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軍衛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在新時期,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滿足了學生語文學習的需求,同時實現了學生語文學習上的不斷進步。從遞進循環式教學意義出發,詳細分析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應用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語文教學,語文的教學目標要達到更高的目標,教學也要更嚴謹。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放在首位,引導學生學會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要想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及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不可或缺,既能讓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又能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還能促進未來的學習。
一、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的意義
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是指一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通過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增強學生的共鳴[1]。教師在教學中,由一個知識點引出下面多個知識點,不斷地推動教師教學工作的發展。教師利用此種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與綜合學習能力,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點,并將教師講解的內容轉換成自己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充分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語文學科是培養學生素質的主要科目之一,學科涵蓋知識范圍廣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增強接受知識的能力,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因此,教師應積極應用此種教學模式,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在滲透知識點的過程中,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與理解語文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提升學生語文素質的目標,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二、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
1.在識字教學中運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識字的教學中,教師運用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不但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升華學生學習思維,更能讓學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文字基礎。對比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中通常利用認知、講解、運用的方法帶領學生學習生字,運用此類傳統教學方法不利于增強學生對生字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在學習時降低效率,喪失學習的興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利用遞進循環式模式,將生字的組詞、文本的背景介紹給學生,能夠激發學生感知能力,加強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產生學習動力[2]。例如,在學習《詠柳》時,教師可以介紹古詩的作者賀知章有哪些趣事,通過課本朗讀的方式使學生熟悉每一個漢字的發音,對于學生容易出錯的漢字加以糾錯,改正學生出現的問題,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感知生字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在閱讀教學中應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難發現很多學生閱讀學習效果不理想。閱讀內容是語文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學生在語文閱讀時,對其中的內容難以掌握與理解,不明白作者闡述的問題的含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只是留出一部分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生無法充分理解作者的思路,對于教師隨機地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學生找不到結果。為改變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在閱讀中應用遞進循環式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科學的指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使學生熟悉文章的思維,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大樹與小樹的對話》時,文章當中存在大量的擬人方法,教師可以將文章當中的語句提煉出來,指導學生感受寫作方法的應用,鼓勵學生對文章的擬人內容進行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3.在語文寫作中實施
小學語文寫作是教學的重點[3]。在小學時期,由于學生的詞語掌握能力以及句子積累數量有限,在寫作時通常會出現寫作難的特點,句子不通暢、詞語應用不準確將嚴重影響學生發揮寫作能力,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導致學生對語文寫作失去興趣。結合這些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利用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解決學生語文寫作中的問題,采用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在語文課堂上傳授學生寫作的技巧與方法時,可以教授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如讓其在課后多多閱讀名人的著作,或散文或詩歌,讓學生從中讀取美詞美句,及名家的寫作方法,這樣既能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又能開闊學生的寫作視野,還能積累更多的詞匯句子,便于更好地寫出美文。與此同時,語文教師應當和學生加強互動,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寫作氛圍,帶領并引導學生參與到寫作訓練中,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相對應的語文整體成績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用遞進循環式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打開新的學習視野,擴展學生的學習范圍,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應用遞進循環式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語文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實現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從而實現學生語文學習上的不斷進步,推動教學工作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實現我國教育工作的可持續進行。
參考文獻:
[1]吳立新.淺談“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59-60.
[2]張志彬.小學語文教學中“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15.
[3]周昔秀.小學語文教學中“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的實踐:以識讀、寫字及閱讀為例[J].學周刊,2016(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