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良 鄭濤
摘 ?要:該文從課程設置、學時安排課、程類型、課程教材時數分配和比例、教學考核等方面結合我校課程綜合改革實施意見,對武漢工程大學體育課程大綱進行修訂,并對現狀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其他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體育課程 ?大綱 ?現狀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b)-0254-02
武漢工程大學《大學體育》課程作為湖北省精品課程,在人才培養、體育文化傳承、體育運動技術、技能教學、學生體質健康增強等方面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在2012年體育課程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學校2015人才培養方案,將筆者學校兩項“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的成果與當前的體育教學改革創新有機結合,修訂編撰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大綱,供2015年級后學生教學使用。
1 ?武漢工程大學體育課程大綱修訂現狀與分析
1.1 大綱修訂特點
第一,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保持大綱與國家要求一致。
第二,認真執行學校2015年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綜合改革”精神,充分體現體育在培養人才全面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健全學生個性,提高綜合素質。
第三,充分體現《大學體育》課程“運動育人”與“運動健康”特性。在體育課內外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第四,體現《大學體育》課程的傳承性、時代性、發展性。充分挖掘體育的社會作用與人文精神,傳授健康而實用的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提倡“終身體育、終身健康”的理念。
第五,凸顯該校健身長跑、健美操、籃球、足球特色教學項目。
1.2 課程設置、學時安排
全日制本科學生一、二年級開設體育課程。體育課程開設分四學期8個學季完成,共計160個學時(其中含有64個課外學時)。每學期1.5個學分, 第八學期體質測試0.5個學分,共計6.5個學分。完成體育課程規定的學分,是學生畢業、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之一。
(1)第一學期秋、冬學季開設體育基礎課;第二學期春、夏學季開設體育選項課和游泳課;第三學期秋、冬學季和第四學期春、秋學季開設體育選項課。
(2)根據學校教育的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面向二、三、四年級及研究生開設不同項目的體育素質選修課,每學期24個學時,1.5個學分。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
(3)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優勢,利用線上線下教育,加強體育健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線下教育主要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完成。線上教育主要利用體育課外教學完成。
(4)對部分身體異常、特型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以指導康復、保健為主的體育保健課。
(5)學時分配:第一、二、三、四學期,每學期課內學時24學時,課外學時16學時,共計160學時。
在課程綜合改革中,每學年分為兩學期春、夏、秋、冬4個學季,體育課程跨學季完成。學生培養計劃中總學時160學時,超過了國家文件規定的144學時。每學期1.5學分,加上第八學期的0.5學分,共計6.5學分,由此可見,學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體育課程在學校的綜合課程改革中,實行了“線上+線下”“平時+期末”“走出去+請進來”的改革模式。
1.3 課程類型
《大學體育》課程類型有:基礎課、選項課、保健課、素質(運動訓練)選修課等。
(1)基礎課:面向大學一年級學生開設,第一、二學期完成。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和游泳為主要教學內容。目的是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全面加強,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為體育課選項學習奠定基礎。
(2)選項課:面向第二、三、四學期學生開設。根據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不同運動項目的體育課,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以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和發展身體為目的,實行打破年級、班級,按運動技術水平分層次組織教學。開設項目:體能健身、籃球、排球、足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有氧舞蹈、棒壘球、定向越野、太極拳、散手、短兵、跆拳道、橋牌、拓展運動、瑜伽、形體、排舞、高爾夫等。
(3)保健課:在體育必修階段,對身體患有疾病或處于疾病恢復期和身體某器官有缺陷,不能參加體育基礎與選項必修課的學生而開設。保健課的上課時間、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都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另作安排。保健課實行申請審批管理辦法。
(4)素質(運動訓練)選修課: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以“體育理論與技術”為內容的選修課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進一步提高運動技能水平的要求,發揮學校體育資源優勢,盡可能為學生掌握科學鍛煉的技能和方法,養成科學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提供學習機會。開設項目:籃球理論與實踐、排球理論與實踐、足球理論與技術、網球理論與技術、乒乓球理論與技術、羽毛球理論與實踐、太極拳理論與技術、健美操理論與技術、毽球理論與技術、經典籃球賽事賞析、經典足球比賽解析、網球賽事欣賞與解析、體育經典影視欣賞、世界武術欣賞、時裝表演藝術鑒賞、橋牌理論與實踐、現代交誼舞、現代休閑體育欣賞與實踐等。
(5)課外體育鍛煉課(課外學時):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以培養學生體育行為習慣和鞏固課上學習效果為目的。課外體育鍛煉課完成形式為參與課外鍛煉(早操)以及體育俱樂部活動;具體實施實行依托學生體育俱樂部組織,學生自主選擇活動時間和項目,教師輔導,記錄練習過程的管理辦法。
1.4 課程教材時數分配和比例
在時數分配上每學期都有2學時的基礎理論課或專項理論課,課程的安排上考慮到了游泳課的季節性。體育課程總共160個學時,平均分配到4個學期,每學期課內24學時,課外16學時。在學季的具體時間安排上,避開了與軍訓場地的沖突,并充分考慮到了夏、冬季的氣候特點。
2 ?結語
結合武漢工程大學課程綜合改革,其體育課程教學大綱課程設置、學時安排課、程類型、課程教材時數分配和比例、教學考核等方面進行了修訂,并且在實際操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能夠為其他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2002.
[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Z].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