,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使其能夠充分享受游戲創作的樂趣,比如,在小學生掌握了短跑的技能之后,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與跑有關的游戲活動,很多學生對自己編制的游戲都會積極踴躍地參加,看到編制的游戲得到同學們的歡迎,學生也會體驗到創作的成就感。
3.采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
小學體育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年齡制定出靈活的體育教學內容,原來的體育教學模式靈活性和趣味性較差,很多學生都不愛參與到體育中來,沒有調動起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導致很多學生寧愿上文化課也不愛參加體育活動。所以,開展好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是必要趨勢,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參加到體育活動中來,充分享受體育給學生帶來的快樂,使他們熱愛體育課。體育教師應該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出差異化的體育教學內容,充分調動起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體育教師可以對體育活動進行適宜的改編,不能采用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比如,在投擲項目教學時,需要學生利用手臂和身體力量把物體投擲出去,學習時間久了,很多小學生都會感到手臂酸痛,出現體力不支的問題。體育教師可以用輕物替代重物讓其學習投擲動作要領。在進行立定跳遠教學時,體育教師可以把立定跳遠轉變為警察抓壞蛋的游戲,在不同距離放好壞蛋的卡片,看看學生誰能抓到更多,在學生加入到趣味化體育活動中,可以徹底擺脫學習壓力,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玩得很開心,智力也得到了發展。
4.通過趣味化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
開展趣味化體育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起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小學生具備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在同學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體育活動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合作。比如,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練習完成籃球在地面左右手運移和運球動作之后,把學生劃分成多個籃球小組,可以使學生進行籃球傳送和接球比賽,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需要進行很好的配合,能增進學生間的情感,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會到籃球運球的基本技能。再比如,體育教育可以設計驛站傳書游戲,讓學生排成一列,把每個學生作為一個驛站,授課教師把七位數以內的卡片交到最后學生的手中,該學生充分發揮思維能力,把該數字信息最終傳送給最前的同學,如果該同學確認收到的信息沒有錯誤,應該舉手示意并把數字信息寫到紙上。該游戲需要進行四輪,同學之間不能說話,不允許回頭,也不可以傳遞紙條,經過同學間的合作可以提升學生的智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也能充分意識到團隊所起到的作用。
5.充分挖掘生活中的體育教學資源
小學開展趣味化教學不但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還可以為人生打下基礎,因為小學是求學的開始階段,是通向未來道路的起跑線。開展趣味化體育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發展,從實際需要入手,既要教會學生體育技能,又需要使學生具備堅強的意志。比如,在傳授學生投擲技能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聯系實際生活,可以把飲料瓶等物品進行改造來制作投擲球,讓學生在制作投擲球時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開展趣味化教學關系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內容,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孫鳳.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策略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9(2):62-63.
[2]姜峰.新課程背景下體育課堂趣味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8(3):39.
[3]郭景瑞.試論小學體育課堂如何實現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