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桃 吳林天哲 盧梓堋 黃祺萌 卓詩維 劉曉靜 劉步平


摘 ?要:目的 了解廣東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生的師生關系狀況。方法 采用大學生師生關系問卷隨機抽取廣東省全部“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在校學生481人,運用SPSS22.0軟件統計得分并進行不同人口學特征下師生關系的差異分析。結果 師生關系的總量表與沖突、理解、親密與期待4個維度的得分均值依次為75.65分、3.25分、3.66分、2.73分和3.61分,師生關系在學校(P<0.05)與年級(P<0.05)上呈顯著差異,而在性別、生源地與專業類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結論 廣東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生的師生關系處于中等水平,學生理解和認可老師,但與老師的接觸互動有待改善。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高校 ?高校學生 ?師生關系 ?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5.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b)-0229-03
師生關系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在相互的知、情、意基礎上彼此需要、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的人際關系體系[1]。師生關系作為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作用于教學的整個過程[2]。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教學活動的催化劑,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興奮劑。目前師生關系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中小學、高職等學校的學生[3-5],作為人才市場主力軍的本科類院校學生的相關研究較少。因此,該研究根據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的“以本為本”策略[6],以廣東“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高校師生關系現狀。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按在校學生專業構成比,利用計算器生成的隨機數字,依據學號抽取廣州中醫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共5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在校學生。共發放問卷481份, 回收問卷475份, 回收率 98.75%;其中有效問卷461份, 有效回收率95.84%。
1.2 方法
用臧曉莉[1]的大學生師生關系問卷進行調查,共25 個條目,分沖突、親密、理解和期待4個維度,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75,各維度的一致性系數以及與總分的相關系數分別在0.69~0.87和0.61~0.84之間。問卷采用Likert5點量表,分“完全不符合”“比較不符合”“一般”“比較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記1、2、3、4、5分。
1.3 質量控制
問卷統一導語,承諾嚴格保密, 并告知確保隱私的措施和調研的意義。調查員統一培訓、規范調研應答。問卷采用無記名填寫并當場收回,剔除填寫時間過短或回答具有明顯規律的問卷數據。問卷調查、數據輸入、數據分析執行均由該項目利益無關者執行,實施時彼此隔離。
1.4 統計方法
數據輸入SPSS 22.0軟件,統計量表總分與各維度得分,用(x?±s)表示。使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探究不同人口學特征對師生關系的差異情況。
2 ?結果
2.1 學生的師生關系現狀
師生關系的量表總分范圍是25~125分,表1顯示量表均值是75.65分,說明5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生的師生關系處于中等水平。維度得分均值是3.03,對師生關系各維度與維度得分均值按高到低排序,發現理解、期待和沖突得分較高,親密得分較低。其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維度分別是理解和親密。
2.2 不同人口學特征對學生的師生關系的差異檢驗
由表2可知:與女生相比,男生的師生關系更好(x?男=76.9>x?女=75.27),性別在師生關系上的差異不顯著(P>0.05)。
由表3可知:城鎮學生的師生關系好于農村學生的師生關系(x?城鎮=76.07>x?農村=75.05),生源地在師生關系上的差異不顯著(P>0.05)。
由表4可知:師生關系總分最高的學校是華南師范大學(x?=77.65),其次是中山大學(x?=76.65)、華南理工大學(x?=76.13)和廣州中醫藥大學(x?=75.39),得分最低的學校是暨南大學(M=72.82),不同學校的學生在師生關系上的差異顯著(F(5,455)=0.66,P<0.05)。
由表5可知:師生關系總分最高的年級是大五(x?=78.14),其次是大一(x?=76.93)、大二(x?=75.48)和大三(x?=74.60),得分最低的年級是大四(x?=72.12),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師生關系上的差異顯著(F(5,455)=2.69,P<0.05)。
由表6可知:與理科類專業學生相比,文科類專業學生的師生關系稍好(x?文=78.14>x?理=75.20),不同專業類別的學生在師生關系上的差異不顯著(P>0.05)。
3 ?討論
教學活動的開展及其效果的提高都離不開師生關系在其中的作用[7]。當前,師生關系的現狀研究集中在中小學生與高職院校學生,“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師生關系狀況暫未見相關報道。廣東省高等教育位于全國前列,“雙一流”建設為廣東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與“以本為本”輸出人才、高新科技和智力支持[8]。“雙一流”建設強調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因此有必要以廣東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了解高校師生關系現狀。
大學生師生關系問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較好地反映師生關系的結構與發展特點。該研究調查發現5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生的師生關系處于中等水平,理解、期待和沖突的維度得分高于親密維度得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維度分別是理解和親密。這與許夢珂[9]期待維度最高分、親密維度最低分的研究結果不一致。這一結果表明“雙一流”高校學生能夠理解并認可其教師,師生間相處融洽。與老師的接觸互動有待改善,這可能與高校擴招、大學生主體意識強烈的人格特征、教師教學與科研的兼顧、網絡信息技術影響有關[7]。
在“雙一流”建設高校比較中發現,華南師范大學的師生關系狀況相對較好,暨南大學學生的師生關系有待改善,這可能與學校辦學特點、學生培養機制有關。此外,在大一到大四學生中,師生關系隨著年級的增長呈下降趨勢,這與臧曉莉[1]的研究結果一致。大一學生處于過渡和迷茫期,對教師容易產生依賴感和崇拜感,與教師的交往呈積極的趨向。高校強調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兼顧于教學與科研任務之中,高校擴招以及合班上課使得對學生的關注減少。隨年級增長,學生的學習模式取向多樣化,學習任務的重心從獲取知識到運用知識,以實踐研究為主要任務,大四側重于外出實以及畢業論文等以自我為主體的事情,學生自主獨立性增強以及師生接觸的時間變少,師生關系呈下降趨勢。同時,研究發現與大一學生相比,大五學生的師生關系更好。大五學生以醫學生為主要構成成員,這可能是醫學生的培養模式使得師生關系緊密或者大五學生的樣本量不足有關。
參考文獻
[1] 臧曉莉.大學生師生關系問卷的初步編制[D].沈陽師范大學,2010.
[2] 張萬一,馬雄.高校師生關系疏遠化及其調試機制研究[J].漢字文化,2018,29(7):110-111.
[3] 宋琳.高中師生關系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7.
[4] 陳文娟.小學和諧師生關系研究——以瀏陽市區三所小學為例[D].湖南科技大學,2017.
[5] 柳燁.高等職業院校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研究——以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湘潭大學,2015.
[6] 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教育發展研究,2018,38(12):20.
[7] 蔣莊.學生視角下的高校師生關系問題與對策研究——以X大學本科生為個案的調查[D].湖南師范大學,2018.
[8] 廣東省教育廳.教育部與廣東省簽署共建“雙一流”協議[EB/OL].(2018-06-13).http://www.gdhed.edu.cn/bnsiness/htmlfiles/gdjyt/201806/519138.html.
[9] 許夢珂.大學生師生關系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5,30(11):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