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臺林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管理的數據呈現出指數增長的趨勢,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立已經成為現代科技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關系到科技管理的效率和質量,與此同時,電子軟件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我國的現代化企業、高校和政府的科技管理中,科技工作者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電子軟件應用能力。本文通過對我國科技管理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關于電子軟件應用能力的培養策略,以期我國的科技管理工作得以不斷完善。
關鍵詞:科技管理;電子軟件;應用;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C9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4-0220-02
0 引言
科技管理涉及到的領域較多,包括商業、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電子軟件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我國的現代化企業、高校和政府的科技管理中,不同的領域對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科技管理工作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動力。科技管理系統的運行規模和管理復雜度也不斷提升。本文通過對我國科技管理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關于電子軟件應用能力的培養策略,以期我國的科技管理工作得以不斷完善和規范。
1 我國的科技管理發展現狀
在當今大數據的時代,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涌現,科技管理的數據呈現出指數增長的趨勢,對電子軟件的規模和復雜程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求必須配備相應的級別的科技管理系統,使得科技管理的系統的運用更加廣泛。目前,受到經濟、人才、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科技管理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科技管理系統的建設相對遲緩。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1)對科技管理的認識不足,導致對科技管理工作的電子軟件應用不夠重視;(2)電子軟件技術落后,缺乏統一的信息系統。當前,科技管理軟件系統的開發大多數還是處于一種手工作坊式的開發階段,存在著軟件開發的質量、效率低下,開發的有關規定不明確,軟件文檔完整性和規范性達不到要求等亟待解決的問題,系統只能滿足小型項目管理需求,無法滿足大、中型項目的需求,信息化管理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其次,缺乏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容易存在由于信息傳遞的方式而導致內部上下級溝通受阻的風險。而且目前大部分建立起來的信息管理系統功能模塊單一,甚至有些系統的功能僅僅是擺設。比如采購用一個單獨的采購系統進行管理,財務也是用單獨的一個財務系統進行管理,銷售也有專門的銷售系統。所建系統只是銷售數據和財務數據間的簡單縱向聯系,未能實現銷售數據間的橫向聯系,無法為科技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撐。(3)科技管理人員的電子軟件應用能力和經驗不足,還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由于技術和經驗不足,導致軟件開發失敗的風險較高,軟件的管理、維護、擴充任務難度較大。從而導致企業或者政府對科技業務處理能力的要求與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之間不匹配的矛盾亟待解決。
2 科技管理中對電子軟件應用能力的培養策略
2.1 加強對科技資源和數據的挖掘分析
科技管理的主要對象是科技資源,即科技數據。用電子軟件對科技資源進行智能的、全面的、多維度挖掘分析管理,使科技管理更智能、更精準、更人性化,是科技數據應用的重點。科技資源數據包括政策法規,科技人員,專家資源,科研基地,科技文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及其轉化,科技獎勵,科研項目,科技中介,科技金融,科研經費,創新要素,績效評價,信用評估等內容。目前常用的數據分析工具有:Tableau、Google Dremel、RapidMiner、Storm、Apache Drill、HP Vertica、SAS、SPSS、Amazon QuickSight、Yonghong Z-Suite、Microsoft Excel、云途壹看板等。科技資源分析是一個多層體系,由下而上分別是資源池、數據質量管理、統一數據平臺、數據集市和數據可視化。資源池包括各種類型的科技數據庫和其數據日志,比如科研基地庫、科技成果庫、科學儀器庫、科技檔案庫、科技圖書庫、科技人才庫、科技項目庫等。數據質量管理指的是對資源池的數據進行數據抽取、數據清洗、數據轉換、數據度量等。建立統一數據平臺實現數據的整合、共享、同步和近實時查詢統計[1]。
數據集市可以從統一數據平臺中抽取面向特定主題的數據。數據可視化是指數據最終以多維圖表的形式展現,比如可以展現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競爭力分析、政策法規分析、規律性分析、行為習慣分析、服務(產品)數量和質量分析、趨勢分析、績效分析、誠信分析等數據分析結果,對科研決策者和政策制定者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
2.2 加大科技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
科技管理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呈現供不應求的現狀,為了提高我國科技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廣泛應用程度,我國應實施有效的政策來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從事科技管理工作;也應該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例如高校開設一些與科技管理相關的專業培養人才、政府部門或企業定期開展一些專題培訓、比賽等來保持科技管理工作者關于電子軟件應用能力的知識技能和理念能夠與時俱進,不斷跟進時代的要求。
2.3 建立統一的科技管理標準和目標
