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佳佳
摘要:小學數學關于小數乘整數具有多個版本.,通過人教版與西師版關于小數乘整數的文本分析而進行全面綜合、分析比較、試圖歸納進行分析兩版教材在編寫理念和教材結構和典型案例的異同點。在此之前學生學習了整數與整數的乘法、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它既是小數乘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學習的基礎,為進一步學習和探索小數乘小數打下基礎。所以通過研究人教版和西師版數學關于小數乘整數的數學內容做了相應的介紹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人教版;西師版;比較分析
現代化教育理念對于教材的編寫,內容的安排要求更加高,這無疑對于學生和老師都是一種挑戰。通過課堂基礎性的知識學習,改變原來的滿堂灌被動式的學習,而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的新型學習理念,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而輕難、繁、偏、舊的知識。課本貼近生活實際,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有促進作用。分析比較尋找兩種版本關于小數乘整數內容板塊的差異性,從編寫理念、教材結構、典型案例進行闡述。從而為教材編寫和進一步研究做一定的參考。
1編寫理念
(1)以學生的發展為第一。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起始,主要是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著眼于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僅僅局限于知識層面。
(2)將學習目標和學習過程放在重要位置。設置學習目標的對象主體是學生,把學生的問題與實際相結合進行教學設計,注重培養學生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及情感態度多方面的能力。課堂上更多的注重學生的參與度,課堂是學生的學習的場所,是學生的課堂,把參與度當作學生的理解力和主動探究方面的重要指標。數學知識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學習方法,獲得一定的生活經驗。
(3)重視數學知識與內容的選擇與安排。改變原有的難繁偏舊的知識,轉而拓展有價值的學習內容。重視傳統教育中對于數學基礎知識的要求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較大幅度降低對繁雜運算的要求,對一些定義、法則、公式不作具體要求。增加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的篇幅比率,密切學生與生活的實際,編寫出與新課程理念相同的數學教材。
(4)與時俱進。利用多媒體教學,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還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新的課程標準,信息技術教育在數學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計算器和電腦等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學習工具,將精力投入到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去。
人教版是根據新的課程標準編寫的,強調的是數學是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教材為數學知識的引入提供學生熟悉的、能夠理解的現實情境,使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2習題分析
人教版關于《小數乘整數》教材編寫主要有新課導入(購買風箏),然后是“做一做”,鞏固練習。西師版比人教版編寫的板塊更加豐富,比如“課堂活動”、“思考題”,接下來是“練習一”,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以及聯系整數成整數,培養學生遷移能力和提高學習興趣。西師版關于《小數乘整數》教材編寫有新課導入(水電費,貼近學生生活),然后是“試一試”、“議一議”、課堂活動“練習一”。從習題數量來說,西師版多一些,從習體類型來說,西師版也多些。從習體難度來說,人教版更簡單,西師版更難些。
2.1人教版“小數乘整數”的編寫分析
小數乘整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人教版教材利用一副“霾風箏”的圖畫引入了小數乘整數的學習,基本結構是例題講解,再進行“做一做”訓練,然后就是練習題強化。從這個內容編排的結構上看,人教版注重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再以大量習題進行計算的訓練,以便學生能深刻理解所學內容。如下圖所示:
從以上人教版教材截圖內容可以看出,數學基礎知識講解簡潔明了,以程序化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對學習內容了解掌握,并在之后進行大量的習題訓練,以便學生能熟練掌握相應學習內容的應用。
2.2西師版教材“小數乘整數”的編寫分析
小數乘整數內容是在五年級上冊才引入學習,教材通過情境引入、課堂活動等形式展開學習。教材通過這種形式的安排幫助學生理解小數乘整數如下圖所示:
從以上教材的截圖可以看出,同樣以學生了解的購買入手,然后直接開始復習原來的方法,之后就是小數乘整數新課的學習。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在“數與代數”中小數乘整數的內容編排上,西師版教材的編寫設計既有與人教版教材共有的一些特點,比如進行例題的講解,再進行習題的強化,但是又與人教版有所不同,比如西師版教材在內容素材選取上更豐富、內容呈現形式更多樣,增加“課堂活動”、“思考題”等。可以得出,西師版教材與人版教材的這些共同點都是從新課程引進的理念,同時西師版教材又注重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并且引進了一些現代的數學思想,注重學生數感的培養和數學交流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薛峰,惠振蘭.小數乘整數[J].教學設計,2012.
[2]孫麗萍.《小數和整數相乘》教學實踐與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5(04).
(作者單位:長江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