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塑斐
摘 要:兒童詩以其內容淺顯易懂、想象力豐富、韻律感和趣味性等優勢,在訓練孩子的識字和寫字能力、閱讀與寫作能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小學低年級兒童詩的教學應有一個引導學生經歷識別、品味、感悟的欣賞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詩歌在眾多文學體裁中別具一格的表達形式,獨特的思維特性和極具張力的內心世界。然后通過朗讀、閱讀、背誦、仿寫等過程,進行低年級兒童詩的教學。
關鍵詞:低年級;兒童詩;欣賞;仿寫;教學實踐
筆者在過去兩年時間里任教小學一、二年級,為了提高兒童詩仿寫的教學效率,使兒童喜歡、欣賞、感悟兒童詩,體悟兒童詩的魅力,筆者引導孩子們每天早晨的晨讀前十分鐘讀詩,并開設每周一節的“讀詩課”。多次選取兒童詩進行公開課展示,通過鼓勵孩子讀詩、詩配畫、詩朗誦等活動,重點研究了兒童詩教學的導入、朗讀、理解、仿寫和背誦方法。
一、導入實踐
導入時爭取用最少的語言、最短的時間將兒童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兒童能夠快速地投入到學習任務中去。導入要講求科學、力求創新性。在低年級兒童詩教學中,筆者常用以下幾種形式。
(一)圖畫導入
低段教學中常用圖片或圖畫導入,教學時借助課本中的插圖、掛圖和多媒體圖片等,將內容和圖片相結合,引導孩子觀察和想象,這種導入法比較直觀,有助于兒童理解課文。比如《秋天到》這首兒童詩,正值秋天來的時候,秋天的景色和夏天有明顯的不同,教學時請孩子們觀察課本上的插圖,或者對比夏天和秋天的圖片,讓孩子們對秋天有個直觀的了解,有助于孩子們學習課文。
(二)歌曲導入
人教版小學語文低段教材中許多課文與音樂相聯系,或者課文本身就是歌詞,教學時課堂中就不可或缺的有音樂的參與,以期營造合理的課堂氛圍?!缎⌒〉拇贰缎⌒≈衽女嬛杏巍贰犊鞓返墓澣铡返雀柙~,輕松愉快,教學前,先播放相關歌曲,讓孩子們靜靜地聽、輕輕地唱,以此將孩子們引入情境。又如教學《小小的船》時:
播放歌曲《小小的船》,供學生欣賞,然后引發興趣:你喜歡這首曲子嗎?讓我們乘上小小船開啟一段奇妙之旅吧!板書課題《小小的船》。利用音樂導入新課,使孩子們更能進入學習狀態。
(三)情境導入
兒童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應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小學教材中的兒童詩,有的描繪了優美的景色,有的講述了動人的故事,還有的蘊含著道理。這一類兒童詩,通過描述精彩的畫面,進行聲情并茂的表達,以期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時,多媒體呈現美麗的水鄉風景圖,配樂《小小竹排江中游》,在緩緩的音樂聲中,教師描述:
“孩子們,今天我們要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地方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板書:小小竹排畫中游)
(四)故事導入
故事富有趣味性,能瞬間抓住兒童注意力和好奇心,借用故事的形式,將故事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選取與文本的中心思想、具體情節等相契合的故事,制定科學的導入線索,利用倒敘、插敘、順敘或者是設疑的形式,展開故事講解,也可以即興表演,從而激發兒童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對他們而言,對教材感興趣是使兒童投入學習的最好方法,幾乎沒有兒童不對聽故事感興趣,所以在授課前,繪聲繪色地引入一段小故事,很容易集中兒童的注意力,縮短師生心理距離。如果老師能抓住兒童好奇心強、愛聽故事的心理,則更容易將兒童帶入課堂情景之中。兒童詩中的童話詩、敘述詩都適合故事導入。學習《假如》時:
講述《神筆馬良》的故事,故事講完,轉到課題:“如果你有一盒像馬良神筆一樣的彩筆,你會做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
《假如》。”
二、朗讀實踐
朗讀是低年段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應當根據兒童各方面特點、學科內容、學習目標等,采用多樣化的措施引導兒童去朗讀兒童詩,要講求朗讀的有效性,而不能盲目地讀。
(一)重視范讀
在范讀的基礎上,讓兒童模仿入詩境。小學語文課堂的兒童詩教學有些小節是需要以讀代講的,教師的范讀不到位,會影響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無法深刻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教師要熟練掌握朗讀的計調,范讀前要提醒兒童不能單純地聽,而要邊聽邊想象,在聽的過程中理解整篇課文的內容。以一年級下冊《柳樹醒了》為例,“春雷跟柳樹說話了,/說著說著,/小柳樹呀,醒了。/春雨給柳樹洗澡了,/洗著洗著,/小柳枝喲,軟了。/春風給柳樹梳頭了,/梳著梳著,/小柳梢啊,綠了。/春燕跟柳樹捉迷藏了,/藏著藏著,/小柳絮呀,飛了。/柳樹跟孩子們玩耍了,/玩著玩著,/小朋友們,長高了……”此首兒童詩中,教師要結合內容,輕聲細語,讀出各種動作的狀態,讀出語氣詞的溫存,讀出春天的新氣象,帶領學生欣賞詩歌中的美麗景象。
(二)注意韻律
兒童詩讀起來特別好聽,這跟兒童詩重視押韻有關。整齊的韻腳就像是一件縫制精美的衣裳,令人一見傾心,從而百讀不厭。課堂上可以反復誦讀,品味因押韻帶來的聲音之美。如二年級上冊的《一株紫丁香》全詩押的是“iɑn”韻,字里行間充滿了天真爛漫的兒童氣息。學生不能輕易發覺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在讓學生反復誦讀之后,引導發現:先讓學生把每行的最后一個字圈出來,再連著讀讀,然后說說發現了什么?學生會發現,除了“伴”字的韻母是“ɑn”外,“前、倦、臉、甜”的韻母都是“iɑn”。教師告訴學生,大家發現的這種現象,在詩歌中就叫“押韻”,這是大部分兒童詩的特點,能讓詩句讀起來格外順溜、好聽。最后還可拓展朗讀幾首有押韻特點的兒童詩,借以強化學生對押韻現象的認識。
