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比較新型的教學方式,而在其背景下開展微課教學,實現了翻轉課堂教學的創新發展。在翻轉課堂中采用微課來展開教學,是突破了傳統教學限制的有效教學模式。基于此,主要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學為例,探討其翻轉課堂中巧妙運用微課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模式
以學生為中心是當前高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培養高素養人才的重要教學原則。因此,圍繞學生為中心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是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為了保證這一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引入以科學技術為依托的教學模式是有必要的。其中,翻轉課堂就是其中一個新型又有效的教學手段,而在這個基礎上引入微課模式,更是可發揮積極的教學作用,教師應該積極推進相關教學策略。
一、翻轉課堂中微課的重要作用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引入微課,這是新時期比較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這個載體可以輔助教師針對教學的重難點知識進行高效率的講解,其在初中數學教學方面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微課是一種以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為核心的教學方式,能夠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呈放有效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避免在繁雜的數學學習中影響學習效率。換言之,微課可以呈現精簡后的重點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微課能夠支持師生結合自身需要來調節視頻播放速度與播放次數,滿足教與學的實際需求[1]。這就為教與學的便利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同時能夠支持學生在課上或課下的同步學習,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來提高學習效果。
最后,微課這一新型的教與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微課時間并不長,可讓學生的注意力在比較集中的情況下展開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總體而言,在翻轉課堂中采用微課教學方式,這是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二、初中數學翻轉課堂中微課的運用策略
初中數學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還是呈現一定的教學低效化問題,而翻轉課堂與微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改善這一問題。基于此,筆者主要提出以下教學策略,希望提高初中數學的實效性。
(一)課前的微課設計要準確把握好重要知識點
翻轉課堂也被稱為顛倒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比較注重課前的教學設計。在課前階段,教師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微課內容。為了保障微課在學生自主預習中的學習效率,教師要注重準確地把握好重要的知識點,并將其融入微課之中,讓短小的微課視頻能夠將精簡的知識點呈現給學生,使其結合重要的知識點展開自主預習[2]。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在制作微課件時,設計“兩個不同大小的圓擺一擺”的內容,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將這兩個圓進行擺動,可以有多少種擺法?兩個圓處于不同的位置關系時,分別是怎么擺出來的?你如何理解圓與圓之間的各種位置關系?”這一部分的微課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好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重要概念及區別、圓的圓心距、大圓半徑和小圓半徑之間的關系等相關知識。在這一微課件的指導下,學生可初步了解新課的教學內容,為課堂上的正式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課中的微課設計需注重化抽象為直觀的形象
初中數學課堂上有許多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會影響學生的理解與學習效果。若是巧用微課的方式來展開翻轉課堂的高效教學,則可充分利用其中的功能,將原本抽象難懂的數學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內容,提高學生在課上的知識理解能力[3]。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一課的教學,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來將y=x2,y=2x2,y=2x2+1,y=2x2+x+1等等幾種函數的圖象呈現出來,并且將其都放進相同的坐標系中,讓學生對幾個函數圖象的變化進行觀察與思考,進而理解其中的函數性質,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后的微課設計要注重提高知識內化效率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開展課后的微課教學,實際上就是要為學生建立一個“第二課堂”。在這個階段,要求教師在制定課后學習的相關課件時,要將重點放在知識鞏固與內化方面。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一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方面,教師要在課后階段制定微課件來為學生提供指導,結合教材內容、教學例題等方面來設計課后的檢測題,需涉及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命題證明方法等內容,讓學生根據微課件的指引來展開交流,并且檢驗學生的課后學習效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與微課都是比較新型的教學手段,將兩者結合運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顯然可以提高其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地依托于教材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翻轉課堂的微課件,以保障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峰.微課堂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18(30):31.
[2]王家余.“微課+翻轉課堂”讓初中數學教學更高效[J].數學教學通訊,2018(23):46-47.
[3]衛德彬,阮征,周業華,等.微課:初中數學課堂實現高效率“翻轉”的法寶[J].中學數學雜志,2018(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