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好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也在不斷地推進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進程。目前大部分對于教育的研究結果表明了提高學習成績在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但該方面的教育卻不是中小學數學教育的全部,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水平也已經被證實在中小學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傳統教育存在對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考試成績過于重視的缺陷與弊端,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靈活運用科學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體會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主動思考,最終使得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以此來達到學生學習能力水平有較大提高的目的。主要針對小學教學中存在的活躍度不高、主動性不足等問題,以創設有效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所能夠產生的作用為探討內容,對這種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有效情境;創設策略;小學數學
小學教育在學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對啟蒙教育有重要作用的基礎教育,大部分學生會在這一階段的教育過程中形成他們的最基本的行為模式與基礎上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因此這一階段的教育是最為基礎的教育過程。而且小學生因為自身年齡等的客觀因素影響,十分容易對于新鮮事物產生興趣,而由于傳統教育模式中存在枯燥式教育、機械式教育、重復式教育等各方面強制性問題,學生在傳統教育課堂上的注意力十分分散,由此造成學生跟不上課程進度、落下課程等現象出現,進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興趣較低等教育問題的出現。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對于該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即: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以具體化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因此如何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如何使問題情境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等是教師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在課堂上創造并導入有效的、具有吸引性的問題情境
一堂課的好壞在于這堂課是否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而一堂課的開始又是由導入決定的,因此一堂課的教育質量與導入效果的好壞有分不開的聯系。由于小學生與成年教師存在溝通差異,教師常常不能夠做到精準地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把握;又由于數學教學知識大部分都是較為枯燥的,這就導致了如果教師不能夠對一堂課進行充分有效的導入[1],學生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或者對教授的知識掌握得不夠充分等現象的出現。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的一開始就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這樣可以在課堂的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的一開始就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樣不但學生能夠具有一個解決問題的心態,而且能夠使學生不會漫無目的地思考,使得學生能夠進行主動意義上的思考與討論,這對于構建一個成功的課堂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二、以生活技能、實際生活情況作為創設有效情境的主要依據
由于小學生各個方面在這個階段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而且由于小學生本身閱歷的不足,所以他們主要的學習基本上是按照興趣來進行的。進而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小學生非常需要正規化的基礎教育以強化自身對于外界的認識以及理解能力與方法的掌握。為了達成以上目標,教師需要在創設有效情境時結合生活實際情況,最大限度上做到對學生的吸引[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將情境與生活技能相互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做到對數學知識應用的得心應手,使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體會到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的樂趣[3],最終達到學生能將所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創設的情境要具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
由于小學生本身對世界的了解不足,因此他們對于外界的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而根據這一特點,為了吸引學生,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注意力,可以采用將趣味元素加入創設情境之中的方式。例如在實際課堂之中可以加入一定的游戲元素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或者運用模擬實際情況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在創設的情境之中加入一定的趣味元素[4],不但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而且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通過上述探討,可以知道為使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是一條非常有用的途徑。該方式對于增強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樂趣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作用。考慮到學生自身對于外界的好奇心,教師要在情境創設期間注重增加情境中的趣味性元素,并且將生活實際與之相互結合起來,使數學學習的價值被學生清楚認識,最終改變并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魏秋實.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7):171.
[2]許木輝.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5):90-91.
[3]張濤.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4):284.
[4]劉東春.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A].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應用創新專業委員會科技創新研討會2016年6月會議論文集[C],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