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全剛
摘要:高效課堂的構建,與教學模式的創新,緊密相連。因為只有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學模式進行再創造,課堂教學才會發生深刻地變革,師生關系才能得到明顯地改善,課堂教學結構才能更加地健全和完善,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才會真正得到提升。為此,本人從下面三方面入手,結合高中體育教學的實際,積極地探索教學模式創新的方式和方法,根據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手段,開發教學資源,把學生放在體育教學的核心位置,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促使學生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增強。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創新
創新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集中體現,也是課堂教學改革得以深入進行的必然趨勢。而創新教學模式,是新課改的內在要求,更是滿足學生實際需要的重要舉措,對于整體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促進作用。高中體育教師要牢牢地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堅持素質教育與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創新思維和觀念,循序漸進地滲入到教學中,發揮創新的引領作用,明確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把改革與創新有機地統一起來,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密切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在教學結構、教學環節等多個方面,開展創新,真正把創新融入到教學中。本文主要探討了高中體育課堂中,創新教學模式的具體做法,并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全面深化,提出新的看法和建議。
一、以創新為主旨,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直以來,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處于僵化狀態,教師關注的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體育并不是考試科目,所以在教學中,并不受重視,總覺得學生只要學習成績優秀,就萬事大吉了,學生體育素養和能力的高低,創新意識的有無,對于學生而言,沒有什么影響,體育成績馬馬虎虎,能夠應付了事就行。這種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不符合當下社會發展的要求,要想做到體育教學創新,首先就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理念。只要教師和學校首先重視體育教學,學生才會重視體育鍛煉,才會形成體育意識。在實際教學中,學校需要保證高中體育課堂學生時間,不隨意壓縮體育課時間,把體育課設為專門的課堂,不在體育課堂上進行與體育項目無關的活動,把時間還給體育,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體育課堂上,要認真教會學生一些基礎性的體育項目,讓學生在課堂上找到自己的運動興趣,發現自己的體育特長所在,就會喜歡上參與體育運動,既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培養。
二、以創新為目的,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內容的挑選和設計,與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分不開的。因為只有在進行內容地選擇中,把創新融入到進去,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在進行內容的選擇中,必須與創新融合起來,把創新教學作為課堂改革的目標,構建實踐性、開放性的氛圍,有目的性地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的個性在參與中盡情地展示,從而達到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的目的。另外,高中體育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擬定適合學生發展的體育項目或教學內容。而在教學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建立鼓勵機制,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使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提高,都有發展,都能展現自己。學生只有在這么一種愉悅的課堂教學中,才能真正把自己內在的體育潛力得到釋放和開發。要做到這點,就要注意運用分層教學,這種教學能真正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另外 ,教師對項目或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注意體現新、奇、特的特點,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知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以創新為航向,實施分層教學的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創新是課堂教學改革方向,也是學生前進的航向。只有真正把創新滲入到教學中,展示創新的獨特魅力,課堂才會充滿活力,學生才會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去參與課堂活動,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作為高中體育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間,明確學生的發展方向,全面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此為切入點,開展創新教學,把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以促使學生整體體育素質的提高。為此,根據學校的條件,將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進行填報志愿分組選項教學,即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項,然后教師把興趣相同的學生編為一個班進行教學。學生選修一學期滿后,達到學分標準可由一個興趣班轉到另一個興趣班,也可不再選其他項目,這樣的教學組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能力,發展學生個性,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我們選修課開設了籃球、足球、排球、健美操、輪滑、網球這幾項,必修課安排了田徑和健康教育專題系列(學生必修滿1學分)。學生選項時應填寫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原則上按第一志愿進行分班,極少部分因項目人數而調整。
總而言之,教學模式的創新,并沒有固定的方式和方法,需要高中體育教師以上述策略為主,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切實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把學生成功地引入到體育知識的學習中,促使學生自主地開發體育信息和資源,緊緊圍繞創新課開展教學,把握好教學與創新之間的關系,更好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通過教學創新,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意義,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全面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促使高中體育課堂邁向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劉喜明. 新課改視角下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7(11):54-55.
[2]周芳芳.論新課標背景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8(32):207-208.