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泰
摘 要:和普通學校的學生相比,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由于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因此在與人溝通的時候往往會遇到更多的困難,而這也意味著特殊教育學校的班主任相對于普通學校的班主任來說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針對現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的解決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家校互動;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工作;思考
特殊教育作為社會公共服務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也是對社會的現代化程度、文明程度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衡量標準。近幾年,我國政府也加大了對特殊教育學校的資金投入力度,我國的特殊教育發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特殊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就針對現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的解決策略進行必要的研究。
一、現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工作存在的問題
1.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不夠深入
家校合作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學生成長、班主任的教育觀念、家長之間的互動等,而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家長和班主任之間的溝通。高質量的家校合作,對于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對于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健康體魄的形成、學習成績的提高、興趣愛好的培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特殊教育學校的班主任來說,能夠和本班的學生和學生家長之間建立密切的聯系非常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要實現這樣的班級管理目標,班主任就必須要有更高的專業水平和更深厚的專業素養。但是現階段,很多特殊教育學校開展的家校合作活動還只限于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很多家長都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方面的責任,將孩子送到學校,自己就不需要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承擔責任,其實這樣的觀念本身就是錯誤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對孩子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一個班級的學生每天面對同樣的教師,道德素養和學習能力卻存在差異的原因。而現階段,特殊教育學校開展的家校合作活動涉及的范圍還比較狹窄,家長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班主任不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這樣的情況依然存在,而這些都是家校合作不夠深入的外在表現,這也會對家校合作的質量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2.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交流途徑比較單一
對于我國大多數特殊教育學校來說,要想更好地實現家校互動,就必須不斷創新家校互動的形式,班主任要積極地通過更多的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例如: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常用的定期召開家長會、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電話和家長溝通,班主任根據學校的要求定期到學生家里家訪、邀請專家到學校為家長開設家庭教育講座等都是很好的家校溝通途徑,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變得越來越便利,班主任與學生家長溝通也可以積極地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包括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家校通、德育論壇等,通過QQ、微信和電話的方式與家長加強溝通互動,通過各類網絡論壇等平臺和家長深入交流探討。按照常理來說,信息技術的發展應該使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更加頻繁,但是現實中的情況卻并非如此。家長和班主任之間采取的依然是傳統的溝通方式,也就是在每學期的期初、期中、期末,班主任統一召開家長會,針對學生的表現情況和家長進行溝通,或是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班主任通過電話的方式和家長聯系,導致很多家長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都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進而嚴重影響了家校合作的效能。除此之外,在傳統的家校溝通模式下,很多家長會自動地將與班主任的溝通當成是班主任對自己孩子的投訴以及對家長的批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一些家長在與班主任溝通的問題上存在抵觸心理。
3.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缺乏雙向交流的意識
家校合作應該是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雙向交流,尤其是對于特殊教育學校來說,由于班主任面對的都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缺陷的孩子,單純依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任務的。只有實現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雙向交流,才能在家校之間互相支持、共同促進的良好關系中讓孩子能順利地健康成長。在班主任和家長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雙方之間應該是平等的關系,也就是我國常說的合作伙伴的關系。但是現實中的情況卻是,班主任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多數情況下都是班主任在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而家長在洗耳恭聽,在班主任評價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很少發表自己的意見。多數情況下都是班主任說什么,家長聽什么,其實這樣的交流就是不平等的交流,久而久之,非但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還會使家長進一步拒絕與班主任溝通,進而嚴重影響家校合作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二、家校互動理念下,提升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工作質量的策略