國家和各地區的科技資源主要分布在各個管理部門,加上國內的技術落后使得科技管理電子軟件的開發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缺乏共享平臺,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度低、協同性差,資源利用率低下,這就會導致軟件在研發中會有一些重復設計以及不必要的設計等,因此,建立統一的標準能夠更好地指導軟件的開發。此外,如果能夠建立統一的科技管理目標,提高了對成本核算、資金管理和資源管理等多項工作的工作效率,優化了企業管理體系,將節省的人力資源和資金成本等都投入到科技創新發展領域當中,實現全面發展。
2.4 提高科技管理的技術創新能力
在科技管理電子軟件的研發過程中運用新型的信息技術,科技管理涉及的信息技術主要包括網絡技術、Web 瀏覽技術、數據庫技術和安全技術。這些技術將通過科技管理平臺進行系統集成,目的是使整個科技管理過程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在大數據時代下,當前科技管理的技術趨勢是SEO優化、UI設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這些技術將在科技管理平臺中得到更為深入的應用,數據分析的趨勢是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DL)等新技術進行結合合,從而提高科技管理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為之后的人才應用能力培養奠定基礎[2]。
2.5 強化流程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完善企業管理機制
流程管理是實施科技管理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關鍵環節和優勢所在,為了更能適應項目規模擴充的需求和應用新技術,必須對流程重新設計和優化,從而適應科技管理的發展。沒有對流程的再造和持續優化,內部控制的效率和質量就無法保證,當然對原先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重新構造也要依賴于信息技術不斷更新換代,需要多部門進行合作,工作量較大。因此,應當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每個功能模塊下建立更加細化的子流程。為了達到強化流程管理制度執行力度的目的,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優化:(1)提高員工對流程管理的認識,可以分別從基層員工、流程管理人員、企業中高層三個層次開展流程管理培訓工作,促使企業不同級別人員加強對流程管理的認識,建立健全的流程管理培訓制度。(2)在財務審批流程方面,必須嚴格審查大規模的科技支出,制定相關的審批制度,大額費用支出要集體審議之后才能支出,并且制定相應的懲罰制度。同樣,對于各類固定資產以及存貨等的管理,也應制定嚴格的流程管理制度。
2.6 完善科技信息管理系統,優化信息傳遞的方式
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在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為了滿足科技管理的整體信息化、規范化、集約化、精細化的需求,有必要整合所有資源,量身定制統一的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比如ERP系統,該系統功能涵蓋了各部門的特色系統功能,包括辦公OA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人員管理系統、績效考核系統、采購系統、科技項目管理系統等。總而言之,針對集團量身定制的管理信息系統做到了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傳遞,降低了由信息傳遞導致的上下級溝通受阻的風險,對其內部控制管理的發揮起到了很強的支撐作用,能夠為企業提供重要的信息化建設平臺,從而大大地提高了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比如,建造工程結構設計需要施工企業與設計師雙方溝通討論制定出相應的設計方案,一旦出現問題,也需要雙方共同協商解決,如果所開發的信息管理系統中能為這雙方解決該問題提供一些溝通渠道,提高溝通效率,將為企業帶來經濟收益,同樣地,企業對于科技信息管理系統也有諸如此類的需求。
當然,統一的信息系統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如何加強系統風險管理控制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大重要內容。比如系統業務數據隨著公司的發展不斷增加,相關部門應不斷完善機房的硬件設備,購買新的服務器或擴充已有服務器的容量。網絡環境也是一大安全隱患,相關人員要加強網絡安全建設,確保系統不被黑客攻擊和信息外流泄密的基礎上,保證系統運營時網絡的流暢度。此外,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每個子系統模塊都要不斷進行優化組合,實現整體系統的優化配置。逐漸建立起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綜合內部控制框架。此外,建議成立一個專門負責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維護的團隊,定期對系統的軟件進行研發升級以及維護的工作,在操作過程中發現不足的地方,不斷改善軟件的漏洞,提高系統的科技信息管理水平。
2.7 提高對科技管理中對電子軟件應用的認識
在當今大數據迅猛發展的時代,科技工作者應充分意識到電子軟件在處理科技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對電子軟件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不斷的加大對科技信息管理系統的電子軟件的自主開發和使用,能夠大大提高各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以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是科技管理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持,而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的發展水平,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是否掌握核心軟件開發技術。科技管理工作不應該是一個形象工程,在科技管理工作中應合理應用計算機技術,不斷提升計算機技術在科技管理模式當中所占的比例,全面實現科技管理的網絡化,不斷提高科技管理人員的電子軟件應用能力,推動以內部資源管理為代表的科技管理制度的創新性發展,有利于提高現代化企業的經濟效益,有利于提高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1] 劉銘,郭宗峰.基于計算機技術的科技管理模式的現代化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5):167.
[2] 柳卸林,孫海鷹,馬雪梅.基于創新生態觀的科技管理模式[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5(01):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