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雯婷
摘 要: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逐漸融入高中生的生活以及學習中,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路徑。對高中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探索了“互聯網+”時代高中英語教學創新新路徑,以期為我國高中英語教學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英語;教學創新
多數學校在新形勢下積極革新各學科教學體系,落實培育學生綜合發展的教育目標。高中英語作為高中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互聯網+”環境下創新英語教學手段及教學環境,對高中階段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探索“互聯網+”時代下,高中英語教學創新新路徑,是高中英語教育工作者應重點關注的課題。除此之外,新課標明確表示,教師在課堂中應增加使用圖文、音頻等教學資源進行知識的教授,最大限度延伸高中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的路徑。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一)高中英語教師教學理念陳舊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會伴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展,語言結構以及語言習慣也會伴隨社會發展而變化。這一特征需要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時更新,適應新時代對英語教學帶來的機遇及挑戰。研究結果表明,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仍存在局限性,教師僅通過教材中的知識進行講授,語法的學習也相對淺顯。并且教學觀念受傳統理論教學的束縛,英語課堂中講解的語法及語言習慣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導致高中英語教學與社會發展脫節。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缺少語言環境
高中英語教學離不開良好的語言環境,特定的語言環境是學習另一種語言的有效途徑。我國大多數高中階段學生均生活在漢語環境中,其生活中缺乏英語語言環境,課堂是高中學生接觸英語的主要場所。然而多數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中使用英語與學生溝通較少,缺少對學生“聽”英語以及“說”英語的培養,致使教師用英語閱讀題目時,學生表示無法理解。此外,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受到母語的影響,往往將母語習慣運用到英語學習中,對高中生英語學習以及英語能力的提升產生負面影響。
(三)高中生沉迷于網絡,干擾學習
娛樂性是網絡的主要特征之一,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仍在發育時期,對新鮮事物以及外界環境的誘惑抵抗力較薄弱。因此,高中階段的學生時常沉迷于網絡交際與游戲,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均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由于高中英語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較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部分學生存在應付心理,認為英語對自身未來發展沒有實際價值及意義。這一現狀,導致高中英語教學成效較低,制約了學生英語能力與學校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互聯網+”時代高中英語教學創新策略
(一)強化高中生自主學習意識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師應根據英語學科特征,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課下學習機會。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制作英語學習相關視頻,將課堂中講授的知識適當延伸。并依據學生個體差異,制作具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視頻,引導學生觀看并學習,使學生在觀看視頻中,豐富自身英語知識,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能力。
(二)革新教師傳統英語教學理念
高中英語教師應革新傳統教學觀念,重視學生英語能力的培育。在教學中轉變成績是檢測學生學習以及教師教學成果的理念,改善傳統注重教材及理論知識的講授方法。通過革新英語教學理念,培育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順應“互聯網+”時代的需求,將培育高中生創新以及英語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教師應在講授英語理論知識以及培育學生基本能力的同時,強化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調動高中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成效。
(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高中英語教師應合理運用課堂環境,為學生營造優質的英語學習氛圍。首先,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認知自身的主導作用,利用英語組織教學。高中階段學生對英語詞匯已經有一定的掌握量,教師利用英語進行教學,不但可以提升學生英語聽力能力,還能強化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其次,教師應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實踐機會。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前在網絡平臺中,收集英語相關教學資料,并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中,利用圖文以及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對話,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提升高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作為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育工作者應對“互聯網+”時代下英語教學中面臨的難題及時反思并改善,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強化高中階段學生英語能力,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以及適應社會發展的英語教學模式,優化高中英語教學成效的同時,強化學生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鄧億書,湯成強.移動互聯網視野下高中英語教育資源庫建設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9):108.
[2]龐文慧.新課標背景下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銜接問題及對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6(5):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