1.積極地鼓勵家長進入課堂,參加學校的教育活動
和普通學校相比,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的教育任務更艱巨,而要想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務,班主任就必須要加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對此,班主任可以采用傳統的召開家長會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個別化教育項目實施方案(lEP)和家長溝通,但是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促使家長不斷地通過參加親子教育講座、學習家庭教育知識、閱讀家庭教育書籍等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為下一步讓家長走進課堂,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消除家長在正式進入課堂之前的抵觸心理。
在幫助家長轉變家庭教育觀念的基礎上,特殊教育學校的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教學開放日”的活動來鼓勵家長走進課堂和孩子一起學習。首先,班主任可以鼓勵家長走進學生每天學習的課堂中進行觀摩,和學生一起參加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進而有效地消除家長對課堂教學的神秘感,拉近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增強家長對學校教師的信任感。其次,班主任要主動尋找和家長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可以分在期初、期中、期末召集家長來學校共同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調整化教育計劃、分析評估個別化教育計劃實施效果。班主任教師也可以在班級范圍內舉辦家庭教育經驗分享的活動,活動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是班主任和家長分享最新的教育理念,也可以是家庭教育很成功的家長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借助這樣的機會,家長和班主任可以面對面地就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長情況進行交流,大家一起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一起探討lEP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相互啟發中實現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進而有效地提升家校合作的質量。
2.班主任要定期走進學生的家庭,深化和家長之間的聯系
要深化和家長之間的聯系,班主任就要積極地走進學生的家庭,積極地和家長溝通,要實現這樣的工作目標,班主任可以通過以下手段來實現:
首先,采用傳統的家訪的方式。班主任要想了解學生的生活,可以通過傳統的家訪的方式來實現,但是,要注意改變家訪的形式。班主任可以進入學生的家庭中去親身體驗學生日常的生活,在體驗的時間內班主任可以根據自身以及學生的情況靈活安排,每次的體驗時間至少半天,通過親自走進學生的家庭生活,去發現學生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地就這些問題和家長交換意見,體會家長對孩子的殷切期望。同時,班主任融入了學生的家庭生活,就能更好地和家長進行溝通,促使學生和家長對班主任敞開心扉,使班主任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和家長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進而有針對性地對家長和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家校合作效能的提升。
其次,借助現代的網絡手段融入學生的家庭生活。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在沒有條件對學生進行家訪的情況下,可以借助手機、電腦網絡等手段與本班的學生和學生的家長建立聯系。要求家長定期通過網絡平臺和教師溝通學生在家期間的表現情況,讓家長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點點滴滴的進步記錄下來,而班主任在感受學生的點滴變化的同時,也能看到學生渴望進步的愿望和不斷追求成長的力量,體會到家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辛勤付出,借助心理學上的移情效應,激發自己對學生的關愛以及對學生家庭的關心,進而制定出更適合學生的個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時,對學生的家長也要有更多的理解,有效地改變以往班主任一味地抱怨家長不負責任,導致家校關系緊張的情況,影響到孩子的長遠發展。
最后,要使家校聯系手冊能充分地發揮作用。根據特殊教育學校的特殊教育情況,在家校互動工作中,可以將普通學校使用的學生成長記錄冊和家校聯系卡整合到一起,使其不僅能充分發揮密切家校聯系的作用,還能充分發揮記錄學生成長過程的作用。在家校聯系手冊上,班主任可以將學生在學校期間的上課聽講情況、學生的自我意識形成情況、和同學的相處情況、學習的態度、在校期間的表現情況、課外活動的參加情況等都記錄在學生的家校聯系手冊上。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在家的表現情況、做家務的情況、學習的情況、文明禮貌的情況等都記錄下來,班主任可以針對學生的情況為家長提出一些教育建議,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3.班主任和家長都要加強溝通意識,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班主任要加強和家長溝通的意識,改變以往的“報憂不報喜”的溝通方式,要針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和家長溝通,將家長當成是自己工作上的親密伙伴,和家長一起完成教育學生的工作,而不要將家長當成是學生在出現問題時候的抱怨對象,才能更好地和家長合作,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
其次,從家長的角度來講,不要將教育孩子的任務完全推脫到教師身上,要認識到家庭教育之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不斷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積極配合班主任組織的學校教育活動,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和普通學校的學生相比,由于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更容易出現自卑、孤僻等心理問題,所以班主任在實際的工作中,更需要重視家校互動的工作,才能保證教育質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同時也能夠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和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武亞楠,李波.特教學校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策略探究[J].科教文匯,2018(7):25-26.
[2]袁麗娟,梅建青.培智學校數學親子調查活動的實踐與思考:以常州市武進區特殊教育學校為例[J].綏化學院學報,2017(1):58-60.
[3]姜少華.特殊教育學校師資培訓的一些思考:以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為例[J].教育界,2017(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