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霞
摘 ?要:在小學階段中,作文教學是極其重要的組成,主要是因為這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語文教師在進行對學生的作文寫作教學時,應該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作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運用能力,使學生學會利用清楚、靈活的文字傳達個人看法及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b)-0096-02
1 ?培養學生作文寫作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他們積極展開寫作活動的主要動力。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就應該重視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在平時為學生們布置相關寫作任務時,語文老師可以不做出具體的要求,而是倡導學生們寫出自己喜歡的事物。比如說,學生們可以在作文中寫出自己喜歡的偶像或者是書籍等。在這樣的寫作方式下,學生們便會產生更強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能夠積極地投入到作文寫作中去,并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與此同時,語文老師也可以多多鼓勵學生們寫日記,讓學生們通過日記的方式記錄下自己每天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情,而且,這也有利于學生們在寫作中流露真情實感。不僅如此,語文老師還可以在班級中組織互換或者是讀書分享的活動,讓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讀后感。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課堂之上,還應該拓展到課堂之外。所以,語文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多多參與實踐活動,如做家務、做義工等,讓學生們將自己參與這些活動的感受以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們厭倦寫作的心理問題便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而且,這也能夠激發學生們主動寫作的動力,使學生們感受到寫作帶給他們的快樂。
2 ?促使自身教學觀念的積極轉變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以往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上,教學氛圍是非常壓抑的,只有教師單方面地向學生們傳授知識,而學生則是全過程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對于學生而言,這種教學方式只能夠鍛煉他們的語言和思維上的能力,并不利于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而且,很多教師執念于自身的學習規律,強調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方法展開學習活動,但是這種方式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往往是不盡人意的,反而會引發學生們的厭學心理,導致學生們產生對作文寫作的抵觸。在當前的新型教學模式下,教學課堂已經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專場,而強調學生同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同時,課堂教學也不再是單方面的知識傳輸,而是轉變成為了心靈感知。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并將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使用到作文教學中去。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避免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們思維僵化的問題,使學生們有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比如說,很多學生不擅長對人物的描寫,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是單一地告訴學生們相關人物的特點,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夠使他們真正感受到人物之間的差別。但是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語文老師會組織學生們進行相關的討論,讓學生們在討論的過程中深入地分析人物,從而獲得關于人物的深刻了解。同時,語文老師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們仿佛身臨其境,獲得親身的體驗,這樣一來,學生便也可以促使自身人物寫作能力的提升。
3 ?進行對學生們的個性化點評
當前情況下,很多教師在評價學生們的練習完成情況時,都喜歡使用模棱兩可的評語。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這些評語無法幫助到他們的作文寫作。就語文教師來講,他們評價學生的作文,其實就相當于走進學生的世界,如果采用說教式的評價方式,那么便無法起到實質性的作用,也會造成教學時間的浪費。因此,作為教師,首先應該認真閱讀學生們的文章,并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教師們還應該同學生們進行積極的互動和交流,因為這樣會使學生們覺得教師可以理解自己,進而使得學生愿意將自己真實的想法告知教師。在點評學生的習作時,語文老師應該基于部分內容或者是某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使學生們能夠感受到教師批改他們作文時的認真和嚴謹,而且,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們注意到自身的問題。另外,每一個學生的作文一定有值得閱讀的地方,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一定要善于發現其中的優點,并將這些可取之處標記出來,表達自己對學生們這種寫作方式的欣賞。這樣一來,學生們便能夠意識到自己作文中的優點,從而增強自身寫作的信心,促使寫作能力的提高。
4 ?強化學生的課外閱讀,促使學生寫作技巧的提升
學生綜合能力的情況可以從他們的寫作水平中反映出來。對于學生而言,要想切實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不能夠僅僅依靠課堂學習,畢竟課堂上的知識是有限的。當前情況下,很多小學生存在寫作素材缺失的問題,在這一問題的影響下,學生們都不知道應該在寫作中寫什么,并出現作文內容空洞的情況。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們多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們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積累有效的寫作素材,同時,教師自己也可以為學生們推薦一些有價值的書籍,并讓學生們在讀完書籍后寫出讀后感,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不僅能夠在閱讀中拓展自身的知識視野,還能夠促使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另外,語文老師還可以在班級中建立語文園地,讓學生們將自己認為值得閱讀的書籍放入語文園地中,這樣一來,學生們便能夠實現資源共享,讓全體學生們都可以閱讀到更多、更有價值的讀物。長此以往,學生們也能夠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5 ?讓作文教學貼近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讓教學活動貼近實際生活,并使其擺脫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促使學生們能夠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實現創作思路的擴寬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另外,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們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人、事、物,由此來促使學生們寫作靈感的迸發。就小學生來講,他們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和寫作能力都是各有不一的,所以,語文老師應該立足于實際情況,并掌握好全體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個性特點,從而實現對學生們的分層教學。這樣一來,在分層教學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另外,語文老師鼓勵學生們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人、事、物時,還應該引導學生們隨時隨地積累寫作素材,促使學生們良好寫作習慣的養成。當學生們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時,他們便可以在作文寫作中產生豐富的靈感和想法,如此一來,學生們的作文寫作過程就會變得十分順暢,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今后的作文寫作中去。比如說,語文老師可以在春天的時候組織學生們展開春游活動,并讓學生們在這一活動結束之后寫出自己的感想。實際上,這一作文任務其實就是對學生們觀察和思考能力的考察,而且,這也能夠讓學生們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作文寫作能力。
6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也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并努力尋求新型的、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方式下促使自身寫作興趣的增強。與此同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以此來幫助學生們展開有效的閱讀和寫作活動。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語文老師還應該給出客觀且具體的意見,讓學生們能夠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同時,教師也應該善于發現學生寫作中的閃光點,使得學生們能夠因為教師的表揚而不斷增強自身的寫作信心,從而有更強的動力去支撐自己的寫作。
參考文獻
[1] 梁桂珍.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轉變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7):92.
[2] 楊勝安.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4(26):67.
[3] 吳小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