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飄雨
摘要: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明得失,中國歷史各朝代的吏治實踐雖然具有無可回避的階級局限,但是其具有的一些制度優勢對當代干部培養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尤其是較為完善的選撥考核制度、監督制度。本文通過分析歷史上具有當代價值的吏治內容,提出其對當代干部培養的啟示。
關鍵詞:吏治;干部培養;啟示
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過程中,如何培養一直廉潔、高效、勤政的干部隊伍,如何完善當代干部的選拔、培養、考核、監督機制,是當代國家干部隊伍建設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基于此,在對傳統吏治文化進行考量的基礎上,將其具有當代價值的部分應用于干部培養,對于加強當代干部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對中國歷史上吏治經驗的考量
中國歷代王朝一直重視吏治,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官員任用、考核、監督標準,簡要分析如下:
(一)秉持用官重德的思想
中國歷史上的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重“德教”。首先,重視家庭對個人的德育。古代一直推崇先齊家、后治國的思想,主張“一家仁,一國仁,一家貪戾,一國作亂”。其次,重視學校對個人的道德培養。古代設立學校的目的在于明人倫、知仁禮,在實行科舉制之前,主要宣揚儒家思想,強調道德培養、修身治世。最后,形成了嚴格的官德考核制度。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為了圖存,重視選賢任能,其中齊國開創了“三選制”,成為打破世襲、破格選拔的先例。此外,歷代統治者重視官員的君子之德,主張官員首先要做到仁義、愛家愛民,才能治國。西周周公總結夏商衰亡的經驗基礎上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總的來看,中國歷史上的吏治重視對官德的考察,其所形成的一些思想和制度對當代干部培養具有借鑒意義。
(二)對官員廉潔性的監督
對官員的監察是中國歷代吏治建設中的重點內容。根據相關歷史文獻記載,商王盤更極為厭惡心術不正的人,在官員選用時會排斥貪財之人,也因此致使當時朝中清廉官員數不勝數。這一選官以廉的思想在之后逐步發展為“三宅三俊”的選官考核標準,主張通過高尚廉潔的標準對官吏一年的為官表現作出具體的評價。秦漢時期采用薦舉制和察舉制,在孝廉、四科取士的察舉標準中,都體現了志節高遠、廉潔清白的形象。此外,中國歷史上還形成了對官員的監察機制,從監督范圍來看,主要包含三種形式:其一,中央監察機關對官員的監督;其二,專門官員或機構代天子巡察;其三,人民對官員的監督。在古代吏治中,國家推崇吏治廉潔,為國家的穩定發展創造了較為和諧的政治環境。
二、中國吏治經驗對當代干部培養的啟示
干部培養是一項系統性、與時俱進的工程,中國吏治在官員選拔標準、監察設置、考核制度上自成體系,一些優秀的思想和制度能夠促進干部隊伍廉潔高效,并為當代干部培養提供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一)干部選拔堅持以德為先,注重德才培養
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作為人民群眾的引領者,干部必須具備高尚的德行。首先,在當今,德的評判標準便是“黨性”,國家在選用人才的過程中,要將“德”置于首要位置,要不斷考察干部是否堅持黨性,是否忠誠于國家、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其次,要重點考察干部的道德修養,從日常行為中考察其是否奉公守法、愛國愛民,同時還要不斷加強其思想教育,督促其學習黨的先進理論和知識,認真汲取中國古代圣賢的高尚品德,時刻對其進行忠孝廉恥的道德準則教育,使其真正修身節欲、嚴于律己,只有這樣,才能打造一支真正為人民謀福祉、為人民辦實事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二)完善監察立法,提高干部隊伍的廉潔性
權力缺少監督便會滋生腐敗,為了保證干部隊伍的廉潔性,順應我國反腐倡廉的政策要求,必須加強監督機制的建設。我國監察體系自秦漢至明清,日經完善,形成了嚴密的體系,但是卻未形成中央至地方完善的專門反腐機制。目前,我國已建立監察機構,分擔了之前由政府部門及檢察機關負責的反腐工作,但是由于監察機構處于起步階段,獨立性差、法律不夠完善,導致監察力度不足,無法對干部的廉潔性進行良好的監督。因此,必須加強監察立法,通過行政、司法、監察、檢察幾個部門的通力合作,共同提高干部隊伍的廉潔性。
(三)加強對干部的考核,提高干部隊伍的專業性
首先,我國尚未建立起固定的、規范化的干部考核制度,對干部的品行缺乏基本了解,在今后,為了保證干部工作的純潔性、專業性,可以將干部述職同組織考察相結合,同時,不能過度重視政績,片面追求GDP,應當從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綜合能力等方面對其素質進行綜合評價。其次,可以結合中國歷史上貪懲獎罰的吏治特點,將干部考核結果和獎懲掛鉤,淘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干部,發現一些精英人才,促進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綜上,中國歷史上的吏治經驗是我國進行政治建設的寶貴財富,也是進行干部培養,提高干部隊伍純潔性、專業性的重要借鑒,當下干部培養應當以史為鑒,在人才選拔和考核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在干部的專業化培養方面要高標準、嚴要求,還要完善干部的考核監察制度,以提高干部人員的廉潔性。
參考文獻:
[1]張晉藩.中國古代廉政法制建設及其啟示[J].法商研究,2011(4):145-152.
[2] 周述杰.新時代黨派團體舉旗人培養對策研究[J].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5):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