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園 孫秀娟

很多時候就是為了不起眼的小事,與學生斗氣,自己給自己造成了壓力。其實有時也不是很大的事,但就是因為我們鉆進了一條死胡同,卻不知道拐個彎,而選擇了不撞南墻不回頭,有時撞了南墻也不死心。說好聽的,是為了學生好,其實是老師那點“面子”在作祟,總以為學生對老師的話要言聽計從,殊不知,學生有學生的想法。關鍵是老師和學生的思路不在一個頻道上,導致了問題的產生。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誰敢說自己沒有做過“斗氣”的老師呢。
鏡頭一:上午第四節美術課,君君畫得仔細、認真,速度慢了點兒,還有最后的底色沒完成就放學了。下午上課前,班主任老師讓她和同學一塊兒打掃教室的衛生,她很不情愿地答應著,但絲毫沒有行動,還是猶如磐石一般地坐在那里畫上午沒完工的畫作,任憑老師嘴皮磨破。老師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不得不拿出殺手锏,逼迫君君放下手中的工作。君君用眼淚回應老師的“霸道”。
鏡頭二:午餐后,學生都在餐廳里休息,忽然響起了有節奏的彈舌的聲音,循聲望去,原來是中度智障的翔翔。彈舌的聲音吸引了許多孩子的注意,翔翔的臉上寫滿了驕傲,時不時地把頭仰起來,好像無人能與之匹敵。我嚴厲地警告翔翔,讓他停止那個“引人注目”的行為,可那個聲音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不過我從翔翔的表情能感覺到翔翔也想停下,但又會不自覺地重復——彈一下,用手捂一下嘴。
……
年輕時的我,奉行“嚴師出高徒”,嚴厲地批評,嚴格地管束,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青春期自閉癥孩子的問題,改變了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個下午,第一節的下課鈴響完,我準備帶孩子們上廁所。可碩碩從櫥子里拿出水杯走到我跟前,看著我的眼睛說:“喝水、喝水!”我說:“行,你喝吧。”他沒有去接水,而是把杯子放到了飲水機的前面,就要隨其他孩子出門。我趕緊對他說:“碩碩,你要是不喝水,就把杯子放到櫥子里,用的時候再拿。”我只是想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他對我的話表現出了極大的反感,口中念念有詞,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碩碩沖出教室,直接往正對著門的窗戶沖去,他用那股蠻力把樓道的玻璃捅碎了。我的心在滴血,怕傷著碩碩,也怕樓下有人,傷及無辜。還好,樓下沒有人。碩碩做完這件“重要的事”,好像有點兒清醒了,他待在那里,一語不發。我顧不得和他說話,先查看他的胳膊——有無玻璃碴,幸虧只是輕微擦傷,蹭破了一點點皮。我第一時間給碩碩爸爸打了電話,說了碩碩的情況,讓他把碩碩接回家,找個醫生檢查檢查,同時囑咐他不要對碩碩發火。事后,我和其他老師一起把樓下的玻璃清理了。
想想孩子的“極端”表現,再想想自己的“悉心”關照,孩子錯了?我錯了?其實我和孩子都沒有錯,只是各人所堅持的不同。重度自閉癥的碩碩想把杯子放到飲水機前,回到教室就可以接水喝,這是他的習慣,在他的意識里這樣更符合他的思路。而我的想法是杯子不用的時候要放到櫥子里——物品擺放整齊、有規律。
經過了“捅玻璃”事件,我的心情好幾天都不能平靜,碩碩患有自閉癥,刻板行為原本就嚴重,加之進入青春期,他的一些行為更加讓人無法預料。作為老師的我們,如果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意孤行是行不通的,要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根據孩子的思路找尋解決之道。
那次事件,給了我深刻的教訓,我的想法和做法就此改變,不再和學生斗氣,轉“壓”為“柔”,凡事從學生的角度著想,尊重學生的意愿,我會包容個別無傷大雅的行為,而對于原則性的問題,我會適時引導。
一個大課間,活動結束后,澤澤的班主任喊重度自閉癥的澤澤回教室,可這個時候澤澤正不知緣由地一哭二鬧三跑跳地“瘋狂”,班主任無論怎么和他說話,他都充耳不聞。班主任無可奈何地看了我一眼。
澤澤個子瘦小,能進行簡單的交流,不發脾氣的時候是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一旦小脾氣上來,即使是和他最親近的媽媽,也讀不懂他的小心思,只能任由他發泄。
那天我看到澤澤穿的衣服比較多,而天氣非常暖和,我想也許澤澤是熱得煩躁吧。于是,我慢慢地走到澤澤身邊,輕輕地喊了一聲他的名字,他回頭看了我一眼,看到我對他沒有敵意,他便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一般他發脾氣的時候,別人走到他跟前,他便會以為別人會對他造成傷害,就會趕緊跑掉)。我接著說:“澤澤,你穿的有點多,老師幫你脫下外邊的衣服,好嗎?”
澤澤竟然溫順得猶如小綿羊,站到我的跟前,我給他拉開拉鏈;他又把手放到我眼前,讓我幫他把衣服順利地脫下來,然后我把衣服整理好,讓他抱著,牽著他的手交到班主任的手里。我邊做這些事,邊夸獎澤澤是個好孩子,雖然澤澤還是一臉茫然,但早已經停止了他的“表演”。
在長期和特殊孩子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在慢慢走進孩子的內心,竭盡所能去揣摩特殊孩子的小心思,給予他們最大的理解。可以說,我改變著學生,學生也改變了我,以前那個沖動、野蠻、無畏的我,變成了現在遇事打個問號,凡事三思而后行,善于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的我。漸漸地,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改變,心境也變得越來越好,遇到不順心的事也能自己開導自己,不會陷入抑郁當中。學校的孩子們也都和我成了好朋友,每次見到我,都會用響亮的聲音跟我問好,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