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勇
摘 要: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但是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在初中數學課堂學習中,學生如果覺得學習過于無聊單調,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吸收。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普遍比較落后,開展的教學活動也僅僅停留在課堂,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數學教學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智慧教育被提出,要求通過微課的開發應用,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學習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有效拓展教學空間,對教學活動的輔助作用非常突出。主要從智慧課堂的相關概念出發,立足于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踐行智慧教育。
關鍵詞:初中數學;智慧教育;策略
數學是一門關于生活的科學,凝結了歷代人類智慧,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實現學生的不斷發展,但是這個發展并不單單是讓學生掌握具體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的智慧得到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在人類學習生活中影響越來越廣泛,對教育領域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各種信息技術被應用到教學中,智慧教育作為一種更新穎的教學方式出現。智慧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師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主導者,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習更加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接受學習,智慧教育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對所接受的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認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知識。整體來說,它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圍繞智慧教育理念開展教學,信息技術是學生最終獲取知識的有效支撐。
一、智慧課堂的概念分析
在學校教育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是教育立足點,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圍繞這兩點進行的。在國外相關研究中對智慧課堂的定義為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以及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學習習慣的課堂,而我國教育領域對智慧課堂的定義為通過一定的智慧環境的有效創建,教師采用靈活智慧的教學手段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引導學生開展智慧學習的過程。總的來說,智慧課堂中要求靈活運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手段,最終是為了實現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獨立思考習慣的養成、創新意識的喚醒等智慧教學目標,對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激發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一般來說,智慧課堂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自主性與針對性
智慧課堂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主張學生自主思考,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尤其是針對那些學習的重點難點知識,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短時間內學生就能夠對知識點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二)多樣性與有效性
智慧課堂中對教學方法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教學效果大大提升。比如在幾何圖形學習中,對抽象的空間可以通過圖形的拆分與折疊等形式進行處理,將抽象內容具體化,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幾何知識點。
(三)靈活性與發散性
智慧課堂要求學生不拘一格思考問題,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與發散性。
(四)人文性與互動性
智慧課堂中更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主張師生共同探討數學問題,各自發表不同的看法,教師不再是端坐在神壇的圣人,課堂互動明顯增強。
二、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出臺,雖然為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指明了教學方向,但是對教師來說,過去一直采用的教學模式需要打破,教學不能夠繼續按照舊知識點回顧、新知識點講解、課堂練習小結、布置課后作業的流程組織設計。智慧教育提出后,雖然教師也會有選擇性地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在部分知識點學習時錄制微課指導學生學習,但是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同低
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學習是第一目標,而在實際初中數學課堂中,很多學生并不明白自己是為了什么去學習,對學習的內容并不感興趣,對課程的認同感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學生無法將課堂學到的知識點進行內化,也就很難真正去理解知識點,學習僅僅停留在跟著老師的講解去學、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練習的表面形式上。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需要解決這個問題,想辦法引起學生的共鳴,認同自己學習的知識,教師的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水平進行,引導學生用書本上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一直以來,我國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并不是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的,而是直接根據自己的經驗將教學強行施加在學生身上,沒有考慮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形式是否能夠接受,忽略了學生到底適合哪種教學形式。事實上,有效的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在每個知識點的學習上都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自己合適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學習,而不是學生不喜歡、不適合,仍然強迫自己不得不去做,這樣不僅浪費時間,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還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厭學情緒。
(三)學生的創新思維難培養
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仍然主要開展的是以聽教師講解為主的知識獲取形式,對于數學問題背后所蘊含的本質內容并沒有進行深入探討,學生沒有機會去發現、去思考、去探究、去歸納,對知識的認識僅僅是教師告知的,并沒有自己的認識,是被動的接受,也就很難去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只是一句空話。
三、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與實踐分析
(一)有效引導學生主動發展自己的智慧
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環節的開展,在每堂新課開始之前,預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數學內容進行預習,通過預習對學習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與理解,對學習中可能存在困難的地方進行標注,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提問,我們之前學過哪些函數,什么是二次函數,被稱為二次函數的函數需要滿足哪些條件?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預習,在預習過程中思考,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還能夠達到對舊知識的復習的目的。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在過往學習積累基礎上去理解數學知識,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大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鍛煉打下基礎。
(二)充分借助互助合作開展課堂教學
智慧教育課堂重視合作交流,無論是師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助交流的存在有利于輕松的教學環境的創建,一個好的教學環境對學生創造力與智慧的啟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構建智慧教育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學習概率相關知識點時,為了研究拋硬幣過程中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讓學生更直觀地去理解概率問題,需要拋100次、300次、500次的硬幣,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開展小組討論,如何將這么多次的拋硬幣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種互助交流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概率的認識,實質上更是一次發生在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思維的碰撞,能夠相互啟迪,不僅達到了智育的目的,還能起到德育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合理運用智慧解決問題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與我們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難題,需要教師適時給予相應的指導與幫助,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去推開數學知識的大門。比如在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超市促銷,宣傳中提到3個汽水瓶可以換一瓶汽水,小明家有14個空汽水瓶,在不用付錢的前提下,小明最多能夠喝到幾瓶汽水?這種問題可能每個學生都會遇到,在解決問題時如果不突破常規,可能學生會說是6瓶,但是仔細想一想,換了6瓶汽水后小明還有兩個空瓶子,為什么不能先找人借一個空瓶子換一瓶汽水后把空瓶子還給人家呢?經過思考可以發現,由于這個問題實質上就是用兩個汽水瓶換一瓶汽水然后將汽水瓶退回的數學問題。由此可見,數學問題大都很靈活,解決問題時也需要具備靈動的智慧思維。教師通過在課堂上進行生活數學問題的展示,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獨特的魅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打開思維的牢籠,放飛自我,實現思維的突破。
(四)重視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激發
數學是一門講究思維創新的學科,在初中數學智慧教育構建過程中,教師還能夠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進行質疑,達到讓學生不斷自我突破、智慧飛躍的教學目的。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基礎鞏固練習完成的基礎上適度進行拔高練習,拔高要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相適應,才能夠真正達到啟發學生的目的。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教師可以多為學生設計一些能夠采用多種形式解答的題目,引導學生借助不同的知識點去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通過對比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為了保證解題方法的科學嚴密性,還需要進行結果論證。比如在解決幾何問題時,學生常常會遇到抓不到頭緒的時候,結果一條輔助線就讓問題變得簡單明了,而在具體什么時候需要輔助線、在哪里畫輔助線,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充分發揮個人創新思維去處理的。
智慧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提出是對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一個重大改變,打破了過去教學過程中機械地以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為主的教育僵局,學生變被動接受學習為主動探究學習,并且能夠根據具體的知識內容選擇自己適合的教學方式,學習自主性增強,同時能夠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對數學學習給予認可,內心愿意去學習數學,無論是學習的興趣還是創新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培養,是順應我國教學改革要求的有效教學模式,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龐敬文,張宇航,王夢雪,等.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5):65-71.
[2]唐燁偉,龐敬文,鐘紹春,等.信息技術環境下智慧課堂構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23-29,34.
[3]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等.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7):49-54,65.
[4]單巨東.智慧教育下的初中數學微課教學資源開發應用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7(5):85-87.
[5]張廣志.基于開放教學理念的初中數學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