實踐證明,當學生對兒童詩的押韻現象有了初步的認識后,不但有助于讀好詩歌的節奏,而且還能增強熟記、背誦詩歌的能力。
三、理解實踐
閱讀教學時,為保障學生的理解,教師要提前做好功課,精心設計教案。課堂教學中要有親和力,解放學生,勇于實踐,還要妙用獎勵,促使兒童努力向前,從而獲取學習預期的滿足。
《秋葉飄飄》中詩人把秋葉比作學生喜愛的“蝴蝶”“小鳥”,又用“舞”字描繪出秋葉飄落時的動態之美,還說秋葉是“秋姑娘發來的電報”在傳遞信息,使原本極為常見的事物變成了富有生命氣息的形象,有利于學生理解。
比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播放冬眠的知識,引導學生觀察直觀的畫面,幫助孩子突破重難點,順時引導孩子說說這些小動物的腳印像什么?通過多媒體呈現腳印與圖畫的對比圖,輕松解決難點。部分教學設計如下:
(一)指導讀第1句
學生自由讀。教師指導讀。語言描述創設情境。當你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打開窗簾一看,啊?下雪了,鵝毛般的大雪悄悄地下了一夜,樓房變白了,樹木變白了,草地、馬路也變白了,好大的雪啊。
(二)練習朗讀第2~4句
(過渡)看到這么大、這么厚的雪,你現在最想干什么?語言創設情境:是啊,小朋友在雪地里玩得多高興啊,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你追我趕,小腳丫在厚厚的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留下一串又一串腳印,聽他們笑得多開心吶。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看到小朋友們笑得這樣高興,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瞧,它們來了。(課件演示小動物們在大雪中歡快地跑來)
思考:雪地上來的都有誰?文章中說它們小畫家,它們畫的是什么呢?請在課文中找出來多讀幾遍。
四、仿寫實踐
(一)生活經驗仿寫
如《風》,全文三小節,但是每小節遵循一個規律:“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了?!眱和鶕綍r經驗的觀察,加上自己的觀察和理解,很容易完成仿寫,比如,“紅領巾飄起的時候”“沙子飛進眼睛的時候”“風箏飛上天的時候”,都是有風的標志,結合自己的想象力,風可以“游戲”、可以“跳舞”、可以“幫忙”,還可以“跑”,只要結合合理,都不失為好的仿寫。
(二)詞語仿寫
另外要先說后寫,說寫并重,尤其是低段的兒童,說顯得尤為重要。例如仿寫重點詞,《我家住在大海邊》,關鍵詞是“住在”,教師引導,“你還知道誰住在那里?”學生就可以按照“住在。”練習說話。
(三)發散性思維仿寫
在執教一年級上冊《比尾巴》一課的仿寫實踐中,筆者這樣設計:這首《比尾巴》的兒歌可真有趣,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做得很好。但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幾種動物朋友(出示:小馬、兔子、大象、小貓、猴子、小狗的圖片),它們看到這些小動物比尾巴比得這么起勁也想來比比,不過,它們比的不是尾巴而是耳朵。也為它們編首兒歌吧!
師生合編兒歌:
《比耳朵》
誰的耳朵長?/誰的耳朵短?/誰的耳朵遮住臉?/兔子的耳朵長,/馬兒的耳朵短,/大象的耳朵遮住臉。/誰的耳朵尖?/誰的耳朵圓?/誰的耳朵聽得遠?/小貓的耳朵尖,/猴子的耳朵圓,/小狗的耳朵聽得遠。
學生仿寫后,要給予及時的反饋與指導,要賞識學生,教師給出的每一句評價,孩子們都是非常在意的。一句贊揚或鼓勵,都會給孩子們信心。所以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求全責備,要尊重、理解、鼓勵孩子,鼓勵孩子求真,讓學生在賞識中完成仿寫訓練,讓孩子有成就感。孩子們完成仿寫后,鼓勵孩子大膽交流,或大聲朗讀,或小組合作交流,把自己的作品說給別人聽,取長補短。
對優秀的或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師可進行全班展示,讓孩子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足夠的信心應對習作。
兒童詩是低年級小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低段教學提供了好的語言學習的范本,使孩子們在讀詩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兒童詩由于語言優美、音韻和諧、節奏鮮明、富有情趣等特點,被孩子們所樂意接受,所以兒童詩的教學是有研究價值和意義的。本文結合教學案例與學生作品,粗淺地記錄了小學低年級兒童詩欣賞與仿寫的教學實踐,希望提供一些兒童詩教學中的思考。因個人能力有限,本文有許多不足,例如,對本校師生日常生活中是否了解兒童詩等情況,沒有做問卷調查;兒童詩教學設計的總結不全面,片面地分析問題;文學和教學理論的理解不是十分到位,反映問題不深刻等問題。因而我要不斷吸取教訓,認真學習嚴謹的研究方法,不斷追求完善。
參考文獻:
[1]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浦漫汀.兒童文學教程[M].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
[3]陳君玲.小學語文兒童詩歌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7).
[4]梁峰.淺析從兒童詩歌入手加強作文教學的指導[J].遼寧教育,2003(5).
[5]梅媛.現行小學語文教科書之兒童詩選